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
看到这地方的第一眼印象,就是满书架的卷轴,那些卷轴每一个都有卫生纸卷那么厚,乱七八糟地堆在架子上,密密麻麻的,简直是密恐患者的地狱。
梦榆只是眨了眨眼睛,身边就出现了一圈一圈带着橙色和棕色光点,氤氲的微光围绕着他转了几遍,开始上下跳动起来,如果光点有情绪的话,应该是非常愉悦和开心的。
有一点可爱。
光点们往前走了一会儿,似乎看到梦榆仍站在原地,又飞了回来围着他继续转圈。梦榆这才懂了这些小光点的意思,“是要让我跟你们走吗?”
小光点们剧烈跳动起来,用频率回答了梦榆的话。
跟着小光点一直往前走了十多分钟,远离了那些卷轴和书架,依靠着光点的照明,黑暗中一间精致的小屋露出了它的轮廓。
小屋正中央用行书写着“啓天示地”四个大字,那字飘逸无踪,斜挑鹤腿,行云流水,风骨斐然。
“王羲之……”梦榆瞪大了眼睛,这幅书法作品他没有在任何史料或者书画上见到过,但作为史学和书法研究者来讲,他非常确信,这就是王羲之的真迹。
他又凑近了好几步,恨不得眼睛贴在装裱好的玻璃上跟这墨宝有个亲密接触才好。
光点们瞬间炸开,均匀地扩散到了整个屋子里。
梦幻的光斑将整个屋子的每一处细节都展开在梦榆的眼前。
“绿地粉彩绘描金镂空花卉香炉!清朝的……明朝的黄花梨画桌……”梦榆喃喃自语,他跬步走了,手想要触摸那画桌上的龙玉为体的澄泥砚,在即将触手的那一瞬间猛然收住,才想起自己没有戴手套。
以梦榆的眼力来看,这小屋里的东西件件都是真品中的珍品,天价二字不足以描述,最便宜的都是那落地的镂金小香炉,市值现在都超过两千万了。更多的是像墙上挂着的那副王羲之真迹一样,是无价之宝,根本不能用价格来加以衡量。
莫不是在梦里吧?!
梦榆恍恍惚惚环顾小屋,又在一旁的琴几上看到了更令他吃惊的东西——一把货真价实的被佛尼音布评为“冷然希太古”的仙品。
正是唐代四川雷氏一族所制作的名琴,乃至于不懂琴的人都能在教科书上见到的“九霄环佩”。
梦榆呼吸都收紧了,额头上冷汗一滴滴地往下流。
大约是让梦榆看清了小屋里的东西,那些四散的光点颇有灵性地又收拢了,渐渐地捏出了一个人的形状。
光芒骤然刺目,直刺得人流泪。
正战战兢兢,想碰又不敢碰的梦榆接下来便看到了更加令他震惊的一幕,光点跳跃中显现出了一个人形。
其人虎口、日角,峰准,长目,挚鸟膺,身高八尺有余,腰身精瘦,目中若有精光摄人,面目英朗,一身气度可谓天潢贵胄犹不如,天人才堪。
男子看到梦榆一副光着膀子兼寸头的模样,眉头紧皱,又看他呆呆傻傻,既不向他行礼,又不自报家门的模样,挥袖欲走,他身边光点便汇聚成一张一尺长半尺宽的荧光屏幕,立时挡在他面前。
一串小篆字体出现在了屏幕上:“始皇陛下,您不能走。”
男子心烦意乱,他走到那里,那屏幕就跟到那里,最后他只能找到了椅子坐下。
屏幕这才离开他,跑到了梦榆的面前。
“您好,启示者梦榆先生。接下来请您坐下,询问来者三个问题并记录。”屏幕又弯折起来,靠着首尾捏住了梦榆的袖子,把他拖到了男子对面的椅子上。
梦榆甫一坐下,二人中间的书桌上就凭空出现了两盏清茶,茶香清冽,茶碗是上等的汝瓷,稀罕的月白色。
男子紧皱的眉头这才松开些,啜了一口茶水,叹道:“故土之茶……”
梦榆回过神来。
屏幕落到他眼前,显示出了对面男子的信息。
“姓名:嬴政
性别:男
十三岁继承秦国王位,平长信侯,剪吕不韦,重用李斯、王翦,后灭六国,一统天下,史书载为‘始皇帝’。”
“请您询问其三个问题并记录,完成后将获得记忆碎片一枚。”
“嬴嬴嬴……嬴政?!”
