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曾在好莱坞发展,羡慕李安遇贵人,《无极》被调侃为PPT
刚刚发现了一档叫做《探世界》的节目,节目内容以高晓松造访美国几个大城市为背景,邀请了商业、娱乐和人文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进行访谈。
张艺谋因为英文不好,放弃去好莱坞发展
在第六期节目中,高晓松邀请到了穆晓澄,一位长期驻扎在美国的中国电影人。尽管穆晓澄本人并不是很有名气,但内地电影人到好莱坞发展,几乎都要先来拜访穆晓澄。

由于这期节目的主题是“中国电影人好莱坞往事”,所以高晓松和穆晓澄两人一直在聊内地电影人到好莱坞发展的经历。其中提到了很多导演,包括张艺谋、陈凯歌等等,原本都是有机会到好莱坞发展的。

张艺谋当时没有去好莱坞发展,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片约不断,加上张艺谋的英语不太好。总而言之是种种原因所致,让张艺谋选择留在了国内发展。现在回头再看,没有去好莱坞发展,对张艺谋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陈凯歌在好莱坞的发展以失败收场
陈凯歌则不同,对于在好莱坞发展非常积极,还曾经指导过一部名为《温柔地杀我》。有影评是这样评价这部影片的:
“《温柔地杀我》完全是以好莱坞的模式进行操作,号称黑色情欲惊悚片。部分中年观众接受心理准备不足,惊讶于陈凯歌竟然也拍过这样与个人风格太不相同的影片。”

尽管陈凯歌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以此来迎合美国市场的口味,但《温柔地杀我》还是失败了。由于好莱坞的竞争非常激烈,在《温柔地杀我》没有取得成功的境况之下,陈凯歌又重新回到国内发展了。
《无极》在2020年引发争议,被高晓松调侃为PPT
下一部电影便是《无极》了,尽管《无极》是2005年的影片,但在2020年却重新被很多人所关注。因为《无极》中的片段被搬上了《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之后又被李诚儒暗示形式大于内容。面对李诚儒的诟病,陈凯歌也是坐不住了,连挖苦带嘲讽地进行了反击。此事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多网友以视频的方式对陈凯歌进行了吐槽,而陈凯歌方面也举报了相关的网友。

那么关于《无极》,专业电影人又是怎么看的呢?据穆晓澄所说,《无极》这个故事陈凯歌自己编的,并非改编自任何一部小说。在穆晓澄看来《无极》是一部典型的概念先行的电影,然后用拼图游戏一样的方式把它拼出来。此时高晓松把话接了过来,说就是一个在阐述概念的PPT。虽然两人都没有明说,但多少有点调侃《无极》的意味在其中。

关于概念先行的这种模式,本身不能说有错,毕竟每位导演的拍摄手法不同。但《无极》这部影片的确有很大的问题,当年看过《无极》之后,从电影院里走出来最大的感觉就是25块钱花得太冤了。只能说陈凯歌这个故事编的并不好,大导演不见得是好编剧。

如要非要形容一下《无极》的话,就好比是一位外国导演在指导中国题材非常鲜明的影片,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不伦不类。也许是陈凯歌刚从好莱坞回到国内的原因,所以《无极》的整体风格比较偏西化一些,有点类似由成龙、李连杰和刘亦菲主演的《功夫之王》。
陈凯歌羡慕李安能遇到詹姆士·沙姆斯这样的贵人
当然了,中国导演在好莱坞也有功成名就的,比如说拿到两次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一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李安。李安之所以能够在好莱坞取得成功,得益于遇到了贵人,也是李安的合作伙伴詹姆士·沙姆斯。詹姆士·沙姆斯参与了编剧《饮食男女》、《冰风暴》、《卧虎藏龙》、《色戒》等影片,担任过《断背山》的制片人,这些电影都是由李安指导的。陈凯歌非常羡慕李安能有詹姆士·沙姆斯这样的贵人,还曾经问穆晓澄能不能给自己也介绍一个詹姆士·沙姆斯这样的搭档。

翻开陈凯歌的履历,尤其是近些年的作品,被大众广泛认可的并不多。只有2019年的一部《我和我的祖国》,但《我和我的祖国》还是一部多位导演参与的献礼片。陈凯歌所执导的《白昼流星》这个章节,是遭到质疑最多的,甚至有网友认为拖了整部影片的后腿。

作为观众而言,个人认为陈凯歌能够成为大导演,必然是尤其过人之处。但过人之处能否转化成好的电影作品,两者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电影是大众艺术,最终的评价权还是要交给观众。如果认可的人真的寥寥无几了,不论是不是大导演,都 需要反思一下自己。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