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网页-从Flask服务器入门-第一章:第一个联网网页 [ 自用 ]
个人网页-从Flask服务器入门 [ 自用 ]
提要:
希望通过回顾总结的方式熟记所学的经验与运用, 全程模拟从零到一的实际过程.
叠甲:
文章内容需根据自身认识接受, 可能有误处请甄别或提醒谢谢.
全文无图因为已经很具体了(问就是懒, 或者会出视频).
章节:
第一章: 第一个联网网页
提要:
1. 涉及工具:
本文用到PC系统为Win10, IDE为Visual Studio, 域名软件-万可维快解析.
2. 步骤:
这章从搭建Flask开发环境, 然后编写最小的启动程序Hello World, 最后通过端口转发与域名解析完成一个所有人可以访问的互联网页.
3. 名词解释:
(1) 搭建环境: 即准备开发所需工具
(2) 启动脚本: 即程序以这里作为入口启动; 脚本就是代码文件, 在不同(编程)语言中有不同的叫法, 也可以叫类...
(3) 端口转发: 将局域网映射到广域互联网的操作
(4) 域名解析: 将数字ip变为英文串ip更具标志性更易记忆.
1. 搭建Flask开发环境
本节内容提要: 1. 使用Visual Studio并建立你的收藏库 VS 2. 安装Python支持并创建工作空间目录 3. 环境变量与安装Flask包
1. 使用Visual Studio并建立你的收藏库
叙述:
要进行Flask开发, 你需要Python运行库, Flask运行包 以及一款代码编辑器.
搭建环境就是下载所有用到的工具, 虽然可以手动下载每一个工具包, 但通常使用更便捷的方式--这里选择Visual Studio作为代码编辑器, 方便的在其中直接配置好相关项.
步骤:
首先打开浏览器, 键入learn.microsoft.com, 然后右边搜索 ”Visual Studio文档” 在结果中点击进入, 这是Visual Studio百科大全页面, 请为Visual Studio建立收藏夹并收藏这个网页, 所有VS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然后点击右边的下载Visual Studio.通常个人开发者会选择免费Community, 点击免费下载按钮即可.
2. 安装Python支持并创建工作空间目录
完成后打开你就来到VS Installer他的作用就和UnityHub差不多(如果你知道这个的话). 选择一个版本下载, 静等完成即可, 根据网络会持续几到十几分钟.
然后来到修改页面, 选择Python开发然后再次安装.(将你安装的Python的目录记在一旁备用).
等待完成后点击启动就可以创建Python应用了, 点击右侧创建新项目, 创建一个命令行应用.并创建你的工作空间目录将其存放.
3. 环境变量(可选的)与安装Flask包
提要: 1. 环境变量 2. 虚拟环境 3. 安装flask
1. 环境变量(可选的)
要使用命令行方便的操控Python就需要添加环境变量使其全局可用而不是仅限于VS.
右键我的电脑属性并进入高级系统设置, 点击右下方的环境变量, 选择用户变量或系统变量(个人通常选择系统保证全局可用)中的Path然后点击编辑, 在最下方新建并粘贴上刚才记下的Python目录, 两个目录通常是”..\Shared\Pythonxxx”和”..\Shared\Pythonxxx\Scripts”. 完成后确定关闭即可.
此时快捷键Win+R打开运行, 输入cmd打开命令窗口并键入python --version. 如果出现版本号则说明环境变量设置成功, python --help可以看到相关功能指令; 否则出现xx不是可用xxx则失败, 可以检查一下环境目录输入有误还是其他原因.
2. 虚拟环境
成功后启动VS, win10可以通过任务栏的搜索直接搜索visu就会出现联想, 打开即可, 从最近内容选到刚才的项目.
要使用Flask需要修改Python添加Flask包, 如果不希望Python因为不断添加的包变得臃肿最好copy一个虚拟环境.
在VS中, 上方绿色启动按钮右侧, 点击选择添加虚拟环境, 选项默认即可, 点击创建完成添加.
3. Flask安装
点击右边的管理包按钮, 在窗口中搜索flask点击安装, 下方输出窗口显示success即为成功.
到此就已经成功完成了所有的前置准备, 接下来进入编写代码.
2. 编写启动脚本Hello World
提要: 1. 必须的部分 2. 编写代码 3. 访问网页
1. 必须的部分
要启动一个flask服务器需要两点:
一是提供用于显示的返回字符串.
二是调用启动函数启动服务器即可.
额外的: 一般便于使用会将flask赋值为一个变量app来使用.
