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海拾贝】 秦殇

2021-12-28 15:54 作者:鹰园白羽  | 我要投稿

后世有倡优歌曰

「祖龙壮志何雄哉,奈何天命尽西来。

    钟鸣磬埙皆落寞,唯有宵小享欢快。

    长城漫漫雄关道,公子何必独今朝。

    黄沙盖天风萧索,战歌未响是秦殇。」

作者注:本文存在虚构内容,并不完全依照史书中对秦描写。内容可能对秦有适量美化,即想要艺术化表达突出大一统王朝的兴盛和毁灭,对人物形象可能有个人主观臆断,请诸君见谅。

咸阳宫广场上人头涌动,诸位士子、大夫聚集在这里,他们抬头极目远眺,想要看的更远一些,想要一睹这位一统六国的雄主模样。

不知是哪里传来的狗吠声,大概是它不适应了如此场面,竟显得颇为震惊,不停地在何处跑着,叫着。在这清晨,它的叫声便成了清晨第一缕钟声。百姓们推开屋门,走出房来,眺望那曾让诸侯皆西面而朝的章台宫。

一阵阵鼓声从轻慢慢变为重击,像这个新生王朝的心脏声。

「砰,砰」

刚刚还嘈杂的广场瞬间安静了下来,伴随着鼓声的敲击。卫士们从宫门前迅速向漫长的楼梯跑去,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每个人到了预定的地点便将战戈杵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当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和战戈的声音悉数尽散后,鼓声也渐渐消失。人们的双眼都注目在那章台宫前。

他身着一袭黑红龙袍,从宫门缓缓迈出。右手扶在腰侧别着的宝剑,左手端在身前。

一步,两步。

黑色的龙袍随着他的身躯而摆动,旒冕着黑色,却也随风拂动。

他站上了章台宫顶阙之处,傲视下方,颇有一种睥睨天下之意。随后,他向侍者示意。侍者手捧丝帛手书,朗声道。

「寡人继位,维初在昔。

    六国昏庸,朝奢淫欲。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

    前朝以去,当以新意。

    武极四海,归化天下。

    今此宣告,大秦而立。」

回声阵阵,似涛声不绝。操戈之声清脆凌厉,似鸟鸣婉转。

场中之人,无不行稽首之礼。他们心中有着自豪,也有着对明天的向往。场外的百姓,听此宣告,亦心潮澎拜。他们也渴望明天,渴望更美好的生活。

「你们说,何解之有?」

始皇倚坐在宝座上,质问手下群臣。身上黑红龙袍铺在位子上,显得这位帝王颇为雍容华贵。可是诸位臣子都知道,这位皇帝可是杀伐果断的主。或许稍有不慎,便是人头落地,五马分尸。

群臣面色惶恐,眼神飘忽不定,不敢看向这位帝王。

「天下既定,然民生凋敝,庶民难安,未有土地者兴风作浪。朕虽尊法家之言,然无法根治祸患。你们说,何解之有!」

「余以为是先朝之祸,殃及国民,动其根基,致民生凋敝。六国之乱,战争肆虐,尸体遍地。众民难以过安乐之福,苦兵役之罪。」

「今当几何,仍怪罪前朝,为己开脱。众民是苦兵役吗?是苦于徭役!朕安排的如此大规模工程,都需要人手。按你这么说,都是朕之罪吗?」

这位臣子面色苍白,不知作何回答,一袭黑袍官服却也生出些许抖动。手中的笏板也随着身体的抖动,产生些许异状。

「余...余不敢。」

「身为我大秦臣子,怎能如此畏缩。朕一向开明,三皇五帝是朕效法对象。诸位,有言尽可言,今日朕不主杀伐。」

始皇目视远方,似乎心有所想。喃喃道。

「朕急啊,朕怕朕不能为大秦打好基础。如此一来,何谈万世?匈奴屡次叩击国门,朕能让胡虏入侵吗?百越之地初征服,又有多少人是从心底信服朕呢?朕身体欠恙,时日无多,大秦开国,基础重中之重。现在百姓怨恨朕,朕何不想保持长治久安啊。」

「陛下,余以为不如先放下眼前政业,巡游四方。一来昭之天下,吾皇之意为民,稳定民心。二来宵小之徒在陛下面前也不敢造次,三来可以巡视地方官员政绩如何,政策是否推行,百姓生活现状。四来自夏商周皆有此礼,若不进行祭祀,恐有天阙降罚,陛下龙体欠佳,亦有可能是上天所罚。」

只见发言之人俯身居礼,目光如炬,看向始皇。

「巡游?巡游!民众之事,势必亲躬。如此,朕心可安。安排下去,即日起准备巡游事项。」

数日后,一支巡游队伍,浩浩荡荡从咸阳出发。

「朕不甘,朕不甘啊。」

始皇心中怒吼道,他已经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是强弩之末。自平原津以来,他的身体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突然加重的病情就像熄灭了他生命的烛火,将要带着这位帝王离开人间。

