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n3-12锰白铜、电阻率、物理性能
BMn3-12锰白铜为电工铜镍合金,通常称为锰铜,具有高的电阻率和低的电阻温度系数,电阻长期稳定性高,对铜的热动势小。
葛洪、 陶弘景所得到的大概都是含砷量较低的砷黄铜, 炼丹家们所说的“ 雄黄金” 可能就是指它。 这时期的《神仙养生秘术》 等著作中还提到了 点铜为“ 白 ” 的丹药配方, 但用 药比较复杂。

化学成分
铜 Cu :余量
镍+钴 Ni+Co:2.0~3.5
铅 Pb:≤0.020
磷 P:≤0.005
铝 Al:≤0.2
铁 Fe:0.20~0.50
锰 Mn:11.5~13.5
硅 Si :0.1~0.3
锑 Sb :≤0.002
硫 S :≤0.020
砷 As :≤0.005
碳 C:≤0.05
铋 Bi:≤0.002
镁 Mg:≤0.03
注:≤0.5(杂质)

隋代开皇年间有位名叫苏元朗的炼丹家,号青霞子, 曾 学道于句曲( 茅山) , 自 称得到过司 命大茅君的真秘。 他曾 撰《宝藏论》 一书, 其中 记载 了 用 砒霜可以“ 点铜成银” 。 第一次提出了 用 砒霜点白 铜, 这是砷白 铜冶 炼技术的一个重大进步。
物理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440
伸长率 δ10 (%):≥12
注 :线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直径0.1~1.0
肃宗乾元年间( 公元 758~760 年) , 有位炼丹家, 道号金陵子, 他撰写 了 一部《龙虎还丹诀》 , 有一篇《点丹阳 方》 , 详尽介绍了 点化砷白铜的方法: “ 取前件霜, 每二两点一斤……丹阳( 指红铜) 可分作两埚,每埚只可著八两, 多少为得所乍可, 已下不可过多, 又不可少, 少则埚中干。 每一两药分为六丸, 每一度相续点三丸。 待金汁如水, 以物直刺到埚底, 待入尽, 即以炭搅之, 更鼓三二十下。 又投药, 如此遍遍相似, 即泻入华池中 , 令散作珠子, 急用 柳枝搅, 令碎, 不作珠子亦得。 又依前点三丸, 亦投入池中。 看色白 未, 若所点药不须, 将火烧却, 其物即不白 ,更须重点一遍,以白为度。 ”
热处理规范
铸造温度1160~1175℃
退火温度700~750℃
热加工温度800~850℃
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250~375℃。
从中 可得知, 金陵子是先将雄黄升炼成砒霜, 然后把后者作成小丸,逐个投到熔化的铜汁中 , 用 炭不断搅拌, 直到铜汁变白为止。 在此过程中 ,As2O3 先被炭还原成单质砷, 立即溶入铜中, 于是逐步生成了 砷白 铜( Cu3As) 。 有人根据这段记载进行了 模拟实验, 成功地炼出 了 含砷 9. 92%的砷白铜。 这个记载说明 我国 炼丹家在唐代中 叶点化砷白铜的技术已经达到了 相当成熟的阶段。 但它 长时期为炼丹家的真秘, 师徒相传, 对外绝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