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救者手记:再谈时空与能量密度,力度、锐利、回味

2020-08-18 14:40 作者:自救实践局  | 我要投稿

能量密度:一如新能源电池能量密度,在续航和充放电方面的瓶颈;与之相关,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压缩饼干,能量棒,烧木头、煤、石油、天然气、核燃料——增大能量密度常见方法:压缩(原料/过程)、更换高能材料(如以热核反应/聚变材料替换核裂变材料;电池材料与结构升级)等。就方法论或策略而言,适用于战争这一高能级形式的兵法,比其他多数领域心得更具杀伤力。时空的高密度容易让人触动,一如剧变,灾难,生死,考古发现。


诗和古诗词的特点,即文字的能量密度高,锐利;能量密度大的文字:力度、味道,后劲;张力;很多人事及艺术作品中的能量密度,通俗说就是力度、轻重,且存在多个维度(比如眼下多数电音在相同时长内尽可能求爆发,密度往往较大;张雨生、谢霆锋多数歌唱法、歌曲节奏用力比周杰伦重,话更狠,表面更直指情感痛处,歌词中用情更深。重不意味着一定好,这里只陈述事实,不同题材有各自最合适的表达。周杰伦除《以父之名》、《止战之殇》等特殊题材多近小品,并没有刻意用力,这本身也需要功力。周杰伦创作的规模、题材丰富度、变化、作曲能量密度等则明显胜出绝大多数同时代歌手一筹;比他着力更轻的是许冠杰,许以类老庄哲学浸透作品,多洒脱看清世事,另辟蹊径以劝解、哲理维度而非节奏密度成为经典,达到总能量的提升;罗大佑是另一种风格,其有写意的小品,也有针砭时弊、结合时代伤痕的歌曲,节奏有快有慢,核心是情。写童年和亚细亚的孤儿,抓的都是情,抓透。于是能量密度同样极高)。

随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类压力普遍较过往一千年有所增加,且除非出现整体文明与科技的大幅倒带,几乎是个不可逆过程。即便未来出现生产力与资源向地外的极大膨胀,人类精神可能存在短暂放松可能,大趋势多半不变。影视、音乐等艺术作品,平均“形式密度”提升将是大趋势。当然,单一或某几个维度的能量密度提升不代表总能量更大,其还与文化底蕴、深度、规模等有关,就像眼下部分刻意追求快节奏、多镜头的商业电影远不如数十年前一些经典影片有韵味。

能量密度在感情上多体现为用情之深浅,在赛事和运动中则是爆发力和后劲。多数人在高考、考研等阶段感觉生活充实,部分也因为特定时限内学习密度的变化,如早前《自救者手记:能量密度、责任感与积极有为》一文所述:

有味道的菜、茶或酒,久了品起来即便不如初尝时惊艳,一般也差不到哪去,仍旧有些意思。和有张力的诗与文字一样,锐利,保真,能量密度使然。一些人随年龄增长、就业、结婚或亲人过世等后责任感增强,普遍能力、收入或成就提升一档,也部分获益于能量密度增大(如更为自律、更充分利用时间与精力等) 。

文字能量密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承载思乡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承载兄友情;“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承载家国情;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此诗中有时空的变迁,也有公孙大娘表演的能量密度——力度、味道) :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白居易《李白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后两句或为他人增改)”

能量密度与其他许多节点一样,认知可贵,但认识不等于做到。高密度的存储积累往往意味着提升,单一维度煎熬与自律平静并存时喜悦也多过痛苦,却还是可能出现涣散迹象。在平均自稳定性上,人与电池、硬盘等各类介质区别不小。这或许也是生而为人的有趣之处,自带波折与复杂性,同时在脆弱性和可塑性两端突出。从脆弱迈向坚韧途中,能量与本质规律认知可作校准坐标。多数硬件的损坏、老化与能量密度下降并不可逆,人的片刻懈怠有时则尚可补救。何以解忧,唯有自救。

(本人手记并非以标题为中心创作文章,可视为内容相关断章,多按“自救者手记”中该词条书写时间放出,部分则随机增删贴出)



附,这篇手记的备注(含一段对话):


①粘弹性、流变学,固体液体区分、物质形态定义,时间无穷长或无穷短(水与橡皮泥);流变学一个重要认知:时间差异才能体现物质形态差异;损耗,非线性;

②06-12手记:有劲的。无论是否被理解。自己喜欢的还是契合自己的,有味道的,想写的,除了排解。也是有味道,有力度的。让自己过瘾的。无论以轻——氛围的形式,还是其他。

③07-02手记:

——牧诗:有时候会感觉文字的力量真的很薄弱。

——我:力量薄弱与否,本质在于能量密度大小。文字的能量密度在于其揭示思想和真相的深度、锐利程度。任何形式都有优劣。目前在大众传媒影音在广泛替代文字文本,但文字和语言一样价值并未降低,它们的价值不在于能否吸引更多流量或关注,它们的价值在多数时候是不变的。是人的关注点在变,喜闻乐见的主流形式在变,实际上以各种不同形式,无论歌曲、电影、游戏、未来更大的虚拟空间中,除了部分画面交待的事件发展变化、音乐传递的情绪,多数信息的传递方式还是语言、文字,只是介质变化,辅助手段也更丰富罢了。

——我:你叫牧诗,不知道有没有跟你说过,诗的特点恰恰就在能量密度大,即锐利。现在好的诗人少了,写诗的人也少了,好诗更少,写诗的人还会少下去,写格律诗的人越来越少。就像中国历史上一代有一代人的文学形式(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以文字形式呈现),这不太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然,也包括当代部分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娱乐产品营销团队。但真正好诗的价值并未衰减,反而因为稀缺将愈发凸显。各种形式真正好作品(小说、影视/游戏剧本)的源头或内核,仍将是文字,部分原因是——截止目前人类拥有的文化遗产,仍以文字为主。消化系统的变迁、演化,是个漫长过程。

——牧诗:我只觉得现代人嘴中的话语是如此的廉价,词语的多义性在慢慢淡化,并不是说是文字失去了力量,而是人们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导致其内在作用发挥不出来。

——我:这是人的问题,不是文字的问题,核心是人与人群的价值判断和意义确认。主流浅思考、勤发声,发挥不了是悲剧,也是各个时代的现实。真正能体会、掌握、极致表现任一形式、体裁能量的个体终归是少数。所以大家珍惜那些在这方面出彩、卓越的分子,屈原陶渊明王勃李白杜甫苏轼。



自救者手记:再谈时空与能量密度,力度、锐利、回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