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1896步兵步枪以及衍生型

2022-12-18 12:57 作者:蒙娜丽Doge  | 我要投稿

(架空向警告,本篇的国家、机构组织、人名、年代纯属虚构,切勿当真,如有雷同那很抱歉。)


如图所示


图片中的型号从上至下:

1.M1896“标准型”步兵步枪

    口径7x50mm SF/10,使用5发桥夹装填。这把枪的设计者其实就是当年的兵工厂技师保罗.雷维特(Paul Levitte),他吸取了当年的改造经验,再一次优化了自己的设计。采用内置式双排弹仓与快装桥夹,重新设计了更牢固的枪管箍与表尺,改进枪托外形也缩短了枪身,刺刀仍然是M1888型。1895年8月制造了第一支原枪,之后军方经过大量野战试验与细节修改,也终于在1896年4月正式批准入役,最初尽管产能跟不上,但仍在1898年初首批10万支M1896顺利交付萨尔森陆军1军与2军,之后才逐渐配发给常规部


2.K1896“标准型”卡宾枪

     口径7x50mm SF/10,使用5发桥夹装填。除了标准型外,还有一种短卡宾型,被萨尔森军队命名为Karbiner 1896(1896型卡宾枪),缩写成K1896或K.96,1897年开始生产。这种卡宾枪可加装刺刀,拉机柄弯曲,主要是装备炮兵、骑兵与山地部队,后来甚至一些堑壕突击队也会也会装备一些。


3.K1896.l “加长型”卡宾枪

     口径7x50mm SF/10,使用5发桥夹装填。K.96装备部队后,都反映此枪虽然轻便易用,但短的枪管导致射击时枪口焰较大,后坐力不好控制。因此在此基础上加长了枪管,重新命名为K1896.l(L即加长型),比标准型短却比型长,比较好地解决了全枪长度与枪口火焰等问题。最初这种型号只配发给炮兵、骑兵与山地部队,之后常规部也装备了此枪。


4.M1896/04 民用猎枪

     口径7x50mm SF/10,并不能使用桥夹,只能一发一发装填。20世纪初为扩展民用市场,负责生产M1896的承包商之一的别斯达公司(Besta AG)顺势推出了M1896民用版猎枪,采用了“半枪托”的设计,前托长度只有军用型的一半,这样可以减轻重量和改善重心位置。除了外形不同之外,结构几乎与军用型没什么区别。另外,别斯达公司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更改口径,加装瞄具等。


5.M1912枪榴弹以及空包弹

    萨尔森军方于1912年专门为M1896设计的一种瞬炸型枪榴弹,口径30mm,使用SF/12空包弹发射。只需把长尾杆直接插到枪管内,在利用空包弹燃气将榴弹推出枪外,略微瞄准即可,射程100-200米左右。

    从1912年开始,每个萨尔森陆军步兵班都会配发两套这样的枪榴弹,即每套4发空包弹,4榴弹,如果在战争时期还会根据情况再额外配发若干枚。


6.M1896/14“豪斯.厄尔活塞”半自动步枪

    一款接受了鲁尔莱斯人豪斯.厄尔(House Earl)改造的自动装填改装枪口径7x50mm SF/10,使用25发增容型弹匣供弹,这种弹匣亦可加装到其它型号的武器上。此枪使用导气活塞式自动原理,导气装置外露在枪的右侧,理论上说这种改造方式可以节省经费与制造难度。对于相对保守的萨尔森军方来说,短时间内大量装备新式半自动步枪显然是不可能的事,而如果将现有的M1896改装为自动装填步枪将极大提升步兵班火力。虽然他们对这种武器仍然是半信半疑,但最终还是尝试改装了1000余支,从1914年开始到停产只有半年多。有为数不多的M1896/14投入到了实战,其余的要么进了博物馆,要么卖给了其它国家。

     从前线士兵的反馈来看,此枪的射速确实是比传统栓动步枪高得多,能够有效提高单兵火力。但问题是枪太沉了、数量也太少了,不足以弥补火力空白。豪斯.厄尔的改装终究只是应急产物,并没有大量生产,但它也为自动武器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路。


7.M1909/11枪口抑制器

    拿卡尔“斯考博”消声器的仿制品,初衷是为了减缓枪声带来的噪音的设计的一种枪口抑制器。萨尔森陆军曾经尝试给一些狙击手或者侦察部队配发这种装置,但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安装消音器其实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再加上当时各种步枪其实都采用全威力弹,发射药非常充足,降噪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并没有在萨尔森军中流行开来。



                                                                    以上,完。


M1896步兵步枪以及衍生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