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瓜蛋子——意大利菲亚特3000轻型坦克
1918年初,意大利军方试用了法国赠送的4辆雷诺FT轻坦后很满意,希望能向雷诺公司购买60辆雷诺FT。但此时雷诺公司所有产能都在为法军供应,腾不出额外的生产线给外国客户。

1918年秋,意大利决定仿制雷诺FT,由菲亚特和安萨尔多两家公司负责复制粘贴。同时,意大利军方提出了以下要求:
1、拓宽车内空间;
2、坦克重量不得超过6吨。
工程师们觉得军队的要求很离谱,不过考虑到甲方并未规定具体的装甲厚度,决定从发动机舱和坦克体积上着手。

1919年3月,敲定了设计方案,新坦克被命名为“菲亚特3000”,并预计在1919年8月先行试产。
1920年6月,第一辆菲亚特3000轻型坦克被制造出来并随即投入测试,试验结果令意大利军方很满意。
1921年11月,意大利军方正式大批量接收菲亚特3000坦克。
随后的几年里,菲亚特成功出口到了苏联、埃塞尔比亚、日本等国家。

在基本构型上,菲亚特3000采用“驾驶舱-战斗室-发动机舱”的常规布局,车组乘员2人,通过车顶舱盖出入。
整车长约4.29m,宽约1.67m,高约2.19m。

在火力配置上,菲亚特3000A搭载了两挺6.5mm的SIA M1918车载机枪(备弹3400发);而菲亚特3000B换装了一门37mm的反坦克炮(备弹90发)和一挺6.5mm的M1921车载机枪(备弹1200发)。

在装甲防护上,菲亚特3000为全钢铆接结构,车体首上采用了倾斜式设计,正面装甲厚度可达16mm,侧面装甲厚度为8~12mm,尾部装甲厚度仅有6mm。

在动力系统上,菲亚特3000A采用了一台50匹马力的菲亚特340cc四缸汽油发动机,搭配6前1倒的机械式变速箱,公路极速可达21km/h,越野性能一般。
整车战斗全重可达5.5吨,功重比约为9.09。
重达5.9吨的菲亚特3000B则加装了增压补偿器,将功重比提高到10.7,公路极速则提高到22km/h。

在电子设备上,菲亚特3000B于1934年开始装备射频无线电设备,造型十分独特。

菲亚特3000轻型坦克从1938年开始陆续退役,由性能更好的M13/40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