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人士速进:“大脚骨”突出怎么治疗?
“大脚骨”这种病疼起来真要命,哪种钻心的疼痛你能了解吗?
“和大姨妈比哪个疼?”,一个是一月一次,一个是每天无数次,你觉得呢?最主要的是无论男女都有可能有,太难了,遇见大脚骨太难了。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备受嫌弃的大脚骨。
大脚骨学名拇外翻,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足部疾病之一。具体表现为大脚趾向外偏斜,拇趾近节趾骨与第一跖骨成角大于15°。

为啥会出现大脚骨呢?原来我的脚也不长这样呀?

造成大脚骨的主要因素有这几个:
1、遗传。划重点,大脚骨会遗传!!!相关研究显示,患有大脚骨(拇外翻)的人都具有家族病史,本人有大脚骨直系亲属多半也有。
我天生的大脚骨原来是这么来的......

2、穿鞋不当。“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过高、过窄使脚跟不易固定,长时间摩擦、压迫脚趾,影响脚趾的活动与伸展,最后导致脚骨变形。

爱美的女孩子,都少不了一双高跟鞋,“穿上高跟鞋,就拥有了全世界”。

优雅、自信、婀娜多姿(主要是高跟鞋拉长了身线,迫使身体挺拔)。美没有问题,可是选鞋要适量,“恨天高”不可取,先不说舒不舒服,就这高度,不摔都难......

3、炎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会破坏足部关节面,导致关节软骨被侵蚀及破坏,造成关节脱位。
4、扁平足。由于足弓受力点发生变化,接触到地面的部位由点变成面,所以在行走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去发力,人就会不自觉的往大拇指的里面用力了,这样长时间下来就会导致大脚骨(拇外翻)。

现在知道大脚骨是怎么产生的了吧!!!除了想知道产生原因,大家最关注的应该是怎么治疗大脚骨的问题,说治疗方法前,先了解一下大脚骨的程度分级。
通常将大脚骨分成四个阶段,赶紧搬脚看看你属于哪一级?

青铜级可逆阶段:
本阶段属于初始阶段,如果你是这个阶段还是很好治愈的。
大拇趾外翻15度左右,影响美观,但没有疼痛感,脚掌有轻微脚茧,不会直接影响行走。穿高跟鞋会引起疼痛。
白银级挛缩阶段:
大拇趾外翻15-25度,关节及韧带有炎症,第一、第二脚趾明显挤压,脚掌明显变宽,足底脚茧明显,长时间行走易引起大拇趾关节疼痛及脚掌疼痛。
黄金级严重阶段:
大拇趾外翻25-40度,脚趾重叠,横弓塌陷,鸡眼,脚垫,扁平足,后跟疼痛,双脚受力难平衡,严重影响站立和行走。
钻石级畸形阶段:
究极阶段,这个阶段就属于究极王者了。
大拇趾外翻40度以上,脚趾使命结束,拇趾严重重叠,脚趾不受力,足弓塌陷,难以行走,脚掌直接承受脚趾部分压力,足底有老茧,双足严重错误负力,各关节难以协调运作, 导致人体生命力负力线改变,引起膝关节炎症、腰酸背疼等。

了解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程度,接下来就是重点了,如何治疗大脚骨?
通常治疗的方式有两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型。常见的方式是穿宽松的鞋子、使用专用足底垫,减轻局部负重、对足部的挤压、避免过度挤压。

另一种是器械型。常见的是分趾垫、趾套和矫正器。缓解症状,避免畸形加重。
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程度较轻的大脚骨,可以延缓恶化程度,但是不能彻底治愈。如果是预防大脚骨的话,可以选择保守方式,配合日常足部按摩、泡脚放松等。
2、手术治疗
拇外翻手术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微创手术3种。
软组织手术:软组织手术多适合于拇外翻畸形较轻,主要表现为踇囊炎症状的患者。
骨性手术:骨性手术一般比较彻底,矫正畸形效果好,拇外翻手术后复发率低。
微创手术:微创拇外翻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


疑问回答:之前有宝宝问微创手术和微孔手术有什么区别?
微创:是指治疗大脚骨拇外翻的术式。
相对于传统术式而言,微创术式的创伤要小一些,但创口并没有明确标准,2厘米、3厘米甚至5厘米的创口都有可能被称为微创。
微孔:是在微创术式基础上研发出的专利技术。
叫微孔,是因为手术创口不足5毫米,拆线后肉眼直观看到的就是两个小孔状的痕迹。创口微小,创伤自然也不会太大,术后可以下地走路,疼痛轻微、恢复快、不留疤痕。
还要纠正大家一个观点,手术创口小≠手术没有效果。大脚骨拇外翻手术成功与否、是否复发,关键要看脱位关节的复位工作做的到不到位,这与医生的手术技术有直接关系。
好啦,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如果有大脚骨困扰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小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