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典型游记】一个人上东京④——京都无烟火,镰仓有盛夏

2023-06-14 23:02 作者:风格里哦  | 我要投稿

这是一个非常规的“游记”系列,记录了我生命里某些凝结成晶莹之物的时光。时空无定,所有事情未必发生在同一趟旅程,回忆与臆想也没有严格的界限。



等我抵达京都时,已经错过了所有想去夏日祭的时节。

站在鸭川三角洲上,感觉自己就像随便哪个国家的某个小县城里,在当地河边纳凉闲逛的普通居民。放眼望去,这儿找不到任何能让人联想起国际闻名的大都市的元素,而外来者甚至也很难把自己当做游客,而是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本地的氛围和习惯,像是久居于此的当地人一样毫无障碍地融入其间。

没跑了,这就是森见登美彦笔下,那个“有趣即正义”的慵懒京都。

在周遭逛了很久也没有找到樋口师傅和“我”吃拉面的那个摊位,也许季节不对,那是夏日限定的店铺;也许时间不对,只有夜晚才能撞运气遇见一抹令人神往的暖黄。但更令人遗憾的是,没能赶上一次五山送火的祭典。在看完《四畳半神话大系》之后就特别向往那副场景,夏日祭的夜晚,在环绕京都的低矮群山上燃起五个巨大的火焰图案,尤其是那个标志性的大文字烧。我永远不会忘记,就是在写下那篇漫评之后,第一次收到了来自某人的私信。

站在桥上朝山间远眺,山坡上那一块用作烧“大”字的三角区域清晰可辨,真可惜,我只能想象着夜晚它燃烧起来的盛况。火——总是被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文明用作为各种祭祀的高潮点缀,千万年来都是如此。真的很奇妙,仅仅依靠火焰,就能让一件黯淡无奇的事物变得熠熠生辉。

尤其是在各种祭祀的夜晚,众人手中高举的火把、熊熊燃烧的雕塑或木偶、点燃的熏香和迷烟、炸响的爆竹和腾空的焰火……一定得是这种光亮在夏夜里闪耀才有那种感觉,极致的漆黑点缀上终将熄灭的光芒,漫长的黑夜躲不掉永远准时的黎明,如梦似幻,如露如电。究竟是怎样共通的心情让火焰寄托了那些人类最纯洁又渺远的集体愿望呢?我想到了《银河铁道之夜》里的对话——

“那是什么火呢?什么样的火才能烧得这么亮?”

“那是蝎子的火啊。”

被黄鼠狼追逐着掉到了井里的小天蝎,最后选择自焚变成了燃烧的天蝎座,照亮了整个漆黑的宇宙。大概是因为燃烧这种现象本身,同时隐喻了收获和牺牲两种对立统一的宿命吧。人类在需要向神表达意愿的时节,无论是收获丰收的感恩,还是消弭天灾的祈求,又或是畏惧、狂妄、喜悦、平和……都是带着牺牲的觉悟在试图与自然沟通。由此来看,错过就不再的夏日祭和转瞬即逝的焰火,才会在单纯的热闹氛围之外,带有了一丝令人肃然起敬、灵魂共鸣的感动。

这一次不同,即便前面不耽误任何行程,抵达京都时也注定看不到夏日祭了,因为长夏已过,京都再无烟火。现在不也不是迷人的夜晚,甚至天公还不作美没有太阳。早有预期我的倒没有过多失望,只是怡然自得地慢慢走回河滩,在日渐凉爽的秋风里享受着一种“什么都不做”的散步式修行。


对了,虽然看不到烟火,既然来都来了京都,怎么着也得去一趟神社。

在鸭川时还觉得今天的京都尤其安静,来到伏见稻荷才重新找回了旅游城市熟悉的感觉,这里的行人密度一下子夸张起来,人声鼎沸,游客如织,我随着大流不紧不慢地前往山上的神社。每走几步路就能听到周围各种口音的中国话,京都和大阪离得这么近,甚至名气更大,对此倒是毫不意外。

突然想起一个冷知识,现如今大多数游客眼里最地道、最能代表纯正日本民俗风情的“千年古都”京都城,其实是仿照我们的长安洛阳而建的。如果去翻阅日本人自己的古京都地图,就会发现它的标题叫做《新改洛阳及洛外之图》,而整个平安京城的布局跟长安古都几乎一模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在京都城里闲逛时,会有几率看到各种“洛阳病院”、“洛阳综合高等学校”、“洛阳幼稚园”……一旦把时间的尺度拉得足够长,历史总会在各种出人意料的地方带来不一样的有趣震撼。

