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朝藩王之益王

2020-03-30 18:51 作者:迪诺信王世子RWS霖三爷  | 我要投稿


明代第一代益王为明宪宗朱见深庶六子朱祐槟,谥号“端”。朱祐槟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受封益王,弘治八年(1495年)就藩建昌府(今江西省抚州市),府邸原为荆宪王朱瞻堈所属。至清朝康熙年间,最后一代益王朱怡镐在台湾被施琅俘虏,实任益王共传八世十一代,一位追封为益王者。


著名人物和事件

益王府邸原本属于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荆宪王朱瞻堈,他于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只待了不到17年就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迁居蕲州。而益王府,是在原荆王府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的。

自第一代益王端王朱祐槟算起,益王一脉是除了明世宗朱厚熜的后代之外,明成祖朱棣一系最长系的后代。朱祐槟本人自嘉靖初年至十五年,一度是明朝皇位的顺位继承人,直到世宗次子庄敬太子朱载壡出世(世宗长子哀冲太子朱载基仅出生两月)。

嘉靖十九年(1540年)八月二十五日,益端王朱祐槟被葬于南城县金华山之原,即今南城洪门镇外源村对面金华山,墓前有红石文吏武将,狮、马望柱,汉白玉碑各一对,遗迹可见。

陵寝坐北朝南,墓地坐落在呈“交椅”形状的山窝里,左右青山分别代表着左青龙,右白虎,后枕着的高山则象征着亲王宝座,中间的小山包是其陵寝。

由于朱祐槟本人的简朴作风,墓中出土的文物并不算很多。比较值得介绍的是一对双蝶对梅镶宝石鎏金银扣,长8厘米、宽3.5厘米,花蕊、花瓣和蝶身、蝶翅分别镶嵌大小红、蓝宝石。

《明史·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七》记载:

益端王祐槟,宪宗第六子。弘治八年之籓建昌,故荆邸也。性俭约,巾服浣至再,日一素食。好书史,爱民重士,无所侵扰。嘉靖十八年薨。子庄王厚烨嗣,性朴素,外物无所嗜。三十五年薨。无子,弟恭王厚炫嗣,自奉益俭,辞禄二千石。万历五年薨。孙宣王翊鈏嗣,嗜结客,厚炫所积府藏,悉斥以招宾从,通聘问于诸籓,不数年顿尽。三十一年薨。子敬王常氵迁嗣,四十三年薨。子由本嗣,国亡窜闽中。

益端王朱祐槟的圹志:

王讳祐槟,宪宗皇帝第四子。母庄懿德妃张氏。王生于成化十五年正月初四日,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册封为益王。弘治八年八月二十五日,之国江西建昌府。嘉靖十八年八月二十四日,以疾薨,享年六十有一。妃彭氏。子四人:长益世子厚烨,配王氏;次崇仁王厚炫,配吴氏;庶金溪王厚煌,配涂氏,继配傅氏;玉山王厚㷷,配黄氏,继配王氏。女二人:长德安郡主,未笄先卒,次安福郡主,下嫁仪宾李熙。孙六人:长载增,封崇仁王长子,配郑氏;次载土寰、载土充、载土集、载壤、载土学。孙女四人:长宜眷县主,下嫁仪宾孔价;次宁都县主,下嫁仪宾张岿;余尚幼。曾孙二人,皆未请名。讣闻,辍视朝三日。遣官渝祭,命有司治丧葬如礼。昭圣恭安康惠慈寿皇太后、东宫,各遣祭。在京文武各官,各致祭焉。以嘉靖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葬于南城县金华山之原。呜呼!王以帝室至亲,荣封大国,贤声远播,藩屏有光,贵富兼隆,福祉咸萃;兹考终牖下,复何憾焉;爰述其概,纳诸幽扃,用昭示不朽云。

第二代益王庄王朱厚烨是端王朱祐槟嫡长子。其陵墓于1958年9月26日至10月12日,为了配合洪门水库工程而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挖掘【1圹志如下:


