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食品为何适合极端条件?
1
有人担心一个问题:驻守在极寒地区的军人,比如在零下四十度的环境中,他们的罐头和压缩饼干会不会冻坏?
零下四十度,是军人经常会遭遇的极寒温度。
二战时代苏联入侵芬兰,遭受过零下四十度极寒天气冻死数千人的困境。希特勒进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时也遇到气温降到零下四十度,冻死数万德军。在志愿军进入朝鲜,长津湖战役也是气温突降到零下四十度。
军用设备,大多数要经受零下四十度的考验。即便是望远镜,也要经过-43℃的测试。所以军用望远镜的镜身骨架都是铝镁合金做的,因为在极低温度下,塑料会变形或脆裂。
军用罐头也一样。军用罐头和民用罐头不一样,很少采用玻璃瓶包装,因为玻璃瓶不仅容易摔碎,还容易冻裂。
玻璃瓶罐头的密封口,经常是高分子材料做的密封圈,这类密封圈在低温下也容易失去弹性而丧失密封性。军用罐头不会采用这种包装。
民用罐头为了食用方便,大多采用易拉罐式的结构,一拉就开。但是这种易拉罐结构强度不够,很容易破裂。
所以,军用罐头通常不采用这些「食用方便」的民用包装,而是采用最古典的全金属马口铁罐封装。要吃军用罐头,通常需要用生存刀或开罐头的工具打开罐头。
很多多功能工具钳和瑞士军刀上都有开罐头的工具。
2
军用罐头里面的液体比较少,固形物比较多。这不仅为了给军人提供更多的营养,也提高了罐头的抗冻性能。
如果你对比一下军品红烧肉和民品红烧肉的罐头,会发现军品红烧肉的固形物含量高于75%,民品的固形物是50%。固形物多,意味着水分少,结冰的温度更低,低温结冰时膨胀的幅度也小,不容易冻裂。
如果你注意看4003厂生产的军用红烧肉和午餐肉罐头的包装,会看到两边封盖都是一圈圈的同心圆压痕,平时是被吸得凹下去的。这不仅仅为了加大强度,也有利于防冻。
若是冷冻到极低温度而结冰膨胀,这些同心圆结构的盖就会稍微鼓出来,这样里面体积就大了,也不会胀坏罐头。
此外还有一些鱼类罐头,你会注意到里面很多油,上面还有一些空间,而不是全部用汁液填满的。这种结果,无论多少度到低温,也不会把罐头胀裂。
但是,有些罐头很难低温储存,比如黄桃罐头。这类罐头的生产标准都是民品,而不是军品。你要判断罐头是军品还是民品,首先要看上面的标准号,如果是军品,就是JXUB(军需标),如果是民品,就是GB(国标)。
并不是所有罐头都可以做军需品,即便军队也进一些糖水黄桃橘子罐头,也只是军队买民品,而这些罐头不是军品。
3
军品压缩饼干和民品压缩饼干的味道没什么区别,甚至民品压缩饼干的口味更多一些。
如果你对照一下军用压缩饼干和民用压缩饼干,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包装的厚度和精密度不一样。
军品压缩饼干的包装层厚很多。所用的材料的密封性、抗撕裂性、低温防脆裂、抗透氧性,要求都非常高。
包装袋真空度更高,几乎所有空气都被抽光,密封袋紧紧压在饼干上。
13干粮之类的压缩饼干,你剥开外皮,会发现里面每块饼干上还有一层透明的密封塑料膜。这是双重保险。
压缩饼干脱水很彻底,绝不会冻坏。所以尽可以放心。
4
食品的另一个问题是高温下容易变质。
军队经常需要处于在高温环境。比如沙漠都夏天,地表温度可能高达50度。某些地区的岩石表面温度甚至更高。
但是罐头不会因为高温而腐坏。它本身就是靠高温灭菌的。经过121度的高温灭菌后,里面基本上没有残留细菌,不需要任何防腐剂就可以长期保存。
压缩饼干也是在很高温度下烘干压缩的,无论气温多高,也不会变质。因为里面没有细菌生长的环境,又经过高温消毒,所以在炎热夏天储存很久,经过很多年也不会变质。
5
非常时期,尤其是长期战乱年代,会遭遇很多困境。首先是缺水、断电、断气,各种燃料都会缺乏。树和家具都会很快烧光,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萨拉热窝市内一棵大树都没有,因为波黑战争年代全砍光当燃料烧光了。
这时候你若只有大米和面粉,会很难做饭。若是吃罐头和压缩饼干,就不需要烹饪。
另一个问题是一旦停电,你家里会失去暖气、空调,冰箱和冰柜也无法制冷。这时候最适合保存的食物,就是罐头和压缩饼干。
完全没有燃料和电力的冬天,室内气温可能降到零下,民品罐头会容易冻裂而变质。但是军品罐头抗冻性好,可以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保存。
军品食物中还有一种自热食品,可以在没有能源到时候自己加热,即便没电没气没煤,你依然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这类食品价格也不贵,一包13自热食品里面有二份,算下来一顿饭只有二十多块。
囤军用食品要趁早。军用品流出量极少,市场上数量不多。一旦局势紧张,军队会进更多存量,外面要买到军品罐头和压缩饼干就更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