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120+,仅靠勤奋就能做到吗?
最近我认识了两位二战学员,他们表示非常焦虑,害怕自己结构力学再考不好,复习第二章时已经感到非常吃力了,而这两位同学的目标院校都是非常普通的双非一本,难度并不大。
为什么他们对结构力学如此惧怕,以至于连第二章都学不进去呢?是因为学习时间太少吗?他们每天都学习十三四个小时,那么到底原因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深入了解。
我从最基本的简支梁开始,到悬臂刚架、简支刚架、到三铰刚架,一个个考核,他们从一开始表现都很好,可当出现斜杆的时候,他们表现得非常吃力,到了三铰刚架,他们居然连列方程组求支座反力的能力都没有!
与此同时,我发现他们碰到稍微复杂的结构就无从下手,因为他们根本看不懂这个结构,最后只能靠感觉胡画一通,为什么看不懂结构呢?
因为他们连最基本的几何构造分析都还不够扎实,别说是简支刚架还是三铰刚架,就连是不是静定结构都判断不了!
这样的水平居然出现在二战考生的身上,着实是让人有一些惊讶的。
常常有人问,什么是结构力学的基础?
从这两个同学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基础是对结构的认识,以及计算能力!
虽然结构力学的方法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总是会遇到内力图画得慢或者画不出来,以及计算出错的问题,很多基础差的人根本认识不到这一点,以为只是偶尔疏忽,事实上,正是这种侥幸心理,让他们在考场上折戟沉沙。
对于这两位同学来说,痛点在于前三章的基础内容在两次的复习中都没有学好学透,以至于一直存在一种畏难情绪,但地基尚不稳,何以筑高楼?
为什么我说几何构造分析是基础?因为这直接影响你对结构的敏感度,也就是说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你能看出每一个结构的传力规律,在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的时候你能快速找到适合这个结构的计算方法,在力法中你能快速找到多余约束,进而确定最有利于计算的基本体系,在位移法中你能快速找出关键位移,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为什么我说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是基础?这一章包含着结构力学最伟大也是最平凡的方法,那就是截面法。很多人对这个方法不以为然,却往往在看到组合结构的时候抓耳挠腮,一旦发现自己的快速画弯矩图不香了,就会上窜下跳坐立不安,他们是如此的渴望能找到规律,能够把千千万万个结构一网打尽,但毫无疑问,丢弃了截面法,他们注定走不远。
为什么我说静定结构位移计算是基础?因为超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有两个核心内容,一个是平衡条件,一个是变形条件,变形就是变形体位移,如果说截面法是结构力学方法的核心,那么位移计算就是结构力学计算的核心!
所以,几何构造分析让你认识结构,截面法和位移计算让你分析结构,三者一起成为结构力学的基础!
如果说前三章是结构力学这颗大树的土壤,那么力法和位移法就是他的树干,渐进法、矩阵位移法、动力计算、影响线都是绿叶,只有土壤肥沃,树干才会粗壮,树干粗壮了,大树才会枝繁叶茂!
不管是结构力学的学习,亦或是其他专业课、公共课,方法不对、基础不牢,会让我们陷入越学越难受的怪圈。我们常说勤能补拙,但是无意义的勤奋仅仅是一场自我感动。我们更应做的,是直面自己畏惧的知识点、难题,强化自己的薄弱点,打好地基,再在平面上添砖加瓦,建起稳固的知识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