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目标烂尾“清零”!云南、河南、广东行动了,划出时间表

2022-03-01 08:38 作者:蓝白argentina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蓝白。


2022年,一场针对烂尾楼的攻坚战,正在全国徐徐展开。


先来看看不同地方的做法,比如云南、河南、广东和西安。


前几天,昆明日报报道,全省开了住建会议,会上说今年重点要治理烂尾楼,还直接划定了时间表。

3月底之前,大理、迪庆、普洱先清零;


6月底前,全省烂尾楼都要做到基本清零。


咱不说别的,自从前年大量在建楼盘停工的报道发酵,云南的行动力确实强,证明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我看了一下各地交出的成绩单,相当惊艳。


昆明烂尾项目有112个,去年化解了68个,剩余的44个,今年要完成。


文山246个历史遗留问题的项目,已经整治完成203个;16个烂尾楼项目,复工了11个。


曲靖19个项目,盘活复工12个,剩下的项目“破产重整”,正通过司法程序整改。


大理排查了54个烂尾项目,已经化解了49个,化解率达到了90%以上。


丽江化解率稍微低一点,但也达到了66%左右。


现在2月底了,离“烂尾清零”,还剩4个月,拭目以待。

河南这边,郑州去年底,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连开了两次问题楼盘化解的工作会,明确提出:


用金融、司法、破产清盘的模式,一楼一策、一案一策,明确化解目标和节点。


两次会议的规格和内容,都差不多,但是在当地的通报里,第二次开会的时候,增加了“攻坚”这两个字。


看来难度还是挺大的,但决心必须有。


过去这些年,郑州全市,问题楼盘数量有100多个,涉法涉诉、无证内购、开发商资金断裂,是主要原因。


我记得郑州有个烂尾楼,业主等7年了也收不到房,住进没有门,没有电甚至没有水,连毛坯都算不上的屋子里,下班回家打着手电筒爬楼梯。

有一位妈妈带着8岁女儿住进去,丈夫在房子烂尾这几年也去世了,还要打零工还房贷、凑学费,每天晚上睡觉,还要在枕头下面一把水果刀,怕遇到坏人和野狗,看得我特别心酸。


希望这位妈妈,今年能等来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除了郑州,还有洛阳,2月上旬说:设立政府监管专户,府院联动,确保5月底前,化解10个项目,11月底前,50个停工楼盘补齐手续,恢复正常施工。年底前,161个问题楼盘,全部化解处置到位。

5月、11月、年底,这就是洛阳给出的时间表,非常细致。


对了,还有一个南阳,在网上挺出名的,限于精力,蓝白没有找当地的进度,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再把目光投向广东。


为什么要说广东呢?


因为那家违约的龙头房企总部,就在广东。


前段时间,广东开了全省住建会议,又把那句话重点重复了一遍:“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企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跟云南、河南小开发商乌七八糟的情况不同,巨型房企是在售的期房,是在建楼盘的停工,一旦处理不慎,会造成行业性的流动性危机。


尤其是业主,辛辛苦苦攒钱买的房,五证齐全还烂尾,哪个家庭都受不了这样的冲击。


还是那句话:保交楼,就是保民生。


很理解业主焦虑的心情,但说实话,这个事还是挺棘手的,许老板前几天说,复工的基础,是近800亿的销售未回款、近900亿的保交楼楼栋中的可售货值,问题是现在谁还买啊,这位还不愿意贱卖资产。

还好,在工作组进驻后,债务重组与拆分已经在进行,今年保交房的目标是60万套,7000万平米,也就是有一半的项目都能交付,耐心等待。


最后,把目光转向西安。


西安、郑州、昆明,这几个地方,都是前几年房价飙升的二线省会典型,尤其是西安,前几年拼命“抢人”,全国率先提出无门槛落户,叠加国中城市,高校资源,高新产业入驻,房价一路飞涨几十个月,都不带停的。

就是在这个过程里,房地产过热,乱象丛生。


当地人大官网在2019年4月份曾发了一篇文章,《集中解决我市烂尾楼的建议》,说城改项目有大量问题楼盘滋生,还有一组非官方的数据,因为数字有点让人惊讶,应该是每个城市统计口径不同,要不然数字差异不会这么大。


我想了想,还是不提了,大家可以按图索骥,自己找找。


现在,西安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刮骨疗伤。


去年,西安开了处置城中村棚改遗留问题的推进会,按照“一个项目一个专班”的原则,以2021年8月、2023年12月作为时间节点,限时解决问题。


很明显,河南、广东、云南、西安的行动,最典型的共性,是“时间表”。


大部分问题楼盘,都要在2022年解决。


说实话,房地产高速发展20多年了,以往,还从来没见过,全国范围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所有省市,都以整齐划一的步调,来解决烂尾楼这个顽疾。


现在,我们的房地产年销售额已经18万亿,年销售面积已经18亿平米,城市扩张太快了,应该稍做停留,给那些受到创伤的人们,多一些眷顾。


当然,解决烂尾楼,最根本的办法,还是现房销售。


预售制和公摊面积,是上世纪学香港的“卖楼花”。

第一,以前都是按栋卖的,可大家都买不起,有能人就想了好办法,把整个小区,整栋楼分拆,分户来卖,大家一起均摊楼梯、电梯、外墙这些面积。


第二,把楼宇当成商品,开始印说明书,推销楼花,只要先交一笔不太大的定金,就可以预购一个单元,等楼宇建成后补足余款,便可拥有自己的物业,大大减轻了买楼的经济压力。


一个解决了整栋分拆的问题,一个解决了没钱买房的问题。


既天才又取巧的想法,既是房地产扩张的原动力,也是面积不透明、动辄烂尾的始作俑者。


正因为引进了期房“楼花”的销售模式,开发无序、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成为房价快速抬升,房屋质量下滑、乃至楼盘烂尾的关键因素。

现在,部分地区已经试水现房销售了,改变正在发生。


2018年7月的广东江门,2020年3月的海南,都已确定,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房,实行现房销售。


至于其他地方,还需要时间。


毕竟,现在表面上1年十几万亿的体量,都是徒有其表,开发商的融资杠杆已经到了10倍乃至几十倍的地步,真要让这些房开公司卖现房,对自有资金的要求极高,土地和住宅的供应量肯定会缩水,从而引发供需失衡。


只能一步一步来,从试点开始,慢慢推广。


所以,没实行现房销售的地区,现在的方向,是逐步转向更严格的预售条件,更规范的预售资金监管。


2月上旬,住建部也出台了全国性的商品房预售资金办法,要求预售资金必须全程监管。


跟以前不一样的是,分为一般监管额度和重点监管额度。


重点监管额度的比例,由市县一级的住建部门,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


也就是说,预售资金监管,权限放到了地市和县城,按工程造价的合同总额,而不是简单的工程节点,来确定额度,最大程度保障购房者的权益。


给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多一点耐心,相信调控的智慧。


问题楼盘的化解,“所见即所得”的现房模式,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

目标烂尾“清零”!云南、河南、广东行动了,划出时间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