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 董贤

董贤
汉书,卷93,列传63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也。父恭,为御史,任贤为太子舍人。哀帝立,贤随太子官为郎。二岁余,贤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哀帝望见,说其仪貌,识而问之,曰:“是舍人董贤邪?”因引上与语,拜为黄门郎,由是始幸。问及其父为云中侯,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累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其恩爱至此。贤亦性柔和便辟,善为媚以自固。每赐洗沐,不肯出,常留中视医药。上以贤难归,诏令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若吏妻子居官寺舍。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昭仪及贤与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赏赐昭仪及贤妻亦各千万数。迁贤父为少府,赐爵关内侯,食邑,复徙为卫尉。又以贤妻父为将作大匠,弟为执金吾。诏将作大匠为贤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门,木土之功穷极技巧,柱槛衣以绨锦。下至贤家僮仆皆受上赐,及武库禁兵,上方珍宝。其选物上弟尽在董氏,而乘舆所服乃其副也。及至东园秘器,珠襦玉柙,豫以赐贤,无不备具。又令将作为贤起冢茔义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外为徼道,周垣数里,门阙罘罳甚盛。
传漏,报时。古以壶漏计时,故称。--汉语大词典
自喜,亦作“自熹”。亦作“自憙”。①自乐;自我欣赏。--汉语大词典
即日,①当日。②近日。--汉语大词典
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汉语大词典
旬月,①一个月。②十个月。③十天至一个月。指较短的时日。--汉语大词典
偏,①⒈不正,偏斜。⒉引申为侧,边。②语气副词。出乎寻常或意义(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藉,①⒈荐,草垫,祭祀時用以陈列列品。⒉引申为铺,垫。②坐卧在某物之上。③践踏,凌辱。④凭借,依靠。⑤连词,表假设。⑥杂乱,狼藉。--王力古汉语字典
便辟,①⒈谄媚逢迎。⒉亦指谄媚逢迎之人。②指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③善于言辩。--汉语大词典
自固,巩固自身的地位,确保自己的安全。--汉语大词典
引籍,①⒈引人及门籍。古代宫廷的门使及出入宫门的牒籍。⒉亦谓通名状于门使,使导引入宫。--汉语大词典
官寺,①官署;衙门。--汉语大词典
女弟,妹妹。--汉语大词典
昭仪,古女官名。汉元帝始置。为妃嫔中的第一级。昭仪,言昭显女仪,以示隆重。魏晋至明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汉语大词典
椒风,①⒈汉宫阁名。为昭仪所居。⒉后泛指妃嫔住处。--汉语大词典
椒房,①即椒房殿。汉皇后所居的宫殿。殿内以花椒子和泥涂壁,取温暖﹑芬芳﹑多子之义。②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③后妃的代称。--汉语大词典
北阙,①⒈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⒉后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汉语大词典
重殿,前后殿。--汉语大词典
禁兵,①帝王宫中御用的武器。--汉语大词典
上方,⑦同“尚方”。⒈汉代官署名,主管制造﹑储藏﹑供应帝王及皇宫中所用刀剑﹑衣食及日用玩好器物。--汉语大词典
上弟,上第,上等。--汉语大词典
乘舆,②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③泛指皇帝用的器物。④泛指车马。--汉语大词典
副,②副貳,位居第二,与“正”相对。③相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名望很大,而实际情况难以和名望相称。★名不副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不相符;有名无实,也说名不符实。—王力古汉语字典