翰林院撰文。

王讳厚烨,益端王长子。母妃彭氏。王生于弘治十一年十月十一日。正德四年闰九月初十日,册封为益世子。嘉靖二十年二月十二日,册封为益王。嘉靖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二日,以疾薨,享年五十有九。妃王氏先薨,继妃万氏。讣闻,辍视朝三日,遣官致祭,命有司治丧葬如礼。在京文武官各致祭焉。以嘉靖三十六年三月十七日,葬于南城县金华山水溅之原。呜呼!王以宗室之亲,为国藩辅。甫膺封爵,贵富兼隆。兹以令终,夫复何憾!爱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孝孙嗣益王翊矧,奏奉俞旨,扶柩附葬,开圹睹朽,更敛易棺。次年辛卯正月五日,重修勒石。

第三代益王恭王朱厚炫端王朱祐槟嫡次子。在大礼议事件期间,杨廷和要世宗认孝宗为父,建议让还是崇仁王朱厚炫过继世宗之父兴献王,以主祀事,当时其子朱载增已经出世。甚至之后因为兴献帝家庙享祀能否用八佾乐舞(即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舞蹈规格),朝臣们吵得不可开交,又有人提出应该让崇仁王袭封兴王,一了百了。

其出土圹志:


王姓朱氏,讳厚炫,益端王第二子。母妃彭氏。王生于弘治十三年七月三十日。正德八年七月九日,册封为崇仁王。益庄王薨,无嗣。嘉靖三十六年十月九日,以次及,进封为益王,于万历五年闰八月二十八日,以疾薨,享年七十有八。妃吴氏。子五人:长载增,封崇仁王长子,早卒,万历九年追封益昭王。次载缳,封安东王;次载垸,封舒城王,谥康简。次载填,封阜平王,谥懿简,次载壤,封铜陵王,谥恭简。元孙翊铡,封益世孙,今袭封为王。世曾孙常涟,今封益世子。诸孙曾玄,封郡王,封镇,辅、奉国将军者六十二人,幼未封者二十九人。女三人:长封宜春郡主,次封宁都郡主,次封瑞昌郡主。王薨,盱之士民,哀慕如丧考妣。讣闻,上辍视朝三日,遣官谕祭,命有司治丧葬如礼。在京文武官各致祭焉。先是吴妃薨,营葬于南城县资胜山之原,比世孙奉命开圹合葬,而水蚁交侵,哀恸几绝,权同吴妃厝于浅土。具疏上请亟图改卜,情词恳切。上嘉其孝,爰命壶史金儒,驻彼相视。逾年儒卒于旅舍,世孙寻膺册命,寝食靡遑,延访堪舆氏,按所拟绘图,恳疏再请,躬诣审度。迄今始得吉兆,去原穴仅二丈许,适当龙脉之中,而风气完美,岂图经所谓阴地一线者耶,不然何若斯之异也。生于玉牒为最亲,富贵尊崇,当世鲜俪,乃柁躬制行,罔异儒生。居常菲食布衣,左图右史,日接见文学诸臣,谈析名理,孝恭之誉,自居郡邸时业已著闻。事端王汤药必亲尝,送庄王之丧,徒跣哀泣,咸章灼人耳月故事。行商道肝者,有榷;鬻蔬果于市者,有献,王悉报罢。戚属官校,稍i扦文罔者,听所司逮治。其最钜者,岁禄万石,疏请捐半以苏民徭。世庙嗟异,鉴其悃诚,听损十分之二。特赐绰楔,风厉诸藩;一时缙绅及国中士庶,歌颂赞述,讽讽乎被诸金石矣。他如建宗学以淑予姓;崇正道以辟异端,率身范物,先动循矩蠖。至屏弃声伎,惟用雅乐 ,千古卓见,讵数东平哉。临薨,示谕诸子孙,谆谆德义之言,可为永世龟鉴。精神不乱,足觇平生视武公,抑戒尤足多焉。福履荣名,海内诸侯王无两矣。王之世孙,撼烁文明,忠敬孝友、能嗣王之美,而哀慕笃至。屡疏上恳,竟获吉壤,以襄厥事,盖感格幽玄,为:王身后之福哉。兹奉柩合葬新穴,首干趾巽,则万历癸巳正月辛未也。呜呼!王以宗室至亲,为国藩辙茂膺封爵,贵富兼隆。兹以考终,夫复何憾。爱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

第四代益王宣王朱翊鈏为恭王朱厚炫长孙。其墓于1979年12月在江西南城县岳口乡游家巷发现,并发现众多首饰和服饰。出土志:


