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心意六合拳】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虽然起源说法不一,但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 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现行流传的形意拳为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创立而成,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后世尊李洛能为形意拳祖师。
第一,钻拳的问题。 钻拳是什么,是个仰拳,就是向上打的拳,在前进中进攻比较顺的拳法。 学八极的我讲起来就简单了,托塔就是仰拳,只不过是掌,就是在前进中向上打拳。 为何要钻拳,而不是托掌呢? 因为托掌的时候,你手肘会打开并离开腋下,这时候,我一个勾拳过去,你就被肝打了。 所以,形意拳和心意拳,为了保护自己的肋下,采用了钻拳这种形式,当你打钻拳的时候,手臂是外旋的,拧巴手肘,护住自己的肋部。
第二,劈拳的问题。 但是形意为何要在劈拳里面加入钻拳呢?很简单,因为“劈”啊。 许多人理解的劈拳呢,真的很像八极的上步撑掌,打成了纯的前顶的力。 你这么说也没啥问题,因为不管哪种,都是两种力混合一起的。 劈拳的下劈在哪,比如说山西的形意拳,劈拳就是一个下劈的手刀。 在现在流行的版本中,劈拳的下劈,其实是掌根的骨头,劈掌。 那劈东西怎么做?手抬起来,然后快速向下。
第三,钻劈的问题。 看完上面说的有的人应该能想到,其实钻拳是为了安全的,把手向上抬,为后来的下砸,做准备。 就好比霍氏八极拳的那个六大开八大招,猛虎硬爬山,就是直接下砸,肋骨就没法保护了。 所以形意用了这个方法,用钻拳把手安全的抬起来,然后一个回手如钩,下砸并带抓。 为何下砸并带抓呢? 心意拳的鹰捉把,就是下砸并且抓,因为这样可以把重心也压上去,一个猛的砸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