又是一道通往异世界的大门,这次的副本可不一般,论及神力或妖气的浓重程度,放眼日本也很少有其他地方能与此处匹敌。毕竟,这回可是到了真正的千年“平安京”啊。我好歹身上带着九州神仙们的buff,让我领教一下京都的威力吧。

然而门后是一条俗世风范十足的小吃街,游人熙熙攘攘,千篇一律的“特色”小吃摊挤满了狭窄的街道。我莫名想起了环球影城霍格沃茨城堡里人挤人的纪念品商店,啊哈,无论是西方的巫师还是东方的妖怪,似乎都信奉商业之神才是唯一的真神。但尝试了一串烤大肉串意外地很好吃,也不知道是用什么妖怪的肉做的(开玩笑)。

说到伏见稻荷,最著名的自然是山腰上那一长串的鸟居长廊,非常适合拍照打卡,可要是你对此道兴致寥寥,其实也不过如此。就是一串红色的柱门罢了,底下挤满了聒噪的游客。栖息于此的神明,估计早就被千百年来络绎不绝的访客不堪其扰,养成了一副极不耐烦的脾气。我想象着它面对办公桌上叠成小山的心愿,一边毫无尊荣地剔着牙,一边无精打采地从中挑选自己看得顺眼的留言,然后骂骂咧咧地施以吝啬的祝福。

就像《有顶天家族》里那只暴躁的天狗师父。

当然,脑海里进行各种大不敬想象的我,还是老老实实走完了所有祈福的流程,然后完成任务式地有序撤退。神社这种地方,无论抱着怎样的目的前来,抱有基本的尊重和礼仪就足够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神明会眷顾的未必是最虔诚的信徒,而是……它自己看着最顺眼的那个。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问就是吾辈亦曾结交神明。

结果泡在山下纪念品商店挑挑选选的磨叽,远远超过了在神社里装模作样的时间。不出所料,越是那些精美可爱的玩偶吊坠,底盘下越是百分之百印着made in China,哈哈。想起敲敲很久之前发的那条动态,不知道渣晨当初是不是也在此处求的签,今天就当提前来还愿了吧。但此时的つき和偶像,还都不知道预言未来会怎样如京都的烟火般完美应验。最后给他们挑了一对可爱小狐狸——快说,谢谢渣总。

京都的确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世界,但这次没有邂逅烟火的京都之旅并不够完美,甚至连本来计划内的和歌山也没有去成。我在城里转了半天,对那些如雷贯耳的景点都兴致寥寥,最终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鸭川河畔。没有再拍照,没有买纪念品,没有求签,没有打卡……只是肆无忌惮地在古都里模仿一个最地道的京都大学生会无所事事挥霍掉的那些无聊日常,别急,这可是在践行最正宗的森见登美彦流——

“明明居住在古都,我却偏偏要进出那些白晃晃的连锁店,偏偏要给身体吃些垃圾食品,看一些内容不值得一写的录像。明明身在古都,偏偏要让生活从古都中抽离出来,享受自甘堕落的空白时光。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奢侈、更不健康、更美妙的生活了。”

但我还记得樋口师父在鸭川上的演讲,不要过度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可能性,不要总是把目光放在那些还没有做到的事情上面……“你必须认同只能成为如今的你的自己”。很庆幸可以把更完整细致的体验留到下一次京都之旅,能够看到烟火大会的下一次,可以体验摸黑吃火锅(不是狸猫)的下一次,不再是独自一人的下一次。短暂的京都之行治愈了我那得寸进尺的焦虑感,夏天确实已经过去了,但每年都会再有夏天来临,何不安心坐等迟早到来的邂逅?