一声大叫响彻了整个小屋。
嬴政又一次皱眉,有点没了耐心,“你是何人?”
熟悉他的人知道,当这位始皇帝语调上扬又皱眉时,便是大动干戈,祸事临头了。可梦榆不知道啊,他实在是这短短的半个小时内接受到了太多的难以理解的信息。
先有无价字画,后有天价藏品,再来一个人竟然被说成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太荒诞了,太可笑了。
屏幕面对这种情况是轻车熟路,它从自己的边角分离出了一小块光斑碎片,贴上了梦榆的额头,碎片一接触到他的额头就直接没入。
一股脑的信息蜂拥而至,梦榆忍住了一股恶心,消化着屏幕传递给他的信息。
原来鸿蒙初始,大荒有神,后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夸父以身养山川灵岳,人类繁衍生息,神隐,而人类作为神族后裔,偶有返祖现象,这些返祖的人类倒不会像其祖辈一样拥有呼风唤雨、移川填海的神通,但在某些方面异于常人,往往成为人族中的某些领域的强者。
这些返祖的人族,某种意义上算作是神族的一份子。
但又由于他们比一般的人族强大,如果是良善之辈还好,一旦作恶就会酿成人间惨剧。这也就不能不管理,于是神族在时间裂缝中开辟出了一个独立的启示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个“树洞”,自动检测和连接到所有时空内返祖人族的踪迹,并制作备案、对这些人进行启蒙。
这被称为“神授”,而神族对其的称呼,就是梦榆一进来看到的属于王羲之那副字“啓天示地”的由来,没错,神族称呼这里叫人族的“启天示地”。
对各位返祖人族精英进行“神授”和“启示”的人,就被称为“启示者”。
启示者只有一位,必须是史学大家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的大才。迄今为止已经有九位,其中“王羲之”、“李太白”等等名字看得梦榆大拊掌。
他不禁想:难怪这里会有王的真迹……难道自己是跟这些天才并肩的人吗?莫非自己日后会有大造化?
内容只阅读了一半,他不能多想,继续往下看。
启示者需要询问对应人物三个问题,并由文书记录生成卷轴藏于后厅——想来后厅就应该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书架所在的地方了。“文书”就是光点凝聚而成的屏幕,为上神万千化身之一。
最后就是启示者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了,梦榆快速浏览了一下,注意到最后的一句话。大意是说,问题可以由启示者自己定。
在弄清楚了状况之后,梦榆乐了。
“你真是嬴政?”
嬴政心道这神官实在粗鲁,方才呆呆傻傻,现在倒是显得精明了几分,可又问些没有必要的问题。
倒是有些好拿捏。
他正想着,文书便心有灵犀地向他发出了警告: “不可欺瞒神官,否则王朝倾覆;不可探听神谕,否则自身消亡;不可拒绝答问,否则从此闭口难言。”
可见,神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嬴政只能暂时收起了自己的心思。
“此问可作数?”他敛去了脸上多余的神情。
文书答曰:“否。”
既然不属于那三个问题,嬴政就可以选择不回答,但是想到刚才文书说的第三条,如果拒绝了梦榆的问话,自己可能变成哑巴,嬴政不敢冒险,只好挤出一个字,“是。”
“文书,可以开始了。”梦榆两眼发光盯得嬴政直皱眉,无他,就因为对于一个研究史学的人来讲,能够和历史人物面对面谈话就意味着历史的巨大发现,他能够当面问一些史学界至今难以破解的谜题……
“第一个问题,史载长信侯嫪毐‘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惧诛,因作乱,战咸阳宫。毐败,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取其两弟囊扑杀之’……以上可否属实?”
梦榆是实打实的想要听正主的八卦。
但这问题显然戳到了这千古一帝的痛脚。
嬴政甚至觉梦榆在羞辱他。
嫪毐,就是前面在嬴政的人物资料中,提到的长信侯。长信侯是谁?史书上说他“天赋异禀”,所以经由吕不韦引进,被嬴政的母亲赵姬招为入幕之宾。本来应该是一桩丑闻,秦国王室应该捂着遮掩,谁知道这嫪毐借着赵姬的势,竟然在贵族宴席的时候自称秦始皇的“假父”!
假父是什么意思?那意思就是说他是赵姬给秦始皇找的后爹,你想,秦国秦王的后爹,说出去不错吧?