翰林院奉敕撰文。   

王姓朱氏,讳翊鈏,益昭王元子。母妃郑氏。生于嘉靖十六年七月二十三日未时,初封崇仁王长孙。及祖崇仁王以弟嗣其兄益庄王位,则进封为益世孙,时昭王已早世矣。至万历八年六月初十日,乃以世孙承统,而册封益王云。王薨于万历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亥时,享年六十有七。元妃李氏,继妃孙氏,次妃李氏。子十八人:长常𰝢,册封益世子。次常溱,封黎丘王,薨,无嗣,谥庄懿。次常浆,封浦阳王。常汭,封淳河王,薨,谥怀僖。常泛,封华山王。常涞,封筠溪王。常湑,封罗川王,薨,谥端懿。常漈,封安仁王,薨,谥昭宪。常桨,封德化王。俱孙妃出。常洞,封德安王。常湖,封郧西王。常溡,封丰城王。常淄,封泸溪王。常湡,封峡江王。常漴,封安义王。常泫、常涟,尚幼。俱次妃李氏出。孙十四人:世子之子曰由校,塞元孙也;次由条,今暂封镇国将军,曰由橦、由栋、由连,尚未请封。淳河王之子曰由栻,业袭封矣。华山王之子曰由枝,今封长子。罗川王之子曰由核,亦既袭封矣。安仁王之子曰由棅,已封长子;次日由柘;又有四子,尚未请名。德化王之子二,未请名如之。女十六人:长封维杨郡主,次封平石郡主,余十四人俱待封者。王薨,府之土民哀慕如丧考妣。上辍视朝三日,遣大理寺左少卿张呜冈,尚宝司司丞叶茂才,行人柯维綦,中书吴亮,博士殴承愚谕祭,及治丧葬如礼。圣母、中宫、东宫,俱赐祭。而在京文武等官亦各致祭焉。王性仁孝,每思父母不及养至暮年,未尝不雪涕交颐,盖诚五十而犹慕者也。其事祖恭王、祖母吴妃,平居则谒诚养志,遇疾则汤药躬尝,疾笃则呼天请代,居丧则哀毁骨立,扶榇则徒跣忘劳。启寝园而见仪,则号恸几绝。疏于朝而改卜,则情词恳至。后获吉壤,有五色芝草呈瑞。人咸以为孝感焉。且也营别宫以居伯祖母万妃,而事之如祖父母,尽禄养以。待继母章夫人,而事之如所生之母。此皆其孝之纯至者也。王有异母弟,善为飞语,往往中王,殆类含射之蜮,而王处之怡然。至于谢白叔昆弟族姓,恩意周洽,罔不人得其欢心者也,王之道备矣。王自奉藩以来,其善行非一。即如林之笔,尤未易书。姑试纪其大者,入宗庙则思孝,对社稷则思敬,遇祝圣拜表则思忠,遇钦使奉册则俨天颜于咫尺,遇朝廷有大兴作,则捐禄以助鸿工,遇诸臣僚则折节而有礼,遇诸俊彦则吐握而有文,遇诸黎庶则嘉惠而有恩,此盖其彰明较著者也。至若语文章之事,则左图右史,不废朝昏;心咏口吟,悉腾众听。所著有诗文及礼乐志、乐编凡若干卷,传于世肆。皇帝赐题其藏书之所曰:逊学书院。语书法之精,则李,钟之篆隶,实所取宗,张、王之行楷,兼所钦式。皇帝函篷命书,以昭宠异。兹钜典也,陈思弗得擅文,而河间恒让礼乐矣。其他正山川社稷之坛位,修文庙之乐器,建祧庙之堂庑,罢行商之榷税,助设泸溪之县,佐驾太平之桥,扩泮池,兴社学,赈饥荒,收枯骨,是又周文卫武之流亚者也,可以风矣。故其德播于朝野,其芳传于胤嗣。而世子象贤,诸王彪炳,盖亦垂仁之所致也。薨之日,精神不紊,仍戒其子若孙曰:“忠敬孝友,是天王之所以溢美我者也,尔等守是四字足矣。其葬地当附我于昭考之侧,庶我得以追欢于地下,且不扰民也。”仁孝之心,盖始终一矣。而世子仰体王心,以万历癸卯十二月初三日子时,奉王柩及李妃、孙妃二柩,合葬于南城县十都七宝山,是即昭王之墓侧也,首癸址丁。呜呼!王以宪宗玄孙,为国屏翰。百行纯全,六艺咸备。麟趾螽斯,庆衍奕世。一疾考终,夫复何憾。爰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尔。   