2. 编写代码
提要: 1. 语法结构 2. 具体代码
1. 语法结构: (有Python基础的可以略过)
每种编程语言都有不同的语法结构用于根据标准书写代码, 但是大同小异, 通常掌握两三门语法就可以触类旁通.
具体可以去到 [ https://www.runoob.com/python3/python3-basic-syntax.html ] 查阅, 在此展开说明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2. 具体代码:
所以通常一个最简短的完整Flask程序像这样:
完成编写后, 点击上方调试选项中的开始调试或者开始执行运行程序.
cmd窗口显示服务器运行在127.0.0.1的5000端口.
3. 访问网页
打开浏览器, 键入127.0.0.1:5000或者localhost:5000即可看到HelloWorld显示. (localhost指向本地ip回环地址, 即同等与127.0.0.1)
3. 端口转发与域名解析
内容提要:
1. 局域网运行 2. 端口转发 3. 域名解析(可选的)
1. 局域网运行
提要:
现在的网页只有本机可以访问, 要在局域网访问只需要修改运行ip为局域网ip即可.
那么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局域网ip, 这里用最常用的页面查看.
查看局域ip:
Win+i打开设置, 点击网络和Internet设置, 点击网络和共享中心.
从活动网络中看到连接, 点击进入(这个窗口经常用到),
点击详细信息: 其中的ipV4地址即为局域网ip.
这里还可以看到mac物理地址和默认网关.之后会用到.
第二种查看方式:
WinR加cmd打开命令行输入ipconfig /all, 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局域ip和mac物理地址
修改:
app.run()可以写为app.run(ip, host)的方式, 也就是app.run(‘192.168.xx.xx’, 5000)
2. 静态地址与端口转发
1. 静态地址
如果不希望2h重新输一次局域ip, 那最好设置静态ip分配以固定这台设备的局域ip.
在浏览器键入网关ip, 可以去路由器上找到信息, 输入账号密码, TP-LINK通常账号密码都是admin.
进入后首先找到静态地址分配, 输入之前的mac和ip并保存重启以生效(重启会断网一下).
2. 端口转发
找到转发规则的虚拟服务器: 可以看到每一条三个选项: 端口, ip, 和协议.
直接输入80端口, 你的局域ip, 协议选all就可以(没有就选TCP).
# 额外介绍:
80端口是网页常用端口, 在80端口运行的网页访问时可以省略:80这个参数.
TCP是双向连接协议, 网页默认用这个: 可靠性好但速度不如UDP. UDP是无连接协议, 速度快但是会丢包, 视频跳帧就是这个原因, 游戏也通常用UDP.
3. 检测成功
有些路由(比如MIWIFI)会出现设置了但无效, 这可能不是你的操作有误而是路由不支持, 所以最好检测一下.
Win+R加control打开控制面板, 选择程序, 找到开启或关闭windows功能, 从列表中找到Telnet并勾选.
此时开启之前的flask服务器, 打开cmd命令行输入 ”telnet 局域ip 端口” 查询转发是否成功.
黑窗清屏即为成功, 否则一直正在连接然后显示失败就说明转发不成功.
4. 分享网页
转发成功后, 百度ip并点击第一个网页, 或者直接浏览器键入ip138.com会显示你的广域网(外网)ip.
保持服务器开启, 然后通过另一个网络访问, 即使用手机数据或分享给小伙伴打开即可看到你的Hello World网页.
# 额外说明
这样的网页只适合个人开发与测试使用, 没有进行域名注册与工商备案等, 可以称之为小黑网(开个玩笑).
3. 域名解析(可选的)
完成以上步骤后网站就可以从局域网站变为互联网站了, 但是这样的数字ip不常见不好记也很简陋, 域名解析可以将数字ip变为一串英文网址会更有辨识度, 所以使用一款域名解析软件来装饰好看的域名吧.
这里我使用有免费版的快解析: 浏览器键入kuaijiexi.com就是快解析的拼音, 直接点击免费下载.
完成后打开并安装到你的工作空间目录吧(通常除了极为主要的应用都不会放入C盘, 因为只要C盘满了电脑就卡死不动了).
完成安装后打开并简单的注册登录, 然后选择上方的添加映射, 点击添加: 填入端口与局域ip后点击确定, 软件会自动完成域名绑定.
选到你的映射, 点击检测, 检测成功后(要保持flask开启才能检测到) 就表示可以通过这个英文ip直接访问网站啦.
至此第一个联网网页就到这里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