秘器,棺材。--汉语大词典
珠襦,①贯珠为饰的短衣,古代帝、后所服。②古代帝、后及贵族的殓服。--汉语大词典
玉柙,①古代王侯等的葬服。--汉语大词典
豫,②出游,巡游,特指帝王秋日出巡。③安乐,安逸。引申为喜悦。④预备,事先有准备。⑤通“与”,参与。--王力古汉语字典
备具,齐备;完备。--汉语大词典
冢茔,墓地。--汉语大词典
便房,①古代帝王﹑诸侯王等墓葬中象征生人卧居之处的建筑,棺木即置其中。重臣死后,亦有受赐而享此殊遇者。--汉语大词典
题凑,古代天子的椁制,也赐用于大臣。椁室用大木累积而成,木头皆内向为椁盖,上尖下方,犹如屋檐四垂,谓之“题凑”。--汉语大词典
徼道,巡逻警戒的道路。--汉语大词典
周垣,围墙;城墙。--汉语大词典
门阙,古代宫殿、官府、祠庙、陵墓前由双阙组成的出入口。--汉语大词典
罘罳,①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②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汉语大词典
上欲侯贤而未有缘。会待诏孙宠、息夫躬等告东平王云后谒祠祀祝诅,下有司治,皆伏其辜。上于是令躬、宠为因贤告东平事者,乃以其功下诏封贤为高安侯,躬宜陵侯,宠方阳侯,食邑各千户。顷之,复益封贤二千户。丞相王嘉内疑东平事冤,甚恶躬等,数谏争,以贤为乱国制度,嘉竟坐言事下狱死。
祠祀,祭祀;立祠祭神或祭祖。--汉语大词典
祝诅,①祝告鬼神,使加祸于别人。--汉语大词典
伏辜,服罪;承担罪责而死。--汉语大词典
言事,①⒈古代专指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汉语大词典
下狱,关进牢狱。--汉语大词典
上初即位,祖母傅太后、母丁太后皆在,两家先贵。傅太后从弟喜先为大司马辅政,数谏,失太后指,免官。上舅丁明代为大司马,亦任职,颇害贤宠,及丞相王嘉死,明甚怜之。上浸重贤,欲极其位,而恨明如此,遂册免明曰:“前东平王云贪欲上位,祠祭祝诅,云后舅伍宏以医待诏,与校秘书郎杨闳结谋反逆,祸甚迫切。赖宗庙神灵,董贤等以闻,咸伏其辜。将军从弟侍中奉车都尉吴、族父左曹屯骑校尉宣皆知宏及栩丹诸侯王后亲,而宣除用丹为御属,吴与宏交通厚善,数称荐宏。宏以附吴得兴其恶心,因医技进,几危社稷,朕以恭皇后故,不忍有云。将军位尊任重,既不能明威立义,折消未萌,又不深疾云、宏之恶,而怀非君上,阿为宣、吴,反痛恨云等扬言为群下所冤,又亲见言伍宏善医,死可惜也,贤等获封极幸。嫉妒忠良,非毁有功,於戏伤哉!盖‘君亲无将,将而诛之’。是以季友鸩叔牙,《春秋》贤之;赵盾不讨贼,谓之弑君。朕闵将军陷于重刑,故以书饬。将军遂非不改,复与丞相嘉相比,令嘉有依,得以罔上。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朕惟噬肤之恩未忍,其上骠骑将军印绶,罢归就第。”遂以贤代明为大司马卫将军。册曰:“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于公,以为汉辅。往悉尔心,统辟元戎,折冲绥远,匡正庶事,允执其中。天下之众,受制于朕,以将为命,以兵为威,可不慎与!”是时,贤年二十二,虽为三公,常给事中,领尚书,百官因贤奏事。以父恭不宜在卿位,徙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弟宽信代贤为驸马都尉。董氏亲属皆侍中诸曹奉朝请,宠在丁、傅之右矣。
失指,亦作“失旨”。不合帝王旨意。--汉语大词典
浸,③渐进,逐渐。--王力古汉语字典
极位,最高位置。①指最高官位。--汉语大词典
祠祭,祭祀。--汉语大词典
待诏,①等待诏命。--汉语大词典
御属,官名。录事之类。--汉语大词典
交通,③交往;往来。④勾结;串通。--汉语大词典
厚善,交情深厚。--汉语大词典
折消,消除。--汉语大词典
未萌,指事情发生以前。--汉语大词典
痛恨,①谓沉痛地引为恨事。--汉语大词典
非毁,诽谤;诋毁。非﹐通“诽”。--汉语大词典
於戏,亦作“於熙”。犹於乎。感叹词。--汉语大词典
无将,①⒈原谓勿存叛逆簒弑之心。⒉后亦多反其意而用之,谓心存谋逆为“无将”。--汉语大词典
重刑,①重的刑罚。--汉语大词典
饬,①⒈整治,整顿。⒉引申为教导。②谨慎,端正。③通勅。告诫。--王力古汉语字典
遂非,坚持、掩饰错误。--汉语大词典
相比,④相互勾结。--汉语大词典
罔上,欺骗君上。--汉语大词典
致法,以法治罪。--汉语大词典
噬肤,①施刑恰当。②比喻关系亲近。--汉语大词典
印绶,①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②借指官爵。--汉语大词典
