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8.2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3-09-21 11:2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2、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因重新瓜分世界和势力范围而尖锐化的结果。除旧的帝国主义列强外,没有来得及参加瓜分世界的新掠夺者成长起来了。德国帝国主义登上了舞台。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比其他许多国家晚,当它要去瓜分市场和势力范围时,世界已被老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然而到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已超过英国,占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德国开始在世界市场上排挤英国和法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军事力量的对比的改变,使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同奥匈帝国结成同盟的德国,同英法两国和沙皇俄国发生了冲突。

  两个帝国主义集团        英法集团和德国集团    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牵连到一切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因而引起了后来有日本、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参加的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交战双方来说,具有帝国主义的性质。

  这次战争深深地动摇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基础。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一切战争。

  这次战争是垄断组织发财致富的泉源。特别是美国资本家发了大财。1917年,美国所有垄断组织的利润比1914年多2-3倍。在5年[1]的战争中,美国垄断组织获得350亿美元以上的利润[2]。最大的垄断组织的利润增加几十倍。

  积极参战的各国的人口达8亿左右。应征入伍的人约7,000万。这次战争所吞噬的人的生命等于1000年来欧洲所有战争中死亡的人数。死亡的人达1,000万,受伤和残废的人超过2,000万。千百万人死于饥饿和瘟疫。战争使交战国的国民经济受到巨大损失。在整个战争期间[3],交战强国的直接军费达2,080亿美元[4]。

  在战争期间,垄断组织的作用更加增大了。对经济实行战时“调整”,其目的是使最大的垄断组织发财致富。为此许多国家都延长工作日,禁止罢工,在企业中实行兵营制度和强迫劳动。靠预算支付的国家军事定货是利润空前增长的主要泉源。在战争期间,军费吞没了很大一部分国民收入,它首先是靠加重劳动者的税负来弥补的。军事拨款的主要部分,以军事定货、长期贷款和补助金的形式为垄断资本家所获得。军事定货的价格保证了垄断组织的巨额利润。列宁把这种军事供应称为合法的盗窃国库的行为。垄断组织靠通货膨胀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靠直接掠夺占领区大发横财。在战争期间,欧洲各国都实行了产品配售制,以吃不饱的口粮限制劳动者的消费。

  战争使群众贫穷困苦到了极点,使阶级矛盾尖锐化,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的革命斗争日益高涨。同时,战争从欧洲扩展到全世界,席卷了帝国主义的后方        殖民地和附属国,从而促进了欧洲革命运动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结合。

  战争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列宁当时写道:“欧洲战争意味着一个最大的历史危机,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战争同任何危机一样,使深深潜伏着的矛盾尖锐化,并把它们暴露出来。”[5]这次战争使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大为高涨。


注:

[1] 从1914年到1918年。

[2] 包括应缴税额在内。

[3] 从1914年到1918年。

[4] 按当时价格计算。

[5] 列宁:《死去的沙文主义和活着的社会主义》,《列宁全集》,俄文第4版,第21卷第81页。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8.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