是时候继续北上了,之前坐飞机来大阪是被迫为之,现在终于可以接着开始晃晃悠悠的火车旅行。

额,时间还是不够。

所以坐的火车叫新干线。

启程后列车在市区的速度并不快,似乎又路过了大阪。惬意,还是火车更适合我,要是换成那种慢悠悠的绿皮火车就更加对味了。我侧头靠在车窗上,被移动城堡驮着一点点继续向北,回忆起自己最得意的那篇私货满满的《头等舱列车》评测文——

从蒸汽机车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承载了人类对于迷幻旅途与安定居所的混合梦想。这种混合的精髓在于如何将人类矛盾的天性进行调和与包容,也让火车不再局限于一种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被它的倾慕者们臆想成了某种更为伟大的,能够反映现实的复杂存在。

赫尔曼·黑塞曾对这种人性复杂的对立性做过阐述——

“‘荒原狼’也同于此理,只是一种幻觉。如果说哈里觉得自己是一个狼人,自认为是由互相敌视的、对立的两种性格组成的,那么,这只是一种简化的神话……哈里的本质远不是只有两个因素,而是上百个、上千个因素构成的。他的生活(如同每个人的生活)不是只在两极——欲望和精神,或者圣人和浪子——之间摆动,而是在千百对,在不计其数的极之间摆动。”

人类天性追求未知,渴望探索,于是我们发明了各种交通工具,为了能够更快捷地抵达更遥远的地域;人类天性追求安稳,安居乐业亦是最大的满足,游牧与迁徙并非我们永恒的旅行,每一个最终的归宿都指向安定的居所——而火车却恰好同时满足也同时背离了这二者。相较于汽车与飞机,乘客在火车上所花费的时长更久,每一次搭乘都是一次暂居;相较于固定不动的房屋,移动的火车能够带来更多未知与新鲜的体验,这种紧张与兴奋,在期待中又带着一丝敬畏和不安的刺激体验,即使再顽固的蜗居者,也不忍完全舍弃。

当然,远洋轮船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成为了最接近火车的存在,可是毕竟并非所有人都向往无垠的大海。更多人还是在意脚踏实地的质感,比起在茫茫汪洋里孤独漂流,火车虽然轰隆前行,但依旧借助铁轨紧紧攀附着苍茫大地,纵横交错的铁轨穿梭于这个混杂着真实感与烟火气的人间。即使再星夜兼程,我们依旧在供养自己的土地上奔驰。每当心意转变,灵光乍现,下一站,下车,又是全新的人生。

在一次次的迷途之旅中,我们或许更能深切体会到数百年来蒸汽机车承载着的人类所有关于远方与寄托的混杂情绪。我们渴望上路,于是费尽心思地铺设着细密庞大的网络,让这些列车牵引着彼此的寄托与梦想,如涓涓细流,在大地上交流延伸,你仿佛能够听见金币洒落的悦耳叮当声;我们渴望温馨的居所,因此蜷缩在自己座位上,看着窗外永不重复的风景,安心地裹紧衣物,又警惕地回头打量着车厢内来去匆匆的过客,盘算着下一站抵达的时刻。

长路漫漫,无心睡眠。蒸汽弥漫,汽笛轰鸣。就在这车轮与轨道合奏出的、规律性的阵阵轰隆声中,我们与这头沉默的巨兽一起,迷惘又固执地,一步一步地往返于逃离与归途的无尽重复之中。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太过于规律的声响似乎让人对时间失去了概念,我恍惚地看着窗外一点一点倒退着的房屋和电线杆,眼前浮现出了幻视般重叠的光景,就是《CLANNAD》第二季那首神OP最令人永生难忘的前几秒。

每次这首曲子的前奏响起,那几秒钟画面出现的时候,光玉自黑暗中涌现,浮云舒展于小镇上空,夕阳在行进间的列车窗外交错明灭,总能瞬间让人生起鸡皮疙瘩,时光流逝,人生如常,如露如电,似白驹过隙——那是一种抽离了具体人物和故事后,对于生活和世界存在本身的感动。我比坐在电脑前更近一步地体会到了火车作为交通工具的绝妙之处,它能将世界切割成一个个区块,带着你从旁观者的角度去领略第二人称下的生活百态。只需要把摄像头对准窗外,每一趟令人目不暇接的旅程都是一部永远无法重映的电影——并不是乘客在最观察车窗外的风景,而是外面那个巨大且沉默的世界,在温柔地注视着你缓缓前行。