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汉语大词典
就第,指免职回家。--汉语大词典
天序,①帝王的世系。②上天安排的顺序﹐自然的顺序。--汉语大词典
稽古,考察古事。--汉语大词典
元戎,①大的兵车。②大军。③主将,统帅。--汉语大词典
折冲,①使敌人的战车后撤。即制敌取胜。冲,冲车。战车的一种。②交涉;谈判。--汉语大词典
绥,②安抚,安定。③退军。--王力古汉语字典
绥远,安定远方。--汉语大词典
匡正,扶正;纠正。--汉语大词典
明年,匈奴单于来朝,宴见,群臣在前。单于怪贤年少,以问译,上令译报曰:“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单于乃起拜,贺汉得贤臣。
初,丞相孔光为御史大夫,时贤父恭为御史,事光。及贤为大司马,与光并为三公,上故令贤私过光。光雅恭谨,知上欲尊宠贤,及闻贤当来也,光警戒衣冠出门待,望见贤车乃却入。贤至中门,光入阁,既下车,乃出拜谒,送迎甚谨,不敢以宾客均敌之礼。贤归,上闻之喜,立拜光两兄子为谏大夫、常侍。贤由是权与人主侔矣。
恭谨,恭敬谨慎。--汉语大词典
尊宠,①尊重宠幸。--汉语大词典
均敌,犹对等。--汉语大词典
侔,①相等。②通牟,求得,谋取。--王力古汉语字典
是时,成帝外家王氏衰废,唯平阿侯谭子去疾,哀帝为太子时为庶子得幸,及即位,为侍中、骑都尉。上以王氏亡在位者,遂用旧恩亲近去疾,复进其弟闳为中常侍,闳妻父萧咸,前将军望之子也,久为郡守,病免,为中郎将。兄弟并列,贤父恭慕之,欲与结婚姻。闳为贤弟驸马都尉宽信求咸女为妇,咸惶恐不敢当,私谓闳曰:“董公为大司马,册文言‘允执其中’,此乃尧禅舜之文,非三公故事,长老见者,莫不心惧。此岂家人子所能堪邪!”闳性有知略,闻咸言,心亦悟,乃还报恭,深达咸自谦薄之意。恭叹曰:“我家何用负天下,而为人所畏如是!”意不说。后上置酒麒麟殿,贤父子亲属宴饮,王闳兄弟侍中、中常侍皆在侧。上有酒所,从容视贤笑,曰“吾欲法尧禅舜,何如?”闳进曰:“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承宗庙,当传子孙于亡穷。统业至重,天子亡戏言!”上默然不说,左右皆恐。于是遣闳出,后不得复侍宴。
外家,①泛指母亲和妻子的娘家。②指外戚。③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汉语大词典
衰废,①犹衰败。②犹荒废。--汉语大词典
庶子,①周代司马的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汉以后为太子属官。两晋﹑南北朝称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称左右庶子。历代相沿,清末始废。--汉语大词典
故事,①旧事,旧业。②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汉语大词典
故事,③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古代汉语词典
长老,①老年人。--汉语大词典
家人子,①平民的子女。亦指平民百姓。②汉代对无官职名号宫人的称呼。--汉语大词典
知略,智慧与谋略。--汉语大词典
酒所,①犹酒意。--汉语大词典
宗庙,①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②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汉语大词典
统业,指帝王之业。--汉语大词典
贤第新成,功坚,其外大门无故自坏,贤心恶之。后数月,哀帝崩。太皇太后召大司马贤,引见东厢,问以丧事调度。贤内忧,不能对,免冠谢。太后曰:“新都侯莽前以大司马奉送先帝大行,晓习故事,吾令莽佐君。”贤顿首幸甚。太后遣使者召莽。既至,以太后指使尚书劾贤帝病不亲医药,禁止贤不得入出宫殿司马中。贤不知所为,诣阙免冠徒跣谢。莽使谒者以太后诏即阙下册贤曰:“间者以来,阴阳不调,灾害并臻,元元蒙辜。夫三公,鼎足之辅也,高安侯贤未更事理,为大司马不合众心,非所以折冲绥远也。其收大司马印绶,罢归第。”即日贤与妻皆自杀,家惶恐夜葬。莽疑其诈死,有司奏请发贤棺,至狱诊视。莽复风大司徒光奏:“贤质性巧佞,翼奸以获封侯,父子专朝,兄弟并宠,多受赏赐,治第宅,造冢圹,放效无极,不异王制,费以万万计,国家为空虚。父子骄蹇,至不为使者礼,受赐不拜,罪恶暴著。贤自杀伏辜,死后父恭等不悔过,乃复以沙画棺四时之色,左苍龙,右白虎,上著金银日月,玉衣珠璧以棺,至尊无以加。恭等幸得免于诛,不宜在中土。臣请收没入财物县官。诸以贤为官者皆免。”父恭、弟宽信与家属徙合浦,母别归故郡巨鹿。长安中小民讙哗,乡其第哭,几获盗之。县官斥卖董氏财凡四十三万万。贤既见发,裸诊其尸,因埋狱中。
