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剧中的古典乐名曲(上)·非音乐番

终究没能赶上四月的尾巴,不过仔细一想,当年四谎我也是5月份补的,所以放在5月份发也还有点特殊的纪念意义呢!
这次将会分上下两期介绍番剧中经常用做bgm的古典乐(及其作曲家、流派等),基本依据个人兴趣爱好收录,对于过多采用古典乐作bgm的番剧(如银河英雄传说)以及某些老片的古典乐就没有收录了。上期为非音乐类番剧的盘点,下期为个人精选的几部古典音乐番的盘点。原则是尽量全面,介绍到更多的名曲,也争取让各个古典乐名家有出场机会。
本文为科普向,本人也并非古典乐圈高手(略懂钢琴),所以简评、推荐版本部分大家看看就好,关键还是听曲和看番啦~

一、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冰菓

1.原曲编号:Suite No.3 in D, BWV 1068:2. Air
2.作曲家简介: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 。1700年,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在职的9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1717年,转而受聘于科腾,在列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世俗器乐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各类奏鸣曲、组曲、创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集。1723年,赴莱比锡,在该城工作的27年时间里,任圣托马斯教堂合唱指挥和音乐总监等职;在此期间,创作了其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乐作品,包括《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以及康塔塔、经文歌、圣母颂歌等。1749年,视力减退,后双目失明。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莱比锡逝世,享年65岁。巴赫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其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器乐作品则涵盖独奏曲、协奏曲、管弦乐合奏曲、重奏曲在内的各类体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故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摘自百度百科)
3.类型/风格:小提琴独奏曲/古典
4.番剧中出现场景:第1话13分54秒(千反田爱瑠伸出手接下折木奉太郎提交的入部申请书的时候)
5.推荐版本:卡拉扬+柏林爱乐版本

简评:G弦和无伴(后者也在冰菓中有出现)都是巴赫最为脍炙人口的曲目,在ACG领域也是经常被拿来当bgm(具体作品可以自行查找)。《冰菓》中的古典部,不仅是古典文学部,在配乐方面更是“古典音乐部”,除了这两首巴赫的名曲,还有西西里舞曲、月光奏鸣曲等同样经典的古典乐曲目。古典推理古典文学与古典音乐的结合,优雅、浪漫且充满戏剧性,像极了折木与千反田的相遇,悠扬的旋律也给折木灰暗的高中生活抹上了一抹玫瑰色。

二、巴赫-平均律(古诺-Ave Maria)×魔法少女小圆

1.原曲编号:Prelude No.1 In C Major BWV846
2.作曲家简介:同上
3.类型/风格:钢琴曲(原)小提琴独奏曲(剧中)/古典
4.番剧中出现场景:第5话8分28秒(上条恭介在沙耶香面前演奏)
5.推荐版本:马友友大提琴版
简评:这首古诺版本的《圣母颂》区别于舒伯特的《圣母颂》,是由平均律改编而来,前者在风格上更为明快,保留了其原为钢琴曲的特点,旋律回环往复,转调自然,彰显了巴赫平均律的高超技法(虽然只是冰山一角)。正值魔圆10周年,再次听到这首曲子,想起纱耶香和上条的故事,以及后来悲剧的发生,琴声悠扬,但恐怕纱耶香的心是冰凉的吧!配合魔圆向来阴间阴暗的画面,十分应景。

三、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穿越时空的少女

1.原曲编号:Goldberg Variations BWV988
2.作曲家简介:同上
3.类型/风格:变奏曲/古典
4.番剧中出现场景:10分21秒(真琴滑倒在理科室)
5.推荐版本:古尔德版本
简评:学过钢琴的应该都知道这首曲子的鼎鼎大名,其号称变化最为复杂、最难把控好的变奏曲,在技术性上可能远远不及拉、李、肖,但其风格与情感的变化却极难掌握,以至于很多现代钢琴名家都将其视为一座必须攀登的“山峰”(郎朗最近的巡回演出曲目也是这首)。而这首曲子用在理科室的这个场景,展现了一种奇妙的、不可思议的感觉,作为真琴后来神奇体验的场景bgm很合适。

四、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名侦探柯南

1.原曲编号:Piano Sonata No.14, Op.27 No.2
2.作曲家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摘自百度百科)
3.类型/风格:奏鸣曲/古典
4.番剧中出现场景:11集9分58秒(钢琴奏鸣曲《月光》杀人事件)
5.推荐版本:鲁宾斯坦版本

简评:影视界最有名的古典曲目之一,经常在各种电影尤其是恐怖片中作为渲染气氛的bgm。柯南的这一集号称“童年阴影”,也是改变了柯南推理信条的一案,相当经典(至于最近的重制版嘛……只能说画质很不错了)。

五、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EVA

1.原曲编号: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 "Choral":IV
2.作曲家简介:同上
3.类型/风格:交响曲/古典
4.番剧中出现场景:24集15分17秒(渚薰操控二号机)
5.推荐版本:卡拉扬+柏林爱乐
简评:《欢乐颂》就是由这一段截取改编而来,但是比起欢乐颂的欢快旋律和赞美诗唱法,原曲还是偏向于深沉、热烈的风格,作为交响曲,声势也相当宏大。eva引用的《欢乐颂》,虽然是欢快、祥宁的旋律,但却配以令人们“绝望”的场景,利用这种巨大反差来增强叙事的荒诞感,这也正是痞子的风格。另外,eva也堪称番剧古典乐运用的先驱典范,之前介绍的好几首曲目在eva中也有出现。

