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本历史书,主打一个查缺补漏!这是一份踩着618尾巴的书单~

重新看了一遍发现…有的内容篇幅所限,有的是我忘说了…补充在这里吧:
1,丝绸之路十八讲真的很重…只能平铺在桌上看,试图抱着/举起来/端着都是不现实的…可以b站上搜一下荣老师一些讲座的视频,结合使用…比较理想的速度一天读一讲慢慢吸收,配上地图。
2,走出五代这本书,如果你能用知网看论文,可以搜闫建飞老师的名字,书里很多内容都发表过,也算是试读了。这类书我阅读速度反正是很慢的,一页起码一分多钟吧。
3,陈尚君老师的老师是朱东润先生,代表作是《张居正大传》,他们师门坚持的是英国传记文学的写法,真实全面生动写传主的一生。我觉得陈老师做到了文史融通。(tmi:仇鹿鸣老师《长安与河北之间》的序是陈尚君老师写的)
4,洛阳大火初读觉得有点平平,多读了几章之后有所改观,现在会给4星。经济的内容我果然还是无感(不是这书的问题是我的兴趣爱好问题hhh)。引用观点主要还是英文世界的,中文世界的成果没怎么看到。
5,读墓其实挺有意思,开始我还担心是单纯考古发掘报告…第一章把墓葬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着考古发掘的各种案例、图片讲得比较清楚。书里还有一些以前不知道的“八卦”,比如朱熹很信风水,妻子去世后下葬半年后,对墓地不满意又找术士重新占卜找地方。
6,蒙古征服之后的文风流畅到我以为在读通俗历史写作,作者确实是会写作的人。一个争议点是中文副标题华北地区,书里研究的是山西,作者自己说了山西和其他地区是有区别的,她英文副标题写的是a new social order而不是the,就是华北地区的一种新秩序而非普适,我觉得是翻译没表达好。
7,龙王之怒,鸡腿加给作者的选题、态度以及引进新作品很快的光启书局,2019年费正清奖获奖作品现在就能读到中译本。虽然帮我扫盲了,但呈现效果我不太满意。比如我读完还不是很明确水灾的时间线…感知史部分只言片语太散了…对比一下这个书和苏成捷的那本,会发现老一辈扎实很多…
8,陆征祥评传,作者自己也是在不断研究中慢慢对陆征祥改观的,过去他也觉得这人没啥好研究的,刻板印象拉满。唐启华老师过去做了很多北洋政府外交问题的研究,这本书和之前的作品可能有重合的部分。陆征祥的夫人是比他大十几岁的外国人,在夫人去世后他远离俗世入修道院。
9,熊廷弼之死,我对熊的印象其实只剩下他和袁崇焕一前一后…下场挺惨的,被斩首,传首九边,晚明真的能把人无语惨了…作者非科班出身,呈现效果还可以,能看到有踏实读过一些史料。比如熊去查李成梁部下腐败情况,列出了他们敛财的五种方式,没读过史料应该是写不出来这么细的。但喜欢用现在的用语这点真的,容易出戏啊!
10,苏成捷那本书就是一个字好,读就对了啊啊啊啊啊!他还有一本一妻多夫的,中文版应该也在出版计划里了。简中版在某些表述上和繁中版不一样,但无删减,译者是一样的,译者之一尤陈俊老师觉得简中比繁中翻译更好。
这书是真的不错的研究,举个例子,说贞节是女性“良”与否的判断标准,把各种情况都做了梳理,带上了相关案例,如强奸不贞的民妇、强奸贱民身份的守贞女子,和强奸贞的民妇判决会有什么区别,马上就能理解他的观点了。有些案例细节会有点恶心、令人发指,但也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