调度,②安排,调遣。--汉语大词典
内忧,②内心忧虑。③指母丧。--汉语大词典
大行,⑤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汉语大词典
诣阙,①⒈谓赴朝堂。⒉后亦指赴京都。--汉语大词典
徒跣,赤足。--汉语大词典
间,①⒈缝隙。⒉由门缝引申为空隙。⒊引申为人与人之间有隔阂,嫌隙。⒋引申为乘隙,乘间。⒌用作副词,秘密地。★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③⒈侦候,伺探。⑦病痊愈或好转。⑧副词。间或,偶或。⑿副词。近来。⒀一会儿。⒂闲暇。--王力古汉语字典
臻,①⒈至。⒉用于抽象方面(非具体的行动)指达到。②指满,完备。--王力古汉语字典
元元,①百姓;庶民。--汉语大词典
蒙辜,受罪。--汉语大词典
鼎足,②指三公之位。③比喻处于重要的地位。--汉语大词典
折冲,①使敌人的战车后撤。即制敌取胜。冲,冲车。战车的一种。②交涉;谈判。--汉语大词典
绥远,安定远方。--汉语大词典
印绶,①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②借指官爵。--汉语大词典
归第,①回家。--汉语大词典
诊视,①察看。--汉语大词典
风,②教化。⑩教育,感化。⑾微信劝告。⑿讽诵。--王力古汉语字典
质性,资质,本性。--汉语大词典
巧佞,虚伪浮滑,巧言谄媚。--汉语大词典
专朝,独揽朝政。--汉语大词典
第宅,犹宅第,住宅。--汉语大词典
冢圹,墓穴。--汉语大词典
骄蹇,傲慢,不顺从。--汉语大词典
暴著,明显,昭著。--汉语大词典
讙哗,喧哗;大声说笑或叫喊。--汉语大词典
贤所厚吏沛朱诩自劾去大司马府,买棺衣收贤尸葬之。王莽闻之而大怒,以它罪击杀诩。诩子浮建武中贵显,至大司马、司空,封侯。而王闳王莽时为牧守,所居见纪,莽败乃去官。世祖下诏曰:“武王克殷,表商容之闾,闳修善谨敕,兵起,吏民独不争其头首。今以闳子补吏。”至墨绶卒官。萧咸外孙云。
贵显,①⒈谓居高位而显扬于世。⒉亦指高贵显要的人,权贵。--汉语大词典
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汉语大词典
修善,以善自勉,行善。--汉语大词典
谨敕,①谨慎自饬。②严令。--汉语大词典
头首,①脑袋;首级。②头领,为首的人。--汉语大词典
墨绶,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后因以“墨绶”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汉语大词典
外孙,女儿的儿女。--汉语大词典
赞曰:柔曼之倾意,非独女德,盖亦有男色焉。观籍、闳、邓、韩之徒非一,而董贤之宠尤盛,父子并为公卿,可谓贵重人臣无二矣。然进不由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哀、平之际,国多衅矣。主疾无嗣,弄臣为辅,鼎足不强,栋干微挠。一朝帝崩,奸臣擅命,董贤缢死,丁、傅流放,辜及母后,夺位幽废,咎在亲便嬖,所任非仁贤。故仲尼著“损者三友”,王者不私人以官,殆为此也。
柔曼,①谓姿容婉媚。引申谓弄姿作态,矫柔做作。②柔和舒缓。--汉语大词典
倾意,①谓惑乱人的心志。②犹尽心。③迎合,奉承。--汉语大词典
女德,②女色。--汉语大词典
男色,谓男子以美色受宠。--汉语大词典
衅,①血祭,即杀牲并将它的血涂在新制器物的缝隙处。③⒈缝隙,裂缝,破绽。⒉又为过失,罪过。④争端,仇隙,祸难,后起义。⑤征兆,迹象。—王力古汉语字典
弄臣,为帝王所宠幸狎玩之臣。--汉语大词典
鼎足,①鼎有三足,比喻三方并峙之势。②指三公之位。③比喻处于重要的地位。④犹鼎元。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总称。--汉语大词典
栋干,栋梁干材。比喻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汉语大词典
微挠,小而弱。--汉语大词典
擅命,擅自发号施令,不受节制。--汉语大词典
辜,①⒈罪。⒉用作动词,加罪,惩处。⒊引申为祸害。③辜负,对不起(后起义)。--王力古汉语字典
幽废,幽禁废黜。--汉语大词典
便嬖,①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②邪佞之臣。--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