似乎过了一个世纪之久,忘记自己中途究竟有没有睡着,但肯定没有做梦。再看向窗外时,列车已经在穿越濑户内海。

看来终点站也不远了。


海边。

这一刻,终于来到了自己真正的梦想的那种海边。

从镰仓高校前站出来,满眼湛蓝,阳光明媚。

离东京只差一步之遥,在镰仓停下是个明智的选择。倒不是为了什么仪式感,而是因为天气。本来已近深秋又赶上台风来袭,对于去海边已经不抱任何期待。但偏偏这一天出现了神迹,暴涨到30多°C的气温再加上究极大晴天,绝对不能错过这唯一的机会。其实之前的计划久有去和歌山的海边圣地巡礼《A.I.R》中的场景,却像京都的烟火一样注定还原不了而深感遗憾,正好今天就在镰仓来弥补一下心目中最美好的夏日海边小镇之旅吧。

出站来对面这个熟悉的路口不出所料依旧是外来游客们最热闹的打卡点,每个人都举着手机或者相机,面朝大海方向准备着,等待江之电通过的那一刻拍下一张构图完美的照片。我却心痒难耐地等待着红绿灯放行,只想着赶紧走到马路对面离海更近的地方去。

不可思议,这个台风肆虐的深秋季节,盛夏在镰仓海边“一日限定”地复活了。

我走在太阳底下,近乎于贪婪般地感受着头皮灼热的温暖。放眼望去,这一次的海面上再无遮挡,目光所及之处,是真正波光延绵的万顷蔚蓝。

继续在岸边信步而行,充分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暴晒和海风撩人的抚摸。心情大好的我坚信自己正身处于一部电影或动画之中,眼中所见的一切也变得罗曼蒂克了起来。

突然被响亮的汽笛声吓了一跳,原来是和公路并行的江之电“轰隆——轰隆”地从身后驶来。脑海中瞬间蹦出十几种“时刻表诡计”,对哦,《青之炎》不就是发生在镰仓江之岛的故事嘛,可惜主人公的不在场证明没有利用上火车。

转角拐入滨海小镇,街旁的花店在白晃晃到几乎过曝的阳光下,各色绿植的生命力却仿佛都要满溢出来了。店内无人,我想象着一位顶着一头大波浪卷发、性格烂漫的女店主,此刻正和朋友在不远处的海滩上冲浪。至于花花草草放在这里没人管,有客人要买怎么办?有路人偷偷搬走几盆怎么办?……这些才不是那个女店主会关心的事情呢。经常去海底进行危险深潜的她什么都不在乎,包括这家店铺的本身,因为开店也只是为了一个二十年前的承诺……

什么?你问我怎么知道这么多内情……

因为她是我想象出来的嘛。


继续向前走过一段街区,就看到了远处的江之岛,比之樱岛火山要显得小巧可爱了不少。想起了岛田庄司在《眩晕》里那个逆天的案件,江之岛海边出现的恐龙。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仔细探索了一番,可惜没发现有哪里伸出长长的脖子来。如果一只巨型怪兽在此刻登陆……还是算了吧,怪兽就应该在阴暗的暴风雨肆虐之夜上岸拉兴风作浪,这种阳光明媚的时候要是敢出来冒头煞风景,我也会毫不客气地协助奥特曼给它按回水里去。

又走过一座小桥,看到一位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在桥下捉鱼。我停下来兴致盎然地看了很久,有没有可能一只从实验室里逃出来的小蜥蜴,就是从这条水沟偷偷溜向了太平洋。三十年后哥斯拉登陆,恐惧的日本国民会回想起今天,就是这三位人类幼崽没能及时用手中的小渔网提前拯救世界。

走着走着身上开始出汗了,黏糊糊的T恤紧紧地粘在身上,我羡慕地看着海里戏水的人群。可惜仓促间没有做下海游泳的准备,今晚也不打算留宿镰仓,只能在岸上当一个孤独的观测者了。

路过一座类似教堂的建筑物,尺寸也太迷你了点。走近仔细端详才发现圆顶上矗立着的不是十字架,而是一个风信标,不禁哑然失笑。随手拍下了今天最满意的一张照片,构图恰到好处,左下角甚至抓拍到了一只路过的海鸥。真完美,我得意地端详了半天,这张直接可以拿回去当做电脑桌面了