万历三十一年岁次癸卯十二月初三日,不肖男益世子常𰝢稽颡命工勒石。

第六代益王定王朱由木,是唯一一位和皇帝撞名的宗室藩王。其原名和明熹宗雷同,即朱由校。据《明熹宗实录》,朱由木曾经在天启元年(1621年)捐献饷银一千两【2】崇祯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635年2月8日),朱由木与元妃黄氏、待追封次妃王氏合葬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县十都五龙山(今江西省南城县万坊镇游家巷村女冠山)。1982年8月,江西省文物工作队等部门对三人的合葬墓进行了发掘。朱由木棺室部分被盗,黄氏棺室被盗严重,仅王氏棺室保存完好【3】【4】出土志:

[志盖]
大明益国王圹志
[志文]
 大明益 王圹志  翰林院奉
敕撰文  明兴,
 亲王之在区域者三十国,而次第名德,必首曰
 益藩。益藩曷繇乎?盖本蕃者条远,积厚者光流。 益自
 端王封国,阅六王,逾百禩,忠敬孝友,忘势乐善,下士亲贤,悦礼敦诗,加以博学擅文,代弗少衰,世将弥盛,不妄得焉。 王讳由木,于
 端王为六世孙。父曰 敬王。母妃黄弗育,为颜次妃所生。 敬王含道居贞,乘愿利物,居心则有好无恶,待人则有予无夺。仁慈所及,虽虮蚋弗
  伤,时有活佛之称。怡寄坟典,笃爱士大夫。所著宗学教规一书,义味精研,虽百世可令传诵,宗支赖以陶铸。 祖宣王号潢南,机神迈往,风标
  映世,学编四部,理究三宗,兼之施周泽洽,无幽不普,御命之人,不告而足。是以雄风盛烈,名盖当世。绪绅之士,湖海之客,罔不钦风慕义,延企
  造门。所著有礼乐志、乐编、诗文诸集。更复工于运腕,人匹之赵承旨。时廑
显皇帝亲题“逊学书院”一扁,“山如仁者静,水似圣之清”一联 赐之。又 遣使函箑命书,洵异数也。即今海内见潢南真迹,必重金购之。彼汉魏二
  东,齐楚两元,奚足多焉。 宣王父曰 昭王,蚤世弗嗣位,含华蕴耀,故于 宣王发之。 昭王父曰 恭王,为 端王之子, 庄王之弟也。
 庄王则丰于德而俭于嗣,所垂家法,至今遵行罔失。 恭王乃以恭德著,澹泊宁静,浑然如布素士,时惟闭阁读书,尤精籀篆,惜世不多传。
 端王为
孝庙宠弟,以弘治八年分茅终厥历,  温纶锡赉,岁时不绝。 王盖忠孝淳深,行立成模,言立成范,自启之耳。繇是以观 益之为国也,灵源与
  积石争流,神基偕极天比峻,宜有淑懿如 王,绍斯洪绪焉。 王生有瞿昙像,隆起两臂间,闻者皆知其为金粟后身。是以孝乃因心,敬非习
  起。其丁母颜之丧也,礼屈于厌降,而茹戚销肌,沉痛致瘵,衣服外除,心哀内疚,三年如一日焉。迨 敬王薨,擗踊绝地,水浆不入者累日夕,几
  致毁灭。以万历丁巳年嗣 封,事 母妃黄、 祖妃李,三朝有则,一日弗亏,大得其欢心。岁时 庙祀,则极如在之诚,于 三大典及
玉节□□□□□□□□奴酋犯顺,恨不敢处而捐禄以助饷。宗禄愆期,悯兹冻馁,而特䟽以代 请,开四民之业。迩年贤书明经,绳绳有人矣。当
  □□□□□□□□□□□其底极, 王乃准情酌法,卒令藩体全而士类不伤。是岁获隽者七人,戢 王德焉。郡中旱,寇为菑,人民饥疫,
□□□□□□□□□□□□□□岁后获霖雨,一诚之感通也。 王韵宇汪洋,举一世万事,无足以扰其度,□诸望衢罕窥其术,观海莫际其澜。
  □□□□□□□□□□□□□之容亲贤,忘王公之贵,恩笃宗盟,眷深同气。每群藩萃止,心境洞开,宴享谈笑,情澜不竭。而渔獦百家,肴核
  □□□□□□□□□□□□□□。吐语成韵,翰动如飞。缙绅名人,争为宝索。 王偶时纪胜,则著有环玉集;酬赠诸篇,则著有雪宫绪言。皆
  □□□□□□□□□□□□□□□,位处王侯,情存𰏂壑。种竹万竿,以奇石踞其下,且依山构室,缔桂成楼,其中有经案绳床,浦团柱杖,鸟
  □□□□□□□□□□□□□□□青鸳也。花月之辰,超然时往,岂浄习难忘耶?此尤世所不可及者。又开集贤馆,以教胄子,见其博赡含
  □□□□□□□□□□□□□□□□托,我得以优游竹石间矣。胡天不慭遗,奄见薨落。维时精神凝定,无诸痛楚,临危审正,载贻话言,真
  □□□□□□□□□□□□□□□□□罔弗拊膺哀悼,千里吊喭,斯岂易致哉。 王生于万历十六年六月二十三日酉时,薨于今崇祯
  □□□□□□□□□□□□□□□□□闻之日,
□□□□□□□□□□□□□□□□□□□遣尚宝司卿许志才,行人司行人罗志儒、钱增,钦天监挈壶正赵从慧,
□……
□□□□□□□□□□□□□□□□□□□特遣官 赐祭。其
□□□□□□□□□□□□□□□□□□□典俛遵 遗令,先远戒期,龟谋袭吉。于本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未时,奉 王柩于南城县十都五
  □□□□□□□□□□□□□□□□□ 黄妃之地。至是,举而合葬焉。且以是山与 昭、 宣、 敬三陵一脉联络,形神相依,从治命也。
  □□□□□□□□□□□□□□□□□亦器各隽上将见 益国魏魏之盛,上邈前贤洋洋之风,下冠来籍者焉。子七:长慈𤆃,
□□□□□□□□□□□□□□□□□□夫人出,夫人待 封次妃者;次慈䃕, 封钟祥王,张夫人出;次慈㢘, 封文昌王,王出;次慈𦼈, 封
  □□□□□□□□□□□□□□□□尚未 封,俱王出。女四:长永福郡主振麟,配仪宾左世及;次永康郡主振祥,配仪宾金暳;次安远郡
  □□□□□□□□□□□□□□□待封郡主振彩,王夫人出。呜呼! 曰孝与仁, 行全德备。 代衍文明, 古今罕二。 昭代腾辉,
  □……
  □……
                不肖男 益世子慈𤆃泣血稽颡,命工立石。


