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笑中年

2023-02-16 14:49 作者:北极星的征途  | 我要投稿

笑中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新年,是中国人民传承了4000年的传统节日,是我们心中合家团圆、幸福安康的至高盛典。不管去年有多少喜乐忧愁,有多少苦闷烦恼,伴随着新年的第一次钟声,一切都被万家灯火所冲刷殆尽。 在这新的一年,我的老家赣州于都的某个山野之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碾不碎农家人过年的热情,带不走新春的盎然生机。 这又是一次文化的盛典,这又是一次节日的狂欢。 新年伊始,各家的大人,在外打工的父母,奔波在外的兄弟姐妹,通通带着一年的辛勤收获,怀着无比的眷恋,踏上了这片生养了他几十载春夏秋冬的故土。 一家人团团圆圆,齐家上阵开始着手准备过年。 新年伊始,便是怯除往日的旧痕,此之谓“扫尘”。父亲和叔叔伯伯,一个个用厚实的肩膀和粗壮的双手将家里蒙尘了一年之久的家具全部搬出来。而母亲和婶婶则带领着我们一众青年和小孩,仔仔细细地用抹布拂去积垢,用井水冲去肮脏,让冬日的阳光帮我们温暖家庭的器具。“扫尘”之后,房子褪去了一丝阴冷,多了一份柔情,整个家焕然一新。 浩浩荡荡的“扫尘”运动之后,父亲带领全家人上街置办年货。 到了街上,全家的队伍忽地散开,突然分成了两拨队伍。父亲和叔叔伯伯去往菜市场,采办过年的食材,牛肉、猪蹄、龙虾、猪肝、鲑鱼、卤肉等肉类应有尽有,一次便买够了整个新年的份量。母亲则带着孩子们去买其余的杂货,先是给家里的每个人添置一身新衣裳,随后在小摊前为油烟酱醋和小贩砍价,折后便又去超市购买瓜子、花生、葡萄干等招待客人的干食和茶叶。 在春节前,依照习俗,每家每户都会按其口味而制作相应的腊货。 如:香肠、牛肉干、腊肉、板鸭、腌鸭腿、猪舌、猪肝等,在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将腊货蒸熟、切好、摆盘,拼成赣州人春节招待客人的“九龙盘”,从大年初一一直摆到出元宵。赣州人年前户户动手准备红瓜子、煎油馃子、麻糕等各色糕点,迎接新年。 腊月廿四,是南方的小年。 腊月三十,是我们的大年,又称除夕。 时间的磨盘转到了除夕。 这一天的清晨,大家在黎明报晓之时便离开了被窝,开始着手准备过年。人们在大门两侧贴上春联,迫不及待的宰鸡杀鸭,将爆竹鞭炮的炸响声传递至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整日起烟倒灶,都在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 而在我的老家,有这么一个规矩,兄弟之间若是都已成家,且家离得近,那就兄弟家庭轮流做早中午的餐食,大家每一顿饭都到不同的叔叔伯伯家里去享受盛宴。在今年,是伯伯家负责午饭,而我家则操持年夜饭。 通常,大年三十,年夜饭的量都会多做一些,寓意“年年有余”。 在晚上,家里的大人都不会睡觉,他们打牌聊天,直至新年的第一声钟响. 年三十洗澡,把一年来的风尘洗掉;正月初一午夜零时,人们争先恐后焚香鸣炮,迎接新年,是谓“抢春”,认为起得越早这年的福气越好。 年初一早起床,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好像是理解成新的一年里做事都不乱了;旧习,这天不串门、禁扫地,忌污言秽语,以图全年吉祥。 最隆重的活动,莫过于祭神了。 无论哪户人家,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会亲自在宰杀一直家禽,备好自家产的米酒和糯米,添加几样豆腐、米果、糕点,放在一个竹制的提篮里。在家门口的庭院上朝着东西南北连拜三下,在大门对面插上香烛和焚香,然后开始放鞭炮。 此外,村子里也会举办祭神活动。 在村里戏台旁的大榕树下,一群光膀大汉,肩扛一台尊放着土地公神像的轿子,开始抬轿舞蹈,旁边站着的老头则敲锣打鼓,大汉就伴着音乐的节奏而开始表演。有诸多围观者,受节日氛围影响而逐渐狂热,拿着炮仗就点燃,顿时场面乐开了花。 壮汉的喊声,锣鼓的敲打声,观众的喝彩声,鞭炮的轰鸣声,一声高一声,一声盖过一声,好不热闹。 到了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一般年初二会走最亲的亲戚,叫做“拜年”。说“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吉利话,主人随即用腊味、糖果招待来客,陪客饮酒喝茶。 新年初见互道“恭喜发财”,各家由一名大人带小孩去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发红包压岁,并说些吉利祝愿的话,压岁钱多少各依血脉亲疏、交情厚薄而异,多少都有打发。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闹元宵、吃汤圆,赣州开放式公园举行猜灯迷活动,还有民间艺术团队开展舞龙、踩高翘等大型义演节目。 到这个时候春节也进入尾声,假期也即将结束。 每个人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一年新的工作。 一个热闹的新年就此收场,春去秋来,等待着下一个新年。

笑中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