再走几步,江之岛近在咫尺。

这回用不着坐船,走过不长的堤坝行道就来到了岛上。这里的游人比想象中的还要多上十倍,一种独属于暑假的热闹氛围席卷而来。在纪念品商店里为自己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水晶球,靠液体和泡沫实现火山爆发的效果,只要把球倒过来,白色的泡沫就会从火山口倒涌而出,就像是火山在喷发一样。

好热……背心完全汗湿了,这回我终于确信自己穿越到了夏天,尤其是在看到墙上花火大会的海报时。

原来如此,其实十月份还是有花火大会的,在京都没有赶上的盛夏却在镰仓意外相遇。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如愿以偿固然精彩,阴差阳错也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嘛。为了不辜负这炎夏的氛围,也确实又热又渴,排了好久的队给自己弄了一份亮蓝的冰沙和冰可乐。

真爽。

头顶炎日,慢慢踱步走回海边。我毫不担忧、甚至近乎于贪婪地将自己彻底暴露在阳光下,感受着海风、水雾、砂砾的细微触感。奇迹般的十月的盛夏。岁月静好,我在已分不清动画还是现实的镰仓海边闭目倾听——

海风声是最轻微的,你更能感觉到的是它停留在脸带来的上似有似无的触感;海浪声是一切的主角,由澎湃,到舒缓,再又澎湃,再复舒展,一张一弛,节奏叠复,当哗啦啦涌过来的时候,张扬到了极点。随后缓缓却无可挽回地退去,渐渐平息,闪着亮光的泡沫消弭于无声的尾音里;江之电的汽笛声只会在更久远的间隔里响起,作为背景,悠长,响亮,却不喧宾夺主;但列车行进时的倾轧轨道声却始终未曾缺席,“轰隆——轰隆”、“呜——呜”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就带来了比夏天更加夏天的余韵;最后才是生灵,海鸟、游人……鸣叫、交谈,毫无规律,聒噪无常却有着美妙的生命活力,像是已经足够丰富的画布上,随意晕染出的神来之笔。

但其实真正在倾听的是大海,它正在温柔地听我一字不差地默诵。

在那个夏天,看完那个故事之后就发誓一定要成行的海边之旅,终于圆梦。此刻我的心跳像海浪一样澎湃,却安静地伫立海边,要在这个奇迹般的限定夏日里兑现诺言,默诵一整篇写给某位素不相识者的文章——


《致川上 とも子》

深色的制服笔挺地贴合着身体,心底泛起无法掩饰的轻盈和激动。与其做被人庇护的公主,你更想当一个英勇自立的王子。当然,反对的说教声也一直隆隆地震颤着你的耳膜。赶紧低下头哗哗地翻找着,哈,校规可没说女生不准穿男子制服。所以,就要我行我素!从你那充满活力而自信的语调里,任何人都能感觉到这份骄傲吧。

“独自一人忍受深刻哀伤的幼小的你,希望即使在长大以后,无论如何,都请不要失去这份坚强与高尚。”


“消失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悲伤吗?还是,像现在一样微笑着呢?——是微笑着的话,就好了。”金色的刘海遮不住你睁大的眼睛,那一声声直扣心扉的呐喊和质问,从撕心裂肺,到归于平静。黑白纵横的棋盘两侧,是平成时代的棋士,与平安时代的棋魂。

“即使过去一千年,世界上也有许多事情不会改变。”


“你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坐在对桌的你歪着头,偏往广播的方向。我当然知道。卡农,Pachelbel的卡农。不断重复着同样的旋律,和弦渐渐丰富,形成美丽的呼应,直至最后激昂的高潮。暖黄的夕阳静静地倾泻你恬静的面庞上,轻柔却又让人无法忽视的叙述在耳畔回响着。

“就像卡农一样,不断重复着的日常,如果也能逐渐有所改变,那该多好。”


小屋里,细微的粉尘在倾泻而入的阳光里缓缓地漂浮着。那个锈迹斑斑的机器人安静地陪着少女坐在地上,虽然没有目光,不能说话,但是不会有任何人怀疑它的温柔。整个世界也只有这一栋孤独的木屋,门外是无边无际的金色草原,厚实的云层背后,隐隐有歌声在低吟。无论另一个世界经历了怎样的翻天覆地,物是人非,在此间的少女都一如既往地,用稚嫩而纯净的声音,与拼出的机器人自得地交流着,等待着光玉降临的那一刻。

“就像许多人的思念会化为这个世界里的许多光芒一样;我的思念,也会在对面的世界里化为无数的光。哪怕每一点看起来都那么微弱,但如果能聚集很多的话,一定会成为不可思议的,巨大的力量吧。”


你跳进小溪里,笨拙地扑捉着鱼苗;知了飞进厨房,吓得你哇哇乱叫;你站在海边,让风高高地撩起你金色的长发;你依偎在妈妈怀里,手中紧紧抱着那只恐龙玩偶。每当你开口时,那干净清澈的声音,总是把夏天最暖最柔的轻风也比了下去。

不过,为什么喜欢的是恐龙呢?