字辈

由于益王一系属于明成祖朱棣一系,其字辈自然为: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益王府这一支的字辈最后传到“怡”字辈,也是明成祖后裔字辈传承最多代的王爵。

明朝自世宗起历代皇帝和历代益王年龄比较

上述世系图可以看出,益恭王朱厚炫仅年长世宗7岁;但到了穆宗一辈足足双方年龄差距足有21岁。以两支的长子的年龄比较如下:

  • 兴献王朱祐杬1476年生,益端王朱祐槟1479年生,相差3岁。

  • 明世宗嘉靖帝1507年生,益恭王朱厚炫1500年生,相差7岁。

  • 明穆宗隆庆帝1537年生,益世子朱载增1516年生,相差21岁。

  • 明神宗万历帝1563年生,益宣王朱翊鈏1537年生,相差26岁。(宣王朱翊鈏和父辈的明穆宗同岁,仅相差五个月)

  • 明光宗泰昌帝1582年生,益敬王朱常某1559年生。

  • 明熹宗天启帝1605年生,益定王朱由木1588年生。

到后面的益王出生年份已经不可考,不过年纪差距可能大致至少10多岁。


历代实任益王

  1. 朱祐槟(1479-1539),谥号益端王。宪宗庶六子,母庄懿德妃张氏,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正月初四日。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受封益王。弘治八年(1495年)就藩建昌府(今江西省抚州市),嘉靖十八年(1539年)八月二十四日卒

  2. 朱厚烨(1498-1556),谥号益庄王,朱祐槟嫡长子,生于弘治十一年十月十一日(1498年10月25日)。嘉靖二十年二月十二日(1541年)袭封益王,嘉靖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二日(1556年6月28日)卒。

