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抑郁症病因病机。从抑郁症主要表现、伴随症状可以认为,抑郁症属人与社会的失和谐状态

2023-07-08 15:18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抑郁症病因病机。从抑郁症主要表现、伴随症状可以认为,抑郁症属人与社会的失和谐状态,而非外感病(人与自然界的失和谐状态)和内伤病(人自身的失和谐状态),临床论治抑郁症,应根据病证类属及主证,选择相宜辨治法则,所谓各得其法为相宜,对抑郁症采用志意辨证是可能相宜的选择之一。 本病隶属精神、志意、魂魄失调。初起为精神、意志、魂魄禀赋差异的本证,渐及五志异常合证阶段,神魂不足,意郁魄抑;中后期病及形志兼证阶段,或肝郁魄抑,或心脾两虚、神意不足,或心肾阴虚、志不谐神。若调治失宜,病涉脏腑气血,则心身共病。 情志失调,尤其青少年,形体旺盛,志控不足,受认知及排解能力限制,个体世界观可以直接决定其人生的发展,对多数事物有负面认知的消极者,在遇事上多会出现“忧”“悲”的情志,容易七情过极,刺激过于持久,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导致情志失调,尤以悲忧恼怒最易致病,造成抑郁情绪。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结。气郁日久化火,则为火郁;气滞血瘀则为血郁;谋虑不遂或忧思过度,久郁伤脾,脾失健运,食滞不消而蕴湿、生痰,化热等,则又可成为食郁、湿郁、痰郁、热郁。体质因素,志意差距,人性百态,受成长环境、性格禀赋等影响,心理强度及抗压程度不尽相同。意志坚强者,遇事不慌,神志不乱,心神稳定,病不得生;意志薄弱者,遇事不决,神志不安,心神慌乱病从其生。意志薄弱者难以承受较高的精神压力,压力过大时,神志就会慌乱失去规律,此时“忧”“悲”等情志乘虚而入,致使人表现出抑郁症状。少年儿童,少阳体质,原本肝旺,或体质素弱,复加情志刺激,肝郁抑脾,饮食渐减,生化泛源,日久必气血不足,心脾失养;郁火暗耗营血,阴虚火旺,心病及肾,而致心肾阴虚。 综上所述,本病性质多属形神共病,临床过程往往以五志异常为先,渐及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及形体改变。病理阶段演变初起为魂魄、意志、精神本证、合证时,选用志意辨证,病及脏腑形体兼证,则脏腑气血津液辨证与志意辨证结合。

抑郁症病因病机。从抑郁症主要表现、伴随症状可以认为,抑郁症属人与社会的失和谐状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