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是妖怪还是祥瑞?
看完乌尔善导演的封神第一部,一句话总结剧情:
“崇拜爹,怀疑爹,反叛爹。”
那我预测下部剧情就是
“”成为爹”
总之,这是一部爹味十足的电影。
看完后最大的感想:
“ 这版苏妲己好美,能不能给她多点戏份”
“别的苏妲己是算是疯美人,这版苏妲己演的是狐妖”

看之前:又是什么网红脸
看之后:好美,妖气满满(福瑞控看了都说好

)
看完后,有小伙伴会问:
妲己九尾狐到底是妖祸还是祥瑞?
巧了,问对人了,我之前写过一个关于狐妖的小说,算是查了些资料。我们就利用今天这个机会对关于狐妖的一些没用的知识,进行总结。

(这是当时自己做的封面,签约上架番茄,有机会可以讲讲写小说的一些感想)
没用的知识1:妲己的品种
据《中国动物志》介绍,狐属现存九种,当中生活在中国的有三种,即沙狐、藏狐和赤狐。

《詩經·邶風·北風》:「莫赤匪狐,莫黑匪烏,惠而好我,攜手同車,其虛其邪,既亟只且。」
妲己应该属于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常见的赤狐。
没用的知识2:狐狸在先秦早期文化中图腾崇拜的形象

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狐面纹,狐狸在一些早期文化中受到崇拜。
没用的知识3:被苏妲己魅惑了怎么治?
《山海經·南山經》載:「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䨼。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東晉·郭璞註曰:「啖其肉令人不逢妖邪之氣。或曰:蠱,蠱毒。」
古代医学秉持以毒攻读理念,以狐治狐,要是被魅惑了,那吃狐狸肉应该可以缓解病症。
在古代一些妄想症,癔症,也被认为是狐妖所致。狐狸胆被认为是特效药。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狐狸被猎杀。当然,猎杀狐狸最大的原因还是取其毛皮。
《史記·商君列傳》載:「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
狐狸真是一身都是宝,怪不得惹人喜爱。
没用的知识4:妲己的性格品质
唐·白行簡《狐死正丘首賦》云「聽冰而表智」。唐·李咸《田獲三狐賦》云:「嘻茲狐之無知,何雖獸而似智。」
总结来说,就是敏捷多智,也可说是狡诈,这和我们现代人认知差不多。
戰國·屈原《九章·哀郢》:「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狐死首丘,狐狸有强烈的故土情节,这是古人认为狐狸区别于一般野兽的重要依据。
没用的知识5:九尾狐是瑞兽
《春秋運鬥樞》云:「機星得則狐九尾。」
古人认为星辰运转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九尾狐象征王权北斗。
传说在大禹治水时期九尾狐也曾现世,因为九尾祥瑞他找到妻子,有了继承人。
《田俅子》:「殷湯為天子,白狐九尾。」
先秦古人认为九尾白虎与商汤建国有重大关联,商朝崇尚白色,九尾白狐现世是商朝诞生的祥瑞之兆。
电影中九尾白狐被商汤封印,设定是只有殷商王的血才可以解除封印,这个设定很有意思(我脑海中瞬间涌现了十万字剧情),希望第二部电影再详细延伸下。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卷一〇釋「狐」云:「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後,死則丘首。」
古人认为狐狸有三种美德
发色土黄:暗合中庸之道
体型前小后大:贴合等级尊卑思想
狐死首丘:落叶归根的乡土情节,不忘本,有仁德之心。
基于以上认知,狐狸是瑞兽。九尾狐是昭示国家兴盛级别的祥瑞。

没用的知识6:妲己怎么从祥瑞变成坏女人?
从现存文献材料来看,狐作为妖魅及不祥之物出现的情况始于西汉。
《噬嗑之·豫》:「臝裎逐狐,為人觀笑。牝雞雄晨,主作亂妖。」
汉朝时有「物老成怪(精)」文化,大概是说大凡年深日久的生灵与物件皆能成为「精怪」。
東晉·郭璞《玄中記》:「狐五十歲……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
人们逐渐习惯于将一些精神卫生问题往狐妖身上解释。
狐狸真正变成害人的妖怪,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情感有关系。
六朝文人就喜欢在小说中「以狐喻胡」。佛教来自西方,因此在六朝及唐代时被视为胡教。狐妖作乱志怪故事在唐朝时期达到顶峰。
到了宋朝,因为社会文化问题,狐妖逐渐雌化,人们口中的狐狸精成为特指女狐,并且逐渐转变为对妇女的侮辱性词汇。
明清时期,特别是传统社会末期,出现了一批具有反叛精神的文人,和前朝不同,在他们笔下狐妖变成了单纯善良的形象。
故事的套路是这些女狐妖因为某种原因进入人世间,与书生相恋,却被人类欺骗,最终落得神形俱灭的下场。
总结:
狐狸在先秦基本上都是正面祥瑞形象,在唐朝后逐渐变成负面妖狐形象。按这个逻辑,苏妲己应该是祥瑞。
封神演义写在明朝,贯彻明朝时期伦理文化,按这个逻辑,苏妲己是狐妖。
事实上,按照唯物主义,妖怪根本不存在,按照正史记载苏妲己是一个助纣为虐的坏女人。
史学家顾颉刚《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专门对纣王罪行进行了系统的考证、辨析最后得出结论,很多事情都是后世编撰的,商纣王的坏形象与儒学发展有很大关系。
所以,苏妲己也有可能只是一个失去故土,失去丈夫,被骂千年的普通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