浪漫。

浪漫?

“因为恐龙曾经繁盛了很长一段时期,但最终灭绝了,是迎来了自己的终焉的动物哟。一想到这里,心中就会隐隐悸痛。”

真巧,我也最喜欢恐龙了。从很小的时候就从妈妈买的厚本图书上认识过,长脖子的马门溪龙、巨大的蜿龙......柜子里塞满了恐龙的模型和玩具,第一次看《侏罗纪公园》时一点儿也不害怕。直到很久很久以后,认识到那九位天使,领头的那个像太阳一样的女孩,居然同样是恐龙的超级迷妹。或许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世间最美就是阴差阳错,巧合天成。

所以对于这个你带我真正认识的领域,当有人问起我心中的排序,永远要从第十一名排起。除了不少人都知道的那九位真正视为偶像的存在,第一的位置,永远只属于一个名字。又是六年过去,六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个少年从懵懂的初一经历到高考结束。在那之前我你从事的工作一无所知,甚至充满偏见。在那之前,我根本无法想象该如何给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物赋予真正的灵魂,如何让虚拟的作品影响到现实的人生。而在那之后,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力量,人与人的羁绊永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更为神奇。不一定要见面,也能让一个人彻底地尊敬和热爱上另一个高尚的灵魂。那么任何能够实现这种奇迹的纽带,无论它是以一种怎样的形式,都实在值得最大的称颂。

上面的那些人,都是谁呢?那些瞬间,是否真的存在过呢?这不重要,我知道是你给他们带来了生命,我知道你确实曾经存在于每一个夏天,这就够了。

那些形形色色、各具魅力的角色,那些始终透露着清澈纯真和坚定勇气的声音,它们都是你留下的证据。你证明了这种可能性,让我真正认识和了解了一类身份,一个行业和一种艺术。在其后不短也不长的日子里,真正发生在身旁的现实,真正经历的挑战和磨难,让我能更加理解你在所有故事里,曾经教会过我要珍视的那些事物。无论多么艰难,总归还是扛过去了,这是因为无数种力量和勇气的加持,而我也不会忘记你为我带来的那一种。

所以我永远会铭记你,哪怕彼此素未平生,哪怕其实毫无关联,哪怕并无真正了解。但我只要知道一件事就足够了,你向我证明了一个人活生生的努力,哪怕再渺小短暂,也是真的可以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些什么,能影响到万里之外陌生的过客。我当然永远不会忘记迎来了自己终焉的恐龙,因为这正是我愈发珍惜那些还在身边的美好的原因。

再也没有机会见上一面,亲口说出我的感谢了。但如果真的有那样的机会,反倒会是开不了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吧。或许本来这就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但我并不会感到不好意思。因为我知道承认这份怀念和敬意,就是在承认自己的成长和勇气。每年的6月9日,我是多么庆幸自己还能再一次感受夏日的熏风,放肆的暖阳,经历所有湿漉漉、黏糊糊的聒噪日常。所以这不是为了纪念你,而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努力下去——你听,生命在胸口跳动的声音,是多么清晰啊。

那么,这个每年高考后的第一天,这个你永远无法再次感受的季节,这个你的声音一直都定格于此的盛夏,我又怎能辜负?


川上姐姐,还有那个为了梦想一生悬命努力至今的自己,我们一千年以后的夏天,再见。

(《少女革命》——天上欧蒂娜

《棋魂》——进藤光

《Kanon》——仓田佐佑理

《CLANNAD》——少女(汐)

《AIR》——神尾观铃

......

川上 とも子:1970.04.25——2011.06.09






上篇:北上,大阪难波王!

下篇:抵达,东京塔上看不到东京塔




【非典型游记】一个人上东京④——京都无烟火,镰仓有盛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