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事(在听起来很奇怪的歌上的理解)
有时候,是不能够理解一些歌曲存在的目的。
但我说这句话,也就意味着,我现在肯定是理解了,至少我认为是理解了一部分的。(倔强中)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因为找歌的时候,听到了《江湖之间》这首歌。
想到自己以前很喜欢古风,游侠,武功之类的文章或者电视剧。
这类题材,大都有一些神棍的感觉。道理没讲明白,但还是在沉浸在作者和编剧的自我认同中,还嘀咕着:“别人不懂,没关系。我自己懂,就可以了。”
有些时候,不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接触这类题材,也会有迥异的感受。
以前,我喜欢看。但现在要我在看,能看下去。但会觉得,很好看,很值得,但浪费时间?
那就浅浅说说,这类题材,大都有的神棍感觉吧。
没谈过恋爱的人,不能理解生离死别、这样分开,那样重逢的意义何在。为什么非要失忆一下,为什么非要装傻充楞,为什么要放开感情,单相思?能够“修成正果的”的感情很少,但也会给人一种弥足珍贵的感触。所以,以前的我,还是现在的我,都也还是会沉迷其中。但客观事实就是,以前看的,现在画质好差,而且我的审美在变,也会觉得再看会感觉有点奇怪。
谈回《江湖之间》
歌词很迷,不知道讲的什么,至少在我听完后,再去听其他歌的时候,我是真不记得这首歌在讲什么,只觉得好像很重要,但是就是不记得是哪种重要了。
这就类比到同类型的很迷的歌上。
有时候,因为对古风这类题材上心。
起初听了很多类似的歌后,觉得莫名其妙。
为啥要加上戏曲唱法,很好听嘛?欣赏不来,但是多听听,确实有些感觉,算是一种觉得好听吧。
但是吧,为啥有些古风的歌,就很追求歌词的华丽,辞藻的高大,雄厚?
质朴一点,就不是古风歌了?
也许,我可以这样想,但大众就需要这样明晃晃的暗示——词藻,来表明,你正在听古风歌!
其实,也可以说认同这样的做法。
自制一些标志物,来达到区分同类的效果,从而让古风这一特质随着词藻和戏曲技法的掺入而更明确。
要总结一下,就是说,莫名其妙等同于你现在不理解,但是作者本人一定是知道的。
这样就有了除作者外,极少数人理解(也有可能是极大数人,当然也可以是没人理解)而形成的莫名其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