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多棱镜下的缠足 ——读《缠足: “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

2023-07-24 20:00 作者:恩醯NX  | 我要投稿

“缠足是封建父权制对女性身体压迫的表现和象征,消除缠足意味着将妇女从受害者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是最常见的缠足叙事。本书作者高彦颐则对这看似毫无争议的论断提出质疑和挑衅,她将缠足作为 900 多年来女性的 “身体经验 ”进行讨论,指出妇女受男权奴役、依靠男性创造力获得自身解放的观点有辱人格,掩盖了人们对缠足作为妇女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和身体习俗的关注。仅仅将缠足谴责为男性特权或情色欲望的表现,则无法理解缠足在女性的生活实践、期望和主体性中的地位。“小脚一双,眼泪一缸”是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意义交织的产物,远不是中国学者口中“万恶的旧时代悲歌”或西方学者充满道德和现代优越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不平等”的指责就能解释的。因此,正如原标题《灰姑娘的姐妹们:一部缠足的修正史》所示,本书试图打破公认的反缠足叙事,透过多棱镜揭示缠足未被书写的许多侧面,重新勾勒缠足的历史轮廓。

全书以1999 年11月为那些在幼年时裹脚、年老时脚部需要特殊支撑的妇女生产了最后一双莲花鞋开篇。这些女性亲身经历了社会要求的理想是如何被彻底推翻并被完全相反的理想所取代的,旧秩序的残余和新秩序的承载都在她们身体上得以体现。全书通过倒叙的方式讲述:第一部分“揭露的身体”着重关注秩序裹挟下的女性个体生活世界的转变。许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教导女性要小心地隐藏自己的身体,特别是隐藏她们精心打扮过的双脚。到了共和国初年,她们作为反面教材被曝光,落后、不时髦,畸形脚的可悲形象唤起了新开发的 X 光影像医生的兴趣。第二部分“遮蔽的身体”中,作者带我们追溯过去,借由鉴赏家的著作、妇女的诗歌、文物和照片证据,通过欲望和幻想、共同纽带和愿望、审美标准和时尚等棱镜看待缠足,向我们展示出缠足不是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其动机是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力量,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仪式性。

缠足被视为各种意义的中心:改革者的民族主义羞耻感及其对现代化未来的想象;因废除科举考试而失去目标理想的精英男性的怀旧渴望;异国幻想对地区景观的塑造;时尚和物质文化的社会和空间传播。所有这些都通过受此习俗影响的女性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投入得以体现:为襁褓中的女儿裹脚的母亲;将瓷器般的小脚浸泡在冷水中,希望小脚长大以满足丈夫现代愿望的被抛弃的妻子;西北荒野上的胭脂匪试图勾引南方书生时对繁荣的向往;年长的女性不得不承受放脚所带来的公众耻辱和痛苦等等。

书中有两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结论:一是除了少数女性(如秋瑾),中国的反缠足主义者主要是男性,他们的主要论点不是女性的痛苦,而是中华民族的软弱以及这种落后习俗给国家带来的羞辱和尴尬。作者指出反缠足运动是对缠足妇女的厌恶,对解绑带来的痛苦漠不关心,“一个女人的骄傲和自由是以另一个女人的耻辱和束缚为前提的”。 二是第四章(我个人认为最有趣的一章)作者从考古证据中看妇女设计、制作和穿着莲花鞋的经历,论述清代文人对缠足的情色魅力迷恋。提到历史学家赵翼将缠足的起源与家具的发展相关联,认为妇女开始坐在椅子上而不再跪坐在地上,使缠足在人体工学层面成为可能,坐在椅子上双脚下垂为妇女提供了低调地展示双脚,为鞋履添加华丽装饰的机会。

全书形散而神不散,没有盖棺定论式的断言,也没有通史性质的叙事,而只是就漫长的缠足历史中有趣的文本和物件,提出作者自己的解读。文字生动有趣,可以挑感兴趣的篇章随机阅读。读罢全书,感慨万千:对缠足这种外部强加又突然变化的习俗和秩序,个体是否只能像灰姑娘的姐姐们那样削足适履,像苦行僧那般为了追求信仰不惜肉体的疼痛?想象某一天突然禁止打耳洞,要求重新缝上,又将会是怎样的情景?


多棱镜下的缠足 ——读《缠足: “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