「朕的伟业还未完成,大秦的地基仍未牢固,百姓的怨言朕也还未解决。朕不甘心就此离去啊。再有一点时间,再给朕一点时间。回到咸阳,便可以将事情办妥,扶苏便可以上位,亥儿也可以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平民贵族。」

他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着外面的景色如旧,可是自己已经不再是出巡时候的身体。大脑已经在不停发送给他困意,他强撑着自己的眼睛不要闭上。

他向群臣提问道「现在在哪里?」

李斯走上前来,行了个礼,说道。但是他的眼神却看向了车辇内部,仿佛想要仔细看看这位陛下的状态。

「陛下,现在到沙丘了。」

「李斯,传中车府令赵高。」

「微臣在。」

赵高急忙跑过来,向秦始皇陪笑着。本就不高的个子,竟在此显得如此滑稽。

「写一篇遗诏,朕说你写。」

赵高掏出了随身的竹简和刀笔。

「朕时日无多,感大限将至。奈何大秦功业未成,四子之中,扶苏身为长子,理应速归咸阳,辅佐朕处理事务。兵权交归蒙恬,自收到诏书起,即刻动身。」

始皇看着赵高一笔一划刻下了这些文字,放下了帘子,躺到了车辇的座子上。心中放下一口气,他认为没有人会违逆他的旨意。扶苏虽然有些性情仁厚,但是堪称大任。这么多年的边境历练一定会更有魄力,也更有能力将大秦经营下去。

「朕应该看不到那天了吧,苏儿,大秦就交给你了。」

想完,他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永远的睡眠。只是,他没有看到,赵高和李斯,两人的脸上浮现的并不是哀伤,也不是尊重,而是盈盈笑意。

公子正在伏案写作,烛火飘摇。

长城边关要塞夜晚也很宁静,大家都陷入了梦乡。天上群星闪烁着,一闪一闪的。突然,天边最亮的一颗看不到了,像是藏起来了,也似乎是陨落了。一阵大风掀起了帐篷,吹熄了公子的灯。

「今夜风好大啊。」

公子喃喃道。

「夜深了,公子为何还不就寝呢?」

蒙恬将军从帐篷中钻出,为公子披上一件袍子,并说道。

「我难以入眠。心中烦躁不已。」

「是在担忧匈奴来犯吗?」

「不是,随将军征战多年。我已经深知匈奴习性,他们恐不会夜晚来犯。况且长城天堑沟壑,又岂是随意跨越。」

「哈哈,公子具有如此分析,是大秦之福啊。陛下也一定会招你回去的,近些年陛下过于劳累了,民众也有些疲乏。如果你回去一定能改善这些状况,哈哈哈哈。」

「将军别捧杀我了。我哪有如此......」

远处的马蹄声越来越响,两人的对话被马蹄声牵引。一位身着盔甲的使者快马加鞭向他们营地赶来。

「吁」

「将军,公子。请听诏。」

公子扶苏和蒙恬皆作稽首礼,呈听诏状。

「朕平六国,一统天下。百废待兴之时,朕欲解放人们思想,从糟粕中解除,然公子扶苏屡次犯朕,置朕颜面于不顾。自发配边境之时,无战功战果,丝毫无大秦风范。将军蒙恬,三十万军队,竟无法收复匈奴,朕大为失望。身为臣子,屡次冒犯朕的威严。即刻赐公子扶苏和蒙恬自杀。」

使者宣读完了遗诏。眼神瞥向了公子扶苏和蒙恬。心中哀叹。

「大秦帝国,恐今天便亡了。始皇昏庸啊,竟下此诏。」

公子扶苏捧着遗诏,泪眼婆娑。他并不知道父亲已去,也不知道赵高此时已经笑意盈盈成为了弟弟的帮凶。他只是觉得这个世态炎凉,父皇太铁面无私了。

他握着遗诏,步态蹒跚地走向内宅。想要谨遵父皇旨意。

蒙恬上前两步,抓住了扶苏,说道。

「陛下如今在外,还未立太子,派我率领三十万大军把守边疆,让公子你来监督,这是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

公子扶苏看了一下蒙恬,心中想的却是父亲对他的教诲和恩情,可是这样的父亲却并不在乎自己,不信任自己。他感到了绝望,将军虽然对他很好,但是他一直希望获得父亲的认可,可是最后却获得的是父亲的赐死。

「主父生育之恩没齿难忘,既然父亲需要收回孩儿性命,那孩儿在所不惜。」

于是公子拔出了短刀,刺入了自己的喉咙。血从喉咙中汩汩涌出,血泊中,公子扶苏的眼角挂上了几滴泪珠。


【史海拾贝】 秦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