六、肖邦-降E大调夜曲×少女终末旅行

1.原曲编号:Nocturne No.2 in E Flat Op.9 No.2
2.作曲家简介: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波兰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摘自百度百科)
3.类型/风格:钢琴曲/浪漫主义
4.番剧中出现场景:12集6分59秒(两人观看从前的录像)
5.推荐版本:鲁宾斯坦

简评:肖邦所有夜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首,个人认为达到了浪漫主义钢琴曲的最高水平。这首夜曲优雅、从容、婉转、动听,充满着浓厚的贵族气息,让人想起19世纪法国的沙龙。少终这里已是最后一集,二人正好在废墟中发现了过往的影像,曾经的看上去都是那么安详、美好,而如今却只剩下废墟,同样是以反差手法叙事,在这里则更多的表现了一种反乌托邦的思考。

七、李斯特-爱之梦 第三首×白色相簿2

1.原曲编号:Liebestraum No. 3 in A-Flat Major, S. 541 / 3
2.作曲家简介: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 —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摘自百度百科)
3.类型/风格:钢琴曲/浪漫主义
4.番剧中出现场景:7集15分10秒(学园祭结束后春希去找冬马)
5.推荐版本:乔治·博列特

简评:同为夜曲体裁,所以和上一首有相似之处,且旋律同样出名。在剧中是冬马弹奏的较为深情、平静的一首钢琴曲,和其余几首炫技式演奏不同,这首更多的是抒发冬马自己内心的情感,至于是什么情感嘛……我就不多提了。

八、德沃夏克-自新大陆×海贼王

1.原曲编号:Symphony No.9 in E minor, Op.95 "From the New World": IV.Allegro con fuoco
2.作曲家简介: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语: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沃夏克出生于布拉格(时属奥匈帝国,现属捷克)内拉霍奇夫斯镇,早年入布拉格音乐学校,毕业后进行音乐创作,1890年受聘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在此期间他受到祖国民族复兴、发展民族文化的思潮的影响,接触了西欧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作品;1892-1895年春应邀在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教学并任院长,回国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1904年去世。德沃夏克的主要作品有《第九交响曲》【全名《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为作者受邀到美国期间所作)《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等《第4交响曲》《第7交响曲》《狂欢节序曲》《奥赛罗序曲》《胡教徒序曲》《随想谐谑曲》《幽默曲》(又称《诙谐曲》)《斯拉夫舞曲》歌剧《水仙女》《阿米达》,以及交响诗《水妖》《午时女妖》《金纺车》《野鸽》等等。(摘自百度百科)
3.类型/风格:交响曲/民族乐派
4.番剧中出现场景:126集14分02秒(路飞VS克洛克达尔)
5.推荐版本:卡拉扬+柏林爱乐

简评:古典乐中的“燃曲”,经常被用来做宏大战斗场面的bgm。这集也是海贼前期较为紧张激烈的一场战斗,路飞面对实力远远强于自己的沙子,依然无所畏惧,利用其弱点最终取得胜利,场面相当震撼。

九、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数码宝贝

1.原曲编号:Boléro, M.81
2.作曲家简介: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出生于比利牛斯西布恩小镇,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拉威尔追求表现乐思的自由,但他同时几乎总是留在古典形式和严格的艺术规则的框框之内,同古典传统始终保持牢固的联系。(摘自百度百科)
3.类型/风格:管弦乐/舞曲
4.番剧中出现场景:21集(滚球兽在东京)
5.推荐版本:卡拉扬+柏林爱乐

简评:这首曲子是印象派古典乐的代表作,全曲荒诞、抽象,充满着神秘感,引人遐想。数码宝贝这一集应该很多人都有印象,但是可能小时候还看不太懂(老实说我也不太记得了),这一集太一的遭遇,从数码世界的角度来看,是怪诞、缥缈的,这就带有点虚幻与现实的思考,设置影射了一种奇特的心理、精神状态,这一切都通过这首同样独特的古典曲目表现出来。

十、萨蒂-Gymnopedie×凉宫春日的消失

1.原曲编号:Gymnopedie No.1
2.作曲家简介:埃里克·阿尔弗雷德·莱斯利·萨蒂,法文名Eric Alfred Leslie Satie,1866年5月17日出生,1925年7月1日逝世,后来自己改名为Erik Satie,法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钢琴曲《玄秘曲3首》《3首萨拉班德》,交响戏剧《苏格拉底》,舞剧《游行》《炫技表演》和《松弛》等。(摘自百度百科)
3.类型/风格:钢琴曲/印象派
4.番剧中出现场景:149分58秒(阿虚和有希交谈)
5.推荐版本:奇科里尼版本

简评:ACG界常用的裸体舞曲,曲风偏向于印象派,但萨蒂本身却是一名反传统流派的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也是极简主义的信奉者,从这首曲子就不难听出其独到的创作理念。消失里这首曲子多次出现,平淡而虔诚,带有点些许的思考,和消失的剧情、节奏非常搭配。这也是让人听到就会想起小有希的一首曲子。

下一期介绍的会是几部音乐番中的古典曲目,至于是哪几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猜一猜~这其中也有我目前还没补完的,所以就不知道会鸽多久了,总之,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