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游记之上海市区地铁(2)
上海3号线是一条以地上段为主的线路,除铁力路外全为地上站。3号线主体线路利用了原上海南-上海站铁路联络线和淞沪铁路的地,使内环以内大段的地上线才得以实现。3号线在虹桥路~宝山路间与4号线共线,即地铁3号线和地铁4号线共用两条铁道。导致很多人搞错3号线和4号线,然后坐错车上班迟到。3号线和4号线的旧车其实很好区分,一个以红黄为主色调,一个是紫色为主。但是这两年的增购车用的是同一个外观,两条线的车都是一个黑脸,然后涂装使用了黄腰线+紫腰线(是的,黄和紫同时存在,就是对比色视觉冲击),让人分不清是哪条线路的车。还好,新车在每个车门上面都有3号线或4号线的标识,侧面屏幕也会打上3号线或4号线。而且车站自动广播也会在列车进站时加上“本次列车为三号线、四号线和列车开往的方向”,到了列车内,有纸质线路图,车内自动广播还有“本次列车为三号线、四号线“现在也很难坐错。







在宝山路站,早晚高峰时会有工作人员人工广播“本次列车为三号线、四号线”相关的内容,我也看见过有乘客被喊下车等下一班。内环列车出宝山路后,4号线走侧线入地,3号线走主线下穿4号线后前往虹口,宝山方向;4号线外环列车出地后需要上跨3号线,然后侧线进站。一般来说,共线段3号线和4号线是一辆3号线一辆4号线交替来车的,即3号线出站后下一班车大概率是4号线,反之亦然。大家在高峰期无论坐哪个方向的列车都不会等太长的时间。4号线的入地口是一个垂直的入口,没有明显的先下到凹槽再进隧道的过程,和南京3号线林场很像。需要好评的是,3号线在共线之前没有进行刻意的减速或停车等待前面的4号线通过,出了东宝兴路后速度还挺快的,上海地铁的调度还是可以的。两条线不会存在互相等待的情况。



3号线在市区的地上段风景不错,铁道离楼房非常近,有时就感觉铁路的桥就贴着楼房过去。在上海站-宝山路一段,可以看到国铁的机务段和车辆段,机务段里面机车种类不少,运气好可以看到蓝色的SS8机车。也可以看到东方明珠塔和大悦城。只不过现在上海也在进行老旧街区的再开发,宝山路一带有很多地块在盖楼,等着楼盖好了可能就看不见了。有时,地铁从八九十年代的老住宅区经过,有一种怀旧感。4号线以内是上海绝对的市中心,有点“更内环”的意思。
可能三四号线唯一值得吐槽的点就是在非共线区段列车的间隔实在有点大。为了将就共线段的列车密度,非共线区段的车至多是共线区段的一半。在平峰是甚至达到10分钟一班(还不是8A呢),尤其是4号线,东南半环在市中心也10分钟一班,而且,4号线作为上海唯一的环线,有时乘客还是不少的。3号线也好不到哪去,因为有些车只到长江南路,所以长江南路以北甚至有过20分钟的大间隔(就算是远郊线路一般也15分钟一趟)


3号线和4号线的老车各具特色。3号线老车使用浦镇阿尔斯通的鱼头造型,虽然3号线在线路图上是黄色的,但是列车却以红色为主色调,仅有车窗下有黄色的腰线。列车使用塞拉门。关门后车门和侧墙成一个平面。3号线旧车的车头电显似乎还在显示车次。基本上现在在ATC,CBTC普及的今天,各城市的地铁都不用打出车次了,因为在车号对表号时,车和表是绑定的。你知道了车号,就可以知道调度室的表号,然后把运行图给调出来。虽然有点麻烦,但还是可以接受的。在我国,似乎只有上海和广州的老列车会显示车次,新线的车一般没有这个功能。4号线的老车,车头有工人先锋号红标,车头有紫色色带,有紫色侧线,但侧线不是连续的,在车门处断开,车门中间有一个紫色色带,是一个很独特的设计。这两条线的列车车内纸质线路图都会把共线段标出来,方便乘客们换乘其他线路。这两款老车在侧线上都有【3】或【4】的贴纸,很容易分辨
3号线和4号线的新车采用了统一的外观,都是玻璃的黑脸,车头和老车相比,显得更短,更方正,车侧面的色带都是一道紫一道黄,光看外观很难分辨。但是,这两个车为内藏门,车门侧面贴满了【3】或【4】的贴纸,车内的LCD屏幕和车外的单色LED屏幕也打着3号线和4号线。只不过这两款车实际上确实有点平平无奇,用的牵引系统是很常见的optonix,和南京4号线的系统是一个系列的。有些3号线的新车是4号线觉得车太多给到3号线的,车头的车号是用一张大贴纸贴的,车厢侧面的车号也没有改还是在4号线运行时的是04****,但大贴纸是3号线,跑的也是3号线的线路,非常令人迷惑。
总之,3号线作为我国少有的市区高架线路,值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