嬴政这样的人怎么能允许这种人在自己面前跳,据说就是因为这句酒后失言把嫪毐给处理了,之后顺带又处理了吕不韦,又把赵姬撸倒台。
梦榆倾向于,这位始皇帝怕是在羽翼未丰之前任由吕不韦和嫪毐在面前跳,实力强大了才把人处理了的。至于赵姬……或许对于嬴政来讲并不重要。
事实上,也有野史说吕不韦跟赵姬可能也“有”关系。梦榆认为可能不大,关系可能是有的,大约是政治联盟,或者吕不韦有意跟赵姬交好,或许是觉得这位赵太后好拿捏。
赵姬明显是不太拎得清的,有个有大作为的儿子不去笼络或者安分守己,反倒是热衷给秦庄襄王戴绿帽,更重要的是还管不了身边人。
嫪毐是个小人物,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代表的其实是吕不韦的权势。
梦榆想要知道的也是这一点。
说道吕不韦,就是他的眼力。在嬴政的父亲子楚,也就是秦庄襄王在赵国做质子的时候,吕不韦就看中了子楚,然后资助他回到秦国并且出钱给他造势,让他跟贵族交好,后又说服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子……后来子楚上位,吕不韦凭借从龙之功简直是炙手可热。
子楚去世后,嬴政幼年继位,羽翼不丰,早期的政、治生涯怕是处处受到吕不韦的牵制。还有个拜吕不韦为“仲父”的说法……说不准,嫪毐的出现一是为了拉拢拿捏赵姬,二也是为了给嬴政上眼药。
主幼权臣的戏码自古就有。
这一点,正史和一些考古发现都没有能够支撑的资料,但不妨碍梦榆发散思维在线吃瓜。
可苦了嬴政短时间之内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转而面色如常地回答梦榆:“真假参半。”
梦榆听他平静的语气,面上没什么反应,但心里已经给他热烈鼓掌,只能说不愧为一统天下的皇帝,能屈能伸。
“你想问的不是他,是吕不韦?”嬴政示意文书再给他倒一杯茶,梦榆那点遮掩,在他眼中跟直白地说出了来没什么区别。
他看出来了,这神官其实跟那些王翦那些人差不多,说话粗鄙,说的太文绉,他又听不懂。索性说话日常一点,避免这位听不懂到时候多事。
“是。”梦榆道,“关于吕不韦你对他有什么看法?”
“第二问?”
文书立马打字:“始皇陛下,这只能算是第一个问题的解释。‘真假参半’并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回答。”
嬴政眼波流转,轻笑一声。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温柔,加上他确实容貌英俊,气度不凡,让梦榆都心神一怔。
难怪坐拥天下美人。
好在他是直的,梦榆心想。
“吕不韦确实是会造势,有些手段,他助朕的父王即位。后父王也确实给了他许多好处……”
“然人一尝权势,只会贪得无厌。”嬴政握住茶碗看着茶水摇晃时升出的热气,“他挟朕要秦……朕只好让他明白,他是有些野心和资本,但那不过是朕生于他后罢了。”
破案了破案了,这个瓜保熟!梦榆一边仔细地听着嬴政的话,在心中呐喊,另一边稳住自己的力求不发出声音打断嬴政抛瓜的兴致。
可惜嬴政把事情解释清楚之后便没有任何闲聊的欲望。
“赵姬脑子不清楚,朕只好一同处理。”然后闭口不言。
这最后一句表明:嬴政对自己的亲身母亲确实没有什么感情。对于他来讲,一个不懂站位被男人迷了心神的女人根本不值得同情。他的冷漠跟他的政绩如出一辙。
梦榆虽然遗憾,但也知道嬴政能说这几句话也不算不容易了。
“咳咳,那第二个问题,你为什么给了你的祖母,夏太后‘天子驾六’?”
