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又被抢活儿,现在AI连设计师求职应聘都不放过了?【杰视帮】

2022-08-09 10:46 作者:杰视帮设计  | 我要投稿

今年上半年,做设计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过一个事儿,AI绘画。


我们之前也写过关于Disco Diffusion的文章,还收到一众同行的评论:

做什么设计啊,还是回家种田吧,饿死这群敲代码的...



虽然大家为AI绘图的快速发展感到焦虑,明面上各种吐槽AI画图抢自己的饭碗。


但其实很多设计师内心也笃定,AI势必只能淘汰那些不断复刻模板的设计美工。

显然自己不在这个范畴内。



然而,直到前两天,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寻找素材的我,看到一条新闻,真的就有点麻了。



新闻的内容看起来跟设计的关系不大,或者说并不针对于设计。


简单的说,就是SaaS平台北森研发的“AI闪面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所谓AI闪面技术,能从胜任力、基本特质、语言技能、工作偏好四大维度,对面试者的特点进行量化呈现,从而让面试官可以提前了解面试者。



HR也不需要再进行繁琐重复的初筛,可以将精力更多的放在为公司寻找高匹配度的优秀人才上。





听着确实是个提高生产力的优质选择,但是我们细想一下这背后的逻辑。

之前是AI绘画,再往前推还有人工翻译、人工客服……现在连招聘,AI也要插上一脚了???


所以,地球上有什么行业,是AI不能取代的吗?



一个被无数大佬认可的标准答案:一切需要感知力和创造力的工作都很难被人工智能取代。

而设计师恰恰是最需要对世界有深刻认知,对美有自己的理解,并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将这些情绪逐一呈现的职业。



这也就论证了我们开头说的,为什么真正有能力的设计师笃定,自己不会被AI取代。

顺着这个角度,我们反观AI软件“画”出的作品,会发现,可能也就那样吧~

Disco Diffusion



Midjourney



DALL·E 2 



Wombo dream



估计作品看到这,会有一批朋友吐槽:这还不好吗,你在说什么胡话!



不仅色彩构图双双完美,而且能驾驭各种风格。

关键是,如果不满意,还可以通过修改关键词,反复调整,直到效果最优。



我还学什么设计,我还是去敲代码吧。



莫慌,当开始涉及一些商业需求、角色概念、场景描述的时候,AI绘图的问题就开始展现了。

设计师Jeff Han在AI绘图中输入了“McDonald's in Underwater(在水里的麦当劳)”。

AI给的返稿,可能就是麦当劳看了也想把自己从关键词中删除的水平吧。



再比如:“Bear Market”。

熟悉股市的朋友都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熊市”,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长期处于下跌势头的股市。

但是显然,AI并不能理解这个隐藏含义,于是就变成了这样:





AI绘画是技术,不是艺术。


AI绘画兴起,或许能改变设计行业的部分运行规则。


低端、重复性的无脑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设计对于创造性的追寻也将更加纯粹。



拥抱AI浪潮而不是惧怕被技术更迭拍在沙滩上,这才是当下我们要考虑的重点。


当年摄影出现的时候,法国著名画家保罗•德拉洛奇惊呼:从今天起,绘画已死。


三十多年后,印象派以创新的姿态,打破了绘画的边界。



后来,受战争影响,印象主义逐渐没落,英国国家美术馆馆长肯尼斯·克拉克又哀叹:绘画可能没有未来了。


然而,战争之中,油画之风再次掀起。


毕加索为表现法西斯给人类的灾难,创作的《格尔尼卡》震惊世界。



今天,AI绘画也是一样。日月更替,材质、技巧、表现手法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发生变化,本就正常不过。


不变的是艺术对于美学和人文主义的终极追寻。


创造力在任何时代都无法被机器取代,系统性的学习美学理论,不断优化自己的创作能力,这些在之后工作中会越发重要。



这里也浅推一下我们杰视帮的课,理论分析到商业实践,我们花了十年的时间打磨出一套科学高效的设计进阶方法。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后台私信我们或者扫描文末二维码,现在报名,还有超大福利等你拿哦~





最后,借用一位设计师对AI的看法给今天的文章收尾。


AI不会让我们失业,而我们大概率能早点下班。



又被抢活儿,现在AI连设计师求职应聘都不放过了?【杰视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