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博专业经验贴
一、个人情况
在职,跨专业,总分370+,专业课240+,公共课拉分,复试排名考前,总排名上升几位。4月备考,上半年学习效果较好,下半年压力比较大崩溃了一个多月,12月调整好状态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建议备考还是早开始,因为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早点学习,总比没有时间学习要好。
二、择校
我是先在文博公众号上把所有设有文博专业的学校名单找出来,筛选出985的学校。然后找出往年这些学校的真题、报录比以及复试方案,自己先分析这些收集的资料心里有个大概的判断,然后筛掉一些竞争大的、不感兴趣、真题重复率不大的学校。接着找到部分直系学姐学长了解下情况,最后再三分析就选择了山东大学。建议有考研想法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加qq群、微信群了解文博考研的情况,足够的了解才不容易做错决定。
三、专业课学习
1、参考书
山东大学文博专业参考书《中国考古学通论》、《博物馆概论》、《文物学概论》。
2、文博课程
可以搜B站的尧三同(本人哈哈)、穿上毛衣冬天不冷、张小邪等文博专业up主。边听课边自己做笔记(可以在学姐学长们提供的笔记上直接修改),这一步尤其重要,这是消化知识和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而且后期的专业课背诵也将事半功倍。
3、笔记软件
前期使用的Word配合目录和批注做第一轮笔记,第二轮纸质笔记,第三轮手写的思维导图,备考只做到把书读薄,现在在B站做视频希望能实现把书读厚。关于做笔记的软件这个主要看个人喜好和习惯,重点是能帮你把知识学会就可以。
4、真题分析
在择校的时候,我已经将真题分析过一轮,山大真题的重复率较高,考古学比重大,博物馆学比重很小,也时常从山大老师论文中出题,而且每年还都会出一个20分左右的偏题(对跨专业而言),比如今年就出了个邺城规制,我是一点风都没摸到,还答成了城址,心里还在嘀咕今年怎么考这么多城址哈哈哈。对于这20分大家复习时尽量面广一点,其他就随缘吧哈哈。
接着在专业课学习完第一轮后,这时对整个文博知识点的认知更清晰,这时可以开始对真题进行第二轮分析,把知识点的相关知识点都标记在旁边,这些都是重中之重的待考点,第二轮复习时要完善这些笔记。当然,随着后期的学习,你对专业知识越来越熟悉,你还要不断的去分析真题,发现真题之间的联系,发现出题者的思路。
5、背诵专业课
第一轮(时间线):自己跟着课程做笔记,消化知识点。4月至8月底完成第一轮背诵。重点牢记知识点框架。
第二轮(专题):将第一轮笔记分成专题,根据山大真题,我分成墓葬、考古学理论、城址、陶瓷、青铜器、文物保护、博物馆学等。9月至10月完成第二轮背诵,重点是学会总结共性与差异,一个时代的遗迹遗物共性都差不多,你只要着重记它的差异点就可以,差异使它具有识别度。总结答题步骤,我一般用5WHCM(自创勿喷)回答。(5WHCM:是什么,谁什么时候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干,怎么干的,有啥特点,意义是什么)
第三轮(思维导图):边背诵边手写思维导图,用5WHCM完善答题步骤。12月完成第三轮背诵。补充: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查漏补缺,不断增补新的知识点,12月份还要安排模考,可以自己根据先前分析的真题出题规律出题模考。时间要把握好,一般10分的题安排5分钟时间写,内容较多可以适当延长一两分钟。
四、英语学习
1、每天坚持背单词(扇贝),认识的就删掉,直到把所有单词都删掉为止。
2、我是每天花了一个小时和我的好朋友一起看阅读,每天一篇,做了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历年真题。我感觉效果还好,不过由于我个人原因(考英语总是思想不集中),成绩不是很高,70+。
3、作文背的20篇,练了几篇写作。
五、政治
1、暑假开始跟着徐涛课程学习,刷了1000题、米六、肖四、肖八,最后只背了肖四的大题。政治很拉胯,想考山东地区的学校,政治还是要好好重视起来。
六、结语
最后,祝大家都能考上心意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