梦榆吃完瓜,正经地问了一个史学界的疑难问题。
皇帝级别的六匹马拉的两轮马车,即著名的“天子驾六”。天子所御驾六,其余副车皆驾四。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华阳夫人是子楚的继母,亲生母亲则是夏姬,后来被封为夏太后,是嬴政的亲祖母。04年发掘出了她的墓葬,史料记载夏姬去世于秦始皇七年,刚好在嬴政处理吕不韦、嫪毐前两年。
周朝末期,各诸侯王暗地里墓葬天子驾六的不少,但是给一位女性天子驾六,实在罕见。
普遍的认知是夏太后跟嬴政的关系应该非常不错,那么夏太后在政事上有涉猎才对。可是问题是史料中对夏太后的介绍寥寥数语,更没有任何关于她的政见的描写,她看起来就好像是一个典型的后宫女性。
历史关于夏太后的记载就像断片了,只有那个墓葬透露出了一些信息。
嬴政提到夏太后跟提到赵姬的反应完全不同,他手指扣住桌面,缓缓敲击,发出咚咚声。
他没有问梦榆是如何知道这件事诸如此类的蠢笨问题。
“朕的祖母理应有,”嬴政说,“她是朕见过的最睿智的女子。”
能得到嬴政的高度评价,可见这位夏太后真的非常聪慧。梦榆乘胜追击,“早期吕不韦把控朝政就没有想过除掉你自立吗?你之后登上皇位,万花丛中过,半点不沾身,也有你祖母的影响吗?”
嬴政虽然后宫佳丽三千,却始终没有一个正牌夫人,没有立过一个“皇后”。有的人说他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真爱,也有人说对于一个皇帝来讲,女人只是附庸。
相反,在嬴政心中,他并不认为女子比男子差,事实上,他只是认为那些只能依附于男人的女子不能让他欣赏而已。
他一生中最尊敬的是他的祖母。
隆冬时节,吕不韦不知听了哪个门客的提醒,认为他难以掌控,让他信任的宫女投毒。他很信任那个宫女,差点喝下了那杯毒酒。
铺天卷地的白雪,寒风吹得连宫人都不敢出门,滴水冻结成冰。
嬴政发了高热,宫女给他煨酒,夏太后穿着大氅满身冰雪而来,将毒酒扔在地上,溅湿了宫女的裙摆,等嬴政反应过来宫女已经被夏太后带来的人拖下去了。
在这之前他都对夏太后所知甚少。夏太后为人低调,很少出门,他对她的印象也仅仅只是亲身祖母而已,不像华阳夫人一样喜欢逗他。
然而吕不韦的毒杀计划却被她发现。
她面上冷漠,却留下了心腹宫女照顾他,熬好的药汁苦涩滚烫,夏太后的手冰得渗人,摸了摸他的额头后又一身冰雪地走了。
嬴政后来才查到,夏太后聪慧,庄襄王不喜她,都是她刻意为之,子楚的登位在她的意料之中,吕不韦的计划她都了然于心。
她不显山不露水,不爱权势,却能轻易地将权臣玩弄于鼓掌之中。嬴政能等到自己在政、坛扎根,扳倒吕不韦,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夏太后对他的保护。
嬴政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
倘若女子能够即位,他心想,夏太后理所应当。
“他当然想除掉我,只是他除不掉而已。”嬴政微微一笑,“可惜天下没有一个能比得上祖母的女子。”
梦榆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焚书坑儒的,问他知不知道焚书坑儒的后果。
嬴政坦言道:“儒家虚伪,强调礼制仁义道德不过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掩盖自己的野心,朕光明磊落,奴天下人倚靠自身。”
问题问完文书发出了炽热的光芒,从光斑中掉出了一个卷轴,正是梦榆在外面的书架上看过的那样没有什么区别的卷轴。
可惜千古一帝的后事凄凉,身死于游历天下途中,尸身腐烂,秦也二世而亡。
嬴政起身,凤眼微睁,问梦榆,“神官问了我这么多问题,我也想问神官一个问题。”
“请讲。”梦榆也跟着起身。
“你能不能告诉我,我最后有没有善终?”
梦榆愣了愣,最后还是缓缓摇头。
嬴政闻言,面上没有半点不悦或者说意外。
“你就一点都不意外吗?”梦榆好奇道。
嬴政说:“朕生前其人为下,薨其人欲上。”
翻译过来也就说:那些人那么厉害,在我活着的时候被我压制,为我打工,我死了之后当然恨不得在我坟头蹦野迪了。
窗外杜鹃声烦人,一波起一波落,树叶声被风打得凌乱,更有汽车的喇叭声刺耳。
头天晚上领着学生选课题熬夜了,睡得昏天黑地。
孟榆睁开眼睛,从床上蹦起来,一把拉开了窗帘。细碎而温暖的阳光落到他脸上,甚至有一点点刺眼,“原来是一场梦么?”
还烦恼选什么题?
孟榆赶紧买了张飞西安的机票。
注:(出处排列不分先后)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吕不韦列传》
《纬书》
顾炎武《日知录》
本文中的历史部分为虚构,正经爱好者请参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