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章呼吸感,文字的张力

2023-11-11 00:55 作者:菜鸟博士_杂货铺  | 我要投稿

请关注菜鸟博士我一起学习

文章呼吸感,文字的张力


文字的张力,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你的文章有「呼吸感」。创作时,你是文字世界的主宰;一旦写完,神权就流落到读者手上。这时候,文字就像风筝的线,你要让读者飞,但时刻牵着他们。


告诉大家两个技巧,一是让文字停留在想象的起点,这招叫「先呼后吸」;二是增加信息密度,也就是用最少的字,传递最多的信息,当读者尽量飞出去。两者结合,无往不利,最终呈现效果就是:该酣畅淋漓的绝不全身紧绷,该惊心动魄的绝不平淡无奇。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让文字停留在想象的起点。就是说,在读者刚刚开始想象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但细细思索,会发现一条用于追溯前源的线索。


例如著名的《项脊轩志》的那句:


例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句话很简单,却让人感慨甚至泪目,原因就在于文字结束了,但想象才刚开始。「妻死之年」、「手植」自带故事属性,合在一起非常有画面感,重在唤起人们对归有光和妻子感情的想象。




「今已亭亭如盖矣」是留下的追溯线索。表面感叹:“原来枇杷树已长这么茂盛了”,实质却是:“原来妻子与我阴阳相隔已这么久了。”视线定格在画面,思绪却和前两幅场景呼应,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悲凉、深刻的思妻之痛,感人肺腑。


所以,「张力」的本质是什么?


——是带有情绪的想象。



不明白的话,再看两个有意思的例子↓


例2:门口有两双鞋,一双不是我的,另一双也不是我的。


乍看无厘头,深思才发觉.…爱是一道光,绿到人发光。这种,就是带有无意发现被绿的难受、心灰意冷(情绪)的想象。但只要稍稍一变,传递的情绪就完全不一样。


例3:门口有两双鞋,一双是我的,一双……还是我的。


改动之后,情绪大不相同,由被出轨的难受,变成单身狗的自嘲打趣。




总结下,让文字停留在想象的起点,重点在于:结局前置,塑造画面场景,留下一条追溯线索。在理解了张力本质后,可到达下一步骤:如何写出有张力的文字。核心要领是,用最少的文字,传递出最多元的信息。




来看几个例子:


例4:出生证明。死亡证明。同一支笔。


例5:对不起士兵,鞋子按双出售。


例6:棍棒。长矛。利剑。火枪。核弹。棍棒。


这些例子的魔力在于,能自动在读者脑中,上一演部充满情绪和冲突的电影,而传达出的情感,往往能够戳痛人心。主题上,例4直接是描写人性中的亲情。例5生动地讲述了战争的残酷,例6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传递的都是战争与和平的概念,同时也掺杂着人性因素。表述上,都用极短的句子,透露出超越生死的单个或者系列故事。


尤其是例6,利用人类时代战争的武器为代表,呈现系列主题场景,传达出沉重深刻的观点:若科技的进步与战争结合,世界终将毁灭。一气呵成,使人先恍然、后沉思。跨度上,分为时间和空间跨度。例2的时间由「买鞋时刻](当下)转换至「战争时刻](从前),空间则是「鞋店」到「战场」。例4最明显的是时间跨度,即从出生到死亡,而地点看似没变,其实是辗转多地,最后回到医院。生死回归原地,能带给人更大的情绪冲击。




选词上,一定是具有「捆绑性」的词汇。比如,士兵、武器总是和战争捆绑,出生和新生儿挂钩,死亡和悲伤挂钩。


用得更高级一点,就像例6那样,将某方面有联系的多个名词放在一起,


使它们显出远超单个动词的威力。无一动词,但展现出史诗级的战争场景,千言万语也未必比得上。


综合来讲,主题依附人性,表述尽量精简多义,时空跨度大,词汇具有联想空间。


文章呼吸感,文字的张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