  3. 朱厚炫(1500-1577),谥号益恭王,号一斋,端王朱祐槟嫡次子,庄王朱厚烨次弟,生于弘治十三年七月三十日(1500年8月24日);正德元年七月九日(1506年)受封崇仁王,嘉靖三十六年十月九日(1557)袭封益王,万历五年(1577年10月9日)卒。

  4. 朱翊鈏(1537 - 1603),谥号益宣王自号潢南道人,恭王朱厚炫长孙,益世子朱载增(追封益昭王)长子;生于嘉靖十六年七月二十三日(1537年8月28日)未时。初封崇仁长孙,父亲益世子朱载增于万历二年(1546年)去世后进封世孙,万历八年六月初十日(1580年)袭封,万历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亥时(1603年4月6日)卒。

  5. 朱常(“氵迁”缺字)(1559-1615),谥号益敬王,自号仙源,宣王朱翊鈏嫡次子;万历二年(1546年)四月封世曾孙,万历九年(1581年)封世子,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袭封益王,四十三年(1615年)卒。

  6. 朱由木(1588-1634),谥号益定王,号震寰,本名朱由校,敬王庶三子;生于万历十六年六月二十三日(1588年7月16日)酉时;初封镇国将军,万历三十五年(1588年)以进封嘉善王,三十九年(1592年)改封世子,四十五年(1617)袭封益王,崇祯七年四月十一日(1634年5月7日)巳时卒【5】【6】【7】

  7. 朱慈𤆃(1646年卒),谥号益先王(《益藩朱氏宗谱》载称素王),汲素,定王朱由木嫡长子;崇祯九年(1636年)袭封,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抵抗失败后逃亡广东,次年卒。

  8. 朱由榛(1647卒),宣王朱翊鈏之孙宣王朱翊鈏十三子郧西王朱常湖之子,先王朱慈炲堂叔;不知何年袭封,永历元年(1647年),被郑成功拥护至揭阳,称监国三日。后清军破揭阳,被潮州总兵车任重擒杀。【8

  9. 朱慈烛(生卒年不详)定王朱由木之子,朱由榛堂侄;永历四年(1662年)三月袭封,南明灭亡后不知所终。

  10. 朱和壐(生卒年不详)先王朱慈炲嫡长子,朱慈烛之侄;南明灭亡后不知何年袭封南明史》仅记载其名,只有《益藩朱氏宗谱》才指他有袭封益王。

  11. 朱怡镐(生卒年不详),朱和壐之子。明郑时期迁居台湾,何时袭封益王已不可考,永历三十七年(1683年),施琅攻陷台湾,郑克塽降清,他被安置在河南开封府杞县。《南明史》未其名。

其他大宗成员

  • 朱载增1516-1546),恭王朱厚炫嫡长子;嘉靖八年(1529年)封崇仁长子,其长子朱翊鈏袭封益王后,被追封为益昭王。【9】

  • 朱翊铤,号允南,朱载增次子;封镇国将军。

  • 朱翊钟,号凤南,朱载增第三子;封镇国将军。

  • 朱常湖(1648年卒),宣王朱翊鈏第十三子,朱由榛之父;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受封郧西王,于1647年(清顺治四年,明永历元年、鲁监国二年)七月初四,和王祁李长蛟等人起兵反,率义军攻克建宁府(今福建建瓯),随后连克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寿宁等县。1648年三月下旬,清军克建宁,朱常湖和国师王祁死于乱军之中。后鲁王朱以海追封他为闽王【10】

明朝益王世系图

出处和注释

  1. 江西·明益庄王墓,1958年发掘。墓主人朱厚烨(https://k.sina.cn/article_1191867367_p470a73e70270066ol.html)

  2. 《明熹宗实录》卷8:“益王进助饷银一千两。”

  3. 江西省文物工作队:《江西南城明益定王朱由木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2期。

  4. 陈柏泉:《江西出土墓志选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5. 《明史》卷104:“□王由本,敬庶三子,万历三十五年以镇国将军进封嘉善王。三十九年改封世子。四十五年袭封。”

  6. 《明神宗实录》卷482:“益府嘉善王由木改封世子,并妃黄氏。”

  7. 《明神宗实录》卷558:“壬寅,册封……益王由木并妃黄氏……”

  8. 潮汕大事记-清○顺治(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203214253/http://ydtz.com/news/htm/historymap/qing.htm)

  9. 邵陵朱厚煃郡长子亦名朱载增。

  10. 《南明史》第十二章


明朝藩王之益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