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零基础学经济Ep111】《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147:干中学和学习曲线

2020-10-23 21:42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总结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点。

第五章 成本

注意——

  1. 成本最小化是对成本的基本规定,它对于理解本章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2. 厂商采取什么的生产技术,就会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成本。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

分类:

  1. 长期总成本LTC

  2. 长期平均成本LAC

  3. 长期边际成本LMC

考察问题:对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这三条长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干中学:降低长期成本

 导致长期成本下降的原因:

  1. 长期的生产成本通常总是低于短期的生产成本:因为厂商在长期可以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而在短期会受到既定生产规模的限制;

  2. 厂商利用规模经济,也能降低长期生产成本,这表现为LAC曲线的下降部分;

  3. 如果厂商能幸运地得到外在经济的好处,其生产成本也会下降,具体表现为LAC曲线的位置下移。

a.干中学和学习曲线

干中学——

  1. 定义:所谓的干中学是指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者等从经验中获得生产技能与知识,从而降低长期生产成本;

  2. 效果:一般来说,随着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的时间的增长,或者说,随着该产品累计的生产数量的增多,工人的熟练程度和生产技能就会逐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也会根据经验不断改进工艺设计,管理者也会学会更有效地组织协调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如此等等,都是干中学的效果,从而使得长期生产成本下降。

学习曲线——

  1. 例子:假定某机械制造公司生产某种机械设备,随着该机器设备被一批批地生产出来,干中学得到体现,我们用学习曲线加以描述,图中的横轴表示机器设备的累计生产批次,纵轴表示每批机器设备的劳动投入量(小时);

  2. 意义:随着累计的生产批次的增加,即随着累计产品数量的增加,生产每批机器设备所投入的劳动量是递减的,这意味着每批次生产的平均成本是下降的;

  3. 特征:学习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它表示——

    在生产的开始阶段,即在累计生产批次的较低阶段,干中学的效应是比较大的;

    随着累计生产批次的增加,干中学的效应逐步变小;

    当累计生产批次足够大即干中学的效应得到充分体现时,学习曲线便变得平坦,甚至有可能几乎成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

  4. 公式:L=A+BN^(-β),L为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量;N为累计的产量;常数A、B>0;通常有0<β<1——

    当N=1时,则L=A+B,它表示生产第一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为A+B,此时不存在学习效应;之后,随着N的不断增加,L会逐步变小,这便是学习效应;

    如果β=0,则L=A+B,它表示随着累计产量N的增加,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量保持不变,所以,不存在学习效应;如果β=1,则L=A+B/N,它表示当累计产量N→∞时,有L=A,即学习效应得到充分体现,L=A就是干中学所能达到的单位产出的最低劳动投入量;在一般情况下,0<β<1,所以,β值的大小反映了学习效应的大小。

到这里!


【零基础学经济Ep111】《西方经济学》经济概念梳理P147:干中学和学习曲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