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高项第四版快速学习笔记(1)第一章 信息化发展 1.1信息与信息化

2023-08-20 13:44 作者:我和未来的杂货铺  | 我要投稿

1.1.1信息 1.信息的定义 (1)定义 信息是物质、能量以及其属性的标示的集合,是确定性的增加。 以为物质介质为载体,传递和反映世界各种事物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等的表征。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以一种普遍方式,表达物质运动规律,在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产生和传递。 信息是指音讯、消息、信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香侬——“信息论之父”。 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不确定)的东西”。 确定了信息的单位——比特(bit),1bit的信息量,在异变度为2的最简单的情况下,就能消除彼此的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 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指定以声音、言语、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信息是抽象于物质的映射集合。 【例题练习1】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信息只存在家庭中;B.信息只存在校园中; C.信息只存在图书馆中中; D.信息无处不在; 答案:D 【例题练习2】信息的基础是( ) A.数据; B.知识; C.事实; D.概念; 答案:A 2.信息的特征和质量 (1)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无限性、相对性、动态性、依附性(依附于载体)、传递性(形式不同如学习书籍课本——视频课件——知识文档等)、变换性、层次性、系统性(是集合)、转化性(可以转化为能量/物质)。 (2)信息具有价值,价值大小取决于信息的质量。 质量属性:精确性(准确),完整性(全面),可靠性(来源,传播符合预期,值得信任),及时性(时效性),经济型,可验证性(证明证伪),安全性(非授权访问性)。 应用场合不同,信息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 对于金融信息而言,其最重要的特性的安全性; 对于经济和社会信息而言,最重要的特性是及时性; 【例题练习3】信息要满足一定的质量属性,其中信息( )指信息的来源、采集方法、传输过程是可以信任的,符合预期。 A.完整性; B.可靠性; C.可验证性; D.保密性; 答案:B.可靠性 1.1.2.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以及其特征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为生产或信息化过程以及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的系统。 信息系统是管理模型(对象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实现条件的结合,其具体的抽象如图1-1所示。

图1-1 信息系统的抽象模型 管理模型: 信息处理模型: 信息系统的组成部件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服务、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等。 按照用途划分:信息系统一般划分为电子商务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生产制造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决策支持等。 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1)软件的生命周期:可行性分析与开发设计、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设计)、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分析师,产品经理/怎么做?/、系统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怎么做?、系统实施(编码和测试)/动手做、系统运行与维护。

图1-2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图 【例题练习4】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  )阶段任务是回答信息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阶段是回答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A.规划、实施; B.分析、设计; C.设计、运行; D.实施、运行; 答案:B.分析、设计 1.1.3.信息化 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 信息化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历史过程。 “一个核心,四个内涵,六个要素” 1.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的核心: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重充分应用基于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力,(表现为各种信息系统或软硬件产品),提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并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表现为法律、法规、制度、规范、标准、组织结构等),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主要包括: 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效用累计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2.信息化体系 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体现需求和效益; 信息化技术和产业——物质基础; 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信息化法规——根本保障;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取得实效的关键; 信息网络——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基础设施;

​图1-3 国家信息化六要素 【例题练习4】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 )是国家信息化的就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取得实效的关键。 A.信息技术和产业; B.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信息人才; D.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答案:B 【例题练习5】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六个要素,其中( )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A.信息资源; B.信息技术应用; C.信息网络; D.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答案:B 1.1.3.信息化趋势 产品信息化: 产品中各类信息比日益大、物质比重日益降低,其物质产品的特征向信息产品的特征迈进; 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嵌入了智能化元器件,使产品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功能。 产业信息化: 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广泛利用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 社会生活信息化 指的是包括市场、科技、教育、军事、政务、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各种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大力扩展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内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生活时空等。 国民经济生活化 指的是在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金融、贸易、投资、计划、营销等组成一个大的系统,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连成一个整体。 国民经济信息化是世界各国急需实现的目标。 【例题练习6】关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 不正确的是:( ) A.全城标准化深度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全覆盖; B.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数字化程度不断能提高,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生态效益充分显现; C.标准化发展基础更牢固,建成一批国际一流的综合性、专业性标准化研究机构; D.标准化开放程度适当控制,暂缓标准化国际合作拓展,加大力度推行自主创新标准; 答案:D 【例题练习7】《“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 )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 A.数据; B.信息; C.技术; D.资源; 答案:A.数据 【例题练习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刚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 ),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A.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B.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 C.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智能化; D.新型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答案:A.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例题练习9】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刚要提出,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国家前列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 A.农业现代化; B.区域一体化; C.智能化; D.数字化 答案:A.农业现代化

2023年高项第四版快速学习笔记(1)第一章 信息化发展 1.1信息与信息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