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FOF中的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我们该如何二选一?

这是投资搜神记的第 267 篇文章
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养老FOF中的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策略是很巧妙的策略。
先讲一讲共性,两者都属于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目标基金目前只有下属这两个分类),按照相关规定,养老目标基金必须在名称中标注“养老目标”字样,而其他基金产品都不得使用“养老”字样,即以专属命名方式,方便投资者进行区分。
不仅有专属命名的特权,养老目标基金在对管理人的要求上也采用了更高的标准,具体如下图表所示。

没错,《指引》(指2018年2月证监会发布了《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下同)对养老目标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以及基金投向的标的基金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标准,明显是比普通基金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
事关广大投资者的养老生活,这类基金定会一直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扼制发生在普通基金上持有人的短期操作行为,养老目标基金都设置了不短于1年的封闭期或持有期,以此来帮助持有期从根本上杜绝非理性的频繁交易行为,提高基民的盈利体验,甚至会逐渐养成长期投资的良好习惯。
在对子基金的配置组合上,《指引》也规定了基金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封闭运作期或投资人最短持有期限上限为1年、3年或5年的,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含商品期货基金和黄金ETF)等权益类品种的比例合计不超过30%、60%、80%。
这其中“隐藏”的规则是,封闭运作或最短持有期限越长,基金可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就越高。这是因为,长期来看权益资产有更高的收益水平,通过拉长期限也能够平滑投资组合风险,力争基金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养老目标日期——“一站式”养老服务
区分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和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很简单,从基金名称中就可以。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的名称中都会带有“2040”、“2050”这样的未来某一年年份的字眼,不带有年份字眼的便是养老目标风险基金。
这个年份代表着什么意思呢?我们假设有一只基金叫做“某某养老2050三年持有”,这只基金的意思是,以2050年为目标退休年份,买入后至少要持有三年才能卖出的养老目标基金,面向的就是将会在2050年退休的投资者。
目前公募市场上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选择的目标年份已经遍布2025年到2060年不等,最低持有时间目前分为三档:一年、三年和五年。
之所以叫做“养老目标日期基金”这个名字,是因为这类产品是根据投资者退休日期来构建投资策略,把基金产品的资产配置结构与投资者的生命周期结合起来。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人的一生各阶段应该根据年龄变化进行不同的理财规划。总的来说,中年到老年阶段,风险偏好是逐步降低的过程。因此,随着目标日期的临近,目标日期基金会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从而形成“下滑曲线”。
下滑曲线的设计比较复杂,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本变化、个人风险偏好变化、资本市场长期趋势等因素,按一定规则,逐步下调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也就是依据投资者不同生命阶段风险承受能力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配置。
下图给大家展示了某只以养老2043三年持有FOF基金的“下滑曲线”,大家应该能比较轻松地理解不同阶段权益类资产与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上下限。

数据来源:易方达投教基地
我们如果想知道市场上某只养老目标日期基金的“下滑曲线”,都可以去翻阅该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其中会有明确的展示。
这类养老目标基金,显然更省心,不需要投资者在不同年龄时段调整基金组合,给大家提供的是“一站式”养老服务,比较适合那些希望进行养老储备投资,却不懂如何下手的理财小白、或不知该如何做配置的“选择困难症”者、以及忙事业忙家庭无暇顾及理财的投资者。
养老目标风险——风格明晰的“自选”工具
有养老储蓄投资需求的投资者,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一站式”服务,因为可能会在某些阶段不那么合心意。他们更希望能自主来做决策,选择更适合自己需求的基金组合,这种情况,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就该闪亮登场了。
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它的权益投资比例不会跟着时间变动。目标风险基金产品常见的风险等级有保守、稳健、均衡、积极等,从保守到积极,风险等级是逐渐升高的。
同样的,我们在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名称中也能轻松解读到其信息。比如“某某均衡养老一年持有”,这只基金大概的情况就是:风险等级为“稳健型”,最低持有期限为一年。
目标风险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有四个类别,分别是保守、稳健、平衡和积极,风险偏好等级依次上升。目前市场上存续的养老目标风险基金,其权益投资比例情况大致如下:

数据来源:Wind,易方达投教基地,数据截至2022年9月30日
按照这4类产品的权益比例,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假定目标风险基金只投资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那这4类目标风险基金的投资方向可以做一定的简化,赋予其一个假定的指数。

数据来源:易方达投教基地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从积极型到保守型产品,养老目标风险基金的收益水平从高到低,波动率也逐渐由大变小,最大回撤幅度也是从高到低。
所以,投资者如果想求稳,想要保持“心律”平缓,可以选择保守型或稳健型基金,相应的收益也会相对较低;如果想要收益高,能够接受短期的高波动,可以选择平衡型或积极型基金,相应的“心律”振幅也会更大。
无论是哪类理财产品,我们在“上车”之前,我们还是需要充分了解这是一辆什么样“风格”的车、可能会要经历怎样的旅程、是否匹配自己的目标和需要,对此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然后再决定上车与否。
(全文完)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