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2023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语文试卷答案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1(数字1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料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伶官传序
教学目的:
1、通过提要钩玄的方法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2、通过因声求气的方法,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旺盛的气势。
3、积累文言字词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曾经说过:“生子当如李亚子。”《通鉴记事本末》书中记载,李存勖刚即皇帝位,便率军直接攻打后梁的都城大梁。出征之前,他把夫人和儿子都送到后方的皇宫里。告别时说:“事之成败,在此一举,若其不济,当聚吾像于魏宫而焚之”,表现出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毛主席对这段记述逐字加了旁圈,并在上头批注“生子当如李亚子”,这无疑是对李存勖的极高评价。那么欧阳修眼中的李存勖又是怎样的人呢?他想借此说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不懂的地方用笔做上记号,思考相关问题。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立论的依据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来说)
②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证的?由此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找出观点句。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课文中的观点句划出来,并试着翻译。
三、品读欣赏
欧阳修散文作品有很多,体裁也丰富多样,我们接触到的就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泷岗阡表》、《朋党论》等,可是据说欧阳修认为,《伶官传序》是他平生最得意之笔,文章好在哪里呢?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对本文的看法。
(一)问题导读:
1、《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呢?
明确: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重点是强调人在主观上是否努力。
小结:本文观点鲜明,条理清晰 ,很值得我们在作文中学习和借鉴。
2、得失天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结合庄宗的经历来看本文)
3、第二段中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庄宗忧劳?
受、藏、遣、告、请、盛、负、前驱、纳
4、欧阳修为什么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得天下呢?
明确:欧阳修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就是为了突出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个主题。
5、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论证观点的呢?
明确:使用正反对比举例的论证手法
(二)朗读品味
1、读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和“及仇雠已灭这两个句子”,注意感情和语气。
第一句赞叹,庄宗意气风发,应该读得激昂、振奋;第二句惋惜,庄宗败绩可叹,读得低沉、缓慢、哀伤。
2、将这些句子改为两两对偶的句子让学生评价
后用兵,告其庙,请其矢,锦囊盛,负前驱,及凯旋,函枭首,入太庙,告成功,意气盛,何其壮;仇雠灭,天下定,一夫呼,乱者应,仓皇出,未见贼,士卒散,君臣顾,不知去,誓断发,泪沾襟,其败绩,何其衰。
优点:使用对偶,朗朗上口;使用短句,干脆利落。缺点:呆板,无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