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69式100滑的几个冷知识

2023-07-05 13:02 作者:千灯组军火铺  | 我要投稿


69式中型坦克

        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这东西在军迷圈是个千夫所指的玩意,拉胯的穿深和精度让人不愿意把它和其他的滑膛坦克炮并列在一起,由此导致大家对它的兴趣不高,这造成了许多和它有关的误解和知识盲点。

        以下是几个例子:

        ①115滑和100滑的关系

        ②100滑与105线的秘闻

        ③100滑能扎穿T-72的钢针

        ④100滑的终极改进版本 

我真不是115滑的儿子!

        网传甚广的谣言之一,便是“通过逆向研究69年珍宝岛战役缴获的T-62上的115滑膛坦克炮,中国才研制了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

        但是根据微博大佬“578296135”的研究,我国最早于66年底由二机厂开始研究使用脱壳穿甲弹的坦克炮,67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坦克炮研讨会上提出了滑膛炮的研制方案,之后开始到部队听取意见开始论证并于5月开始设计,68年完成弹道计算制成一门100mm原理样炮(弹道炮), 经过试验后重新研制了身管和弹药,69年完成了两门样炮并于当年8月参加了南口反坦克武器陈列表演。

        如果是从缴获的T-62上逆向来的技术,缴获后不到半年便能拿出成品,这种想法未免过于无视我国武器研发的客观规律。

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

        另外个人认为还有另一个证据可以从侧面佐证100滑是自主研制,那就是100滑的第一种实验穿甲弹。

图片来自知网免费文章

        图1所示的就是100滑在样炮阶段设计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复杂的弹托一股浓浓的古早味,和59式脱壳穿甲弹的弹托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100滑的技术来源是115滑,那么穿甲弹却不使用缴获的115mm穿甲弹作为蓝本就说不通了,很明显这就是在缴获T-62之前进行的独立设计。

        图2是大家比较熟悉的73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个弹的结构就比较类似苏式炮弹的结构,倒有可能是图1穿甲弹的设计被放弃后,参考69年缴获的115滑穿甲弹的新设计。

        综上所述,100滑在珍宝岛战役缴获T-62之前便已有较成熟的样炮制造出来,缴获的115滑最多在设计细节和炮弹方面提供了一些参考。

猜猜压价引进105线是谁的功劳?

        “我军在引进L7式105mm坦克炮时,用86式100mm滑膛反坦克炮进行了打靶表演,表演结果震撼友商,绝了他们狮子大开口的念想。”

        上面这个段子在军迷圈也是流传甚广,但仔细一想的话也是经不起推敲。L7式105mm坦克炮的引进是在79年完成的,而高膛压100mm滑膛反坦克炮的研制始于80年,第一门样炮更是要等到81年,时间完全对不上,并且86滑不高的适装性也不足以让“友商”彻底死心。

        根据我找到资料,这件事的最终指向,居然是被大家批斗到S的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

图片来自知网免费文章

        根据某论文集的记载,当时我国还不具备制造全钨弹的能力,于是设计了钢套方案,也就是上图这款初速1545m/s的长杆弹,在与L7式105mm坦克炮的对比测试中,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使用这种穿甲弹,用1414m/s的着速(射击距离约2.2公里)击穿了150mm/65°的均质钢靶板(国内首次击穿),为引进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所以,以后再说“最强L7在中国”的时候,要记得谢谢69滑哦(滑稽)。

你看我扎不扎你就完了

        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大部分人印象中只有费拉不堪的73式纯钢弹一种,但实际上其发射过的弹药可以说极其丰富。


(1)碳化钨弹芯脱壳穿甲弹

        100滑在样炮阶段使用的钢针,因为其使用的碳化钨弹芯在烧结过程中形变大,难以做的细长,连带着整个弹体也较为短粗,被判定面对大角度装甲时缺乏潜力,最终被否决。

参数:

弹重:3.3kg

弹长:468mm

弹径:40mm

弹芯重:1.79kg

弹芯长:180mm

弹芯直径:30mm

弹芯材质:碳化钨

初速:未知

千米速度降:80m/s

穿甲威力:1公里可击穿100mm/60°均质钢装甲



(2)73式脱壳穿甲弹

        73年和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一起定型的第一代钢针,虽然是全钢制弹体垂穿不如钨芯弹,但因为拥有更大的长径比,在大角度穿深上丝毫不逊色于钨芯弹,并且更利于大规模生产。

        但73式钢弹有不小的缺陷,出膛时弹体不稳导致穿深和精度受到影响,并不算是成功的设计。

参数:

弹重:3.44kg

弹长:532mm

弹径:40mm

初速:1505m/s

千米速度降:150m/s

穿甲威力:1公里可击穿100mm/60°均质钢装甲



(3)劣质钨合金脱壳穿甲弹

        77年我国设计了全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但由于技术问题一直未能造出合格的钨合金弹芯, 但为了验证弹体设计,当年8月13日用一根2kg重的劣质钨合金杆体制作了验证弹,在实验中对100mm/60°的均质钢装甲的穿透速度比73式钢弹降低了235.8m/s。

参数:

弹重:1.98kg

弹长:未知

弹径:25mm

弹体材质:劣质钨合金

初速:未知

千米速度降:未知

穿甲威力:对100mm/60°的均质钢装甲的穿透速度比73式钢弹降低了235.8m/s



(4)钢套钨合金脱壳穿甲弹

         因为在80年之前我国一直没有制造全钨弹的能力,所以军工研究人员便设计了全钢套、半钢套方案,79年定型的钢套钨合金弹芯脱壳穿甲弹在于L7式105mm坦克炮的对比测试中,用1414m/s的着速(射击距离约2.2公里)击穿了150mm/65°的均质钢靶板(国内首次击穿),为引进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数:

弹重:未知

弹长:未知

弹径:未知

弹芯重:2.6kg

弹芯长:未知

弹芯直径:未知

弹芯材质:钨合金

初速:1545m/s

千米速度降:57m/s

穿甲威力:2.2公里可击穿150mm/65°均质钢装甲,3.2公里(此非极限距离)可击穿150mm/60°均质钢装甲



(4)钨合金(全钨)脱壳穿甲弹

(图片暂缺)

        在80年我国终于可以造出合格的全钨弹,同年在大连营城子靶场,老100滑与100线和105线进行了同台竞技,使用全钨弹以1414m/s的着速击穿了681复合靶,在我国同口径火炮中是首次成功。

参数:

弹重:未知

弹长:未知

弹径:未知

弹体材质:钨合金

初速:1545m/s

千米速度降:57m/s

穿甲威力:2.2公里可击穿模拟T-72首上的681复合靶



(5)贫铀合金脱壳穿甲弹

(图片暂缺)

        80年100滑全钨弹在大连营城子靶场进行测试的时候,还有一款100滑贫铀弹一同参加测试,这款钢针更加的神秘,仅能确认其存在以及可以击穿681复合靶。

参数:

弹重:未知

弹长:未知

弹径:未知

弹体材质:贫铀合金

初速:未知

千米速度降:未知

穿甲威力:可击穿模拟T-72首上的681复合靶



(6)73式脱壳穿甲弹(细钨芯)

        80年虽然我国定型了100滑的全钨弹和贫铀弹,但都未能量产,反而是一款基于73式钢弹改进的细钨芯脱壳穿甲弹进行了批量生产并列装部队。

        73式细钨芯弹在73式钢弹的基础上小幅度缩短了弹体,在头部增加了一根14×180mm重0.5kg的钨合金弹芯,将对100mm/60°均质钢装甲的击穿距离从1公里提升到了1.5公里,目前该弹仍作为86式100mm高膛压反坦克炮的训练弹使用。

作为86滑训练弹使用的73式细钨芯弹
73式钢弹(左)与73式细钨芯弹(右)

参数:

弹重:3.44kg

弹长:502mm

弹径:40mm

弹芯重:0.5kg

弹芯长:180mm

弹芯直径:14mm

弹芯材质:钨合金

初速:1505m/s

千米速度降:150m/s

穿甲威力:1.5公里可击穿100mm/60°均质钢装甲

100滑坦究极进化形态!

无身管自紧工艺的69式100mm低压滑膛坦克炮

        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由于研制定型时间早(1973年定型),技术水平较低,较低的膛压使其火力升级缺乏潜力,但这并不意味着100mm滑膛坦克炮就此与新技术失之交臂。

        1981年,100mm高膛压滑膛反坦克炮样炮(86式滑膛反坦克炮的原型)制造成功,后来研究人员用相同的技术对69式100mm滑膛坦克炮进行了升级,制造出了一门高膛压100mm滑膛坦克炮样炮,这杆炮可以和86式100mm滑膛反坦克炮通用弹药,威力远胜过当时引进/改造的79式/81式105mm线膛坦克炮。

        但由于105mm线膛坦克炮的生产线已经成功引进,再开一条全新的生产线过于浪费资金,而且100滑坦的载体69式中型坦克已经退出现役,这杆最强100滑坦就这样被埋藏在了历史之中。

(目前手头的资料只有这些,本文暂缺告一段落,等以后有了更多资料再继续优化。)

关于69式100滑的几个冷知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