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卖货直播引起的思考与牢骚
中午,日常的午饭时间,我母亲看着一个男人在直播前口若悬河卖着女性产品,不经感慨起这个社会什么样的人都能出来搞钱,通过简单的公式:引爆话题来获得流量,通过流量变现钱财,而万物的终点是卖货。我想了一下说,应该是当今社会的终点是钱财。我和母亲相视,然后她划掉直播沉默的与我一起吃着饭。 我则是想起了古代,那是一个面子名声几乎大于一切的时代。有很多糟粕,不可否认那也是我们文化的巅峰。我们为什么要传承,因为那时的东西好,而且我们没东西了,或者说没有更好的新东西了。就像三体里智子封锁科技那样,我们的文化也被锁死了。当然了,不可否认当今有很多融合传统文化的发展,就比如音乐中西结合,也许还有很多不出名,至少我不了解的但是也是文化发展了东西。可是多吗?不多。当今中国这么多人,难道没人才华智慧能媲美李杜吗?并不是,不是我们不想发展创新,而且我们想这样做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想:有什么价值,能赚钱吗? 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也有少部分人真的喜欢文学同时家境不错,在学习和创新文化的第一线。可惜太少了。为什么学理科的多,尤其是学着学着万物转计算机,因为好找工作,也有真心喜欢纯数学和纯物理的,但是还是那个问题,学能学成什么样?不到顶能找什么工作?要赚钱啊,不赚钱怎么活。文科部分也是奔着考公。之前那个张雪峰事件就表明了一些东西。新闻专业不讲究事实而是专注夺人眼球,目的是什么,流量,钱。 你看,人在这时代可以抛弃很多,但是抛弃钱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做不到。 为什么呢? 我想了很久。我想到了小时候父母日夜操劳,抱怨着工资;我想到了老师对我们说要考个好大学才有好工作;想到了身边人对于富人的追捧,尤其是那会的马云王思聪;想到了如果有人课后买个鸡腿我会十分羡慕;想到了电视上宣传的关于有钱人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我知道对于钱的追求在这个时代已经被从小开始刻在骨子里了。我们大部分人被灌输上学的目的是钱,好好学的目的是钱,上大学的目的是钱,什么的都是钱。家长没空教,老师不会教。那到底什么是礼义廉耻呢?在这个时代因为<钱,所以没有太大的必要知道吗? 从小到大的教育中一直被钱贯穿,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有什么奇怪的吗?参天大树的根烂了,修剪几根枯竭的树枝又有什么用呢?当“面子有什么用,值几个钱”这样的话成为成年人的真理时,物欲横流也就不再意外了。 只是牢骚,没有对错。不必抓着我发牢骚时语言的漏洞加以攻击,更不必通过否定我来否定我的思考内容。这只是有感而发,无关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