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高掌》——函数篇 个人总结 3

2023-08-29 20:28 作者:Krinpt  | 我要投稿

前言:

  这是第三个总结,本来打算昨天写的但是昨天没精神,这个总结应该不会太完整,因为我现在就没精神(。_。)。

不要摆烂

    1.3 函数的解析式

    函数的解析式,作为天天浸泡在题海的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这类问题有个坑就是要注意定义域,比如自变量作分母,如果不写它分也就没啦~。

     1.3.1 待定系数法

    在初中阶段,我们会经常听到老师说待定系数法,因为一般的函数问题都会用到它。如果你不知道这是啥的话,举例先——

    【自编 1】已知二次函数f(x)经过A(1,0), B(2,0) ,C(0,5)三点,求函数f(x)的解析式。

    这种问题我们都知道,只需要写下“设解析式为f(x)=ax^2+bx+c“,再将这几个点代入即可求得,那么这种解决方法就叫”待定系数法“。

    辣么,上例题!——

   【例 1.11 Ⅱ】已知f(x)%3D%5Cfrac%7Bx%5E2%7D%7B2-x%7D。设k>1,解关于x的不等式f(x)%3C%5Cfrac%7B(k%2B1)x-k%7D%7B2-x%7D.

    啊,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得出%5Cfrac%7Bx%5E2%7D%7B2-x%7D%3C%5Cfrac%7B(k%2B1)x-k%7D%7B2-x%7D,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把两边底下的分母去了,但是你要知道,我们并不知道这个2-x的正负性,因此会很麻烦,所以我们要考虑把右边的移到左边来,因此可以得到

    %5Cfrac%7Bx%5E2-(k%2B1)x%2Bk%7D%7B2-x%7D%3C0

    先看分子,可以很容易地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成(x-k)(x-1),进而

    (x-2)(x-1)(x-k)%3E0

    解释一下为什么成这b样了:因为上下都是单项式,且这整个分式小于零,所以上下异号,所以将分母转化为其相反数(成为分子的同号),再相乘就是大于零了(同号相乘除为正)。

    显而易见地,这是个一元三次不等式,然后就要分类了——

    Ⅰ 当1<k<2时,x%E2%88%88(1%2Ck)%E2%88%AA(2%2C%2B%E2%88%9E)

    Ⅱ 当k=2时,x%E2%88%88(1%2C2)%E2%88%AA(2%2C%2B%E2%88%9E)

    Ⅲ 当k>2时,x%E2%88%88(1%2C2)%E2%88%AA(k%2C%2B%E2%88%9E)

    啊简单吧~,这是最最最最最简单的一种题型,下面的例子就是涉及多种情况的题目,只需要注意别少情况了就好了~。

    1.3.2 换元法

    这种方法也是很常用的了~,书上给的举例就是复合函数:令t=g(x),再反解出x,然后代入f(g(x))的解析式中,得到f(t),进而得到f(x)。但是也有反解不能的题目,比如下面的——   

【例 1.13】已知f(x%2B%5Cfrac%7B1%7D%7Bx%7D)%3Dx%5E2%2B%5Cfrac%7B1%7D%7Bx%5E2%7D,求f(x)的解析式。

    啊这种问题呢,如果令t=x+1/x,辣么就反解不出来x了,所以我们要另辟蹊径——

    我们知道,(x%2B%5Cfrac%7B1%7D%7Bx%7D)%5E2%3Dx%5E2%2B%5Cfrac%7B1%7D%7Bx%5E2%7D%2B2,所以我们就设t%3Dx%2B%5Cfrac%7B1%7D%7Bx%7D

,则t%5E2%3Df(t)%2B2,所以f(t)%3Dt%5E2-2,可得f(x)%3Dx%5E2-2

    这时你可能会写或者根本不会写定义域为(x%E2%89%A00),但是写跟不写,都一样,没有分。为什么呢?

    我们看到形如ax%2B%5Cfrac%7Bb%7D%7Bx%7D的玩意就会不自觉的套用基本不等式上去,这题也是,自变量是x%2B%5Cfrac%7B1%7D%7Bx%7D,辣么我们就会用这玩意,得出%7Cx%7C%E2%89%A52(因为x的符号不知道)。

    故填f(x)%3Dx%5E2-2(%7Cx%7C%E2%89%A52)

    书上说,这种法有人叫做配凑法。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不可能每一题都可以用。所以我们看看变式——

    【变式 1.13.2】若函数f(%5Cln%7Bx%7D)%3D3x%2B4,则函数f(x)的解析式为_____。

     依照前面给出的基本思路,我们只需令t%3D%5Cln%7Bx%7D,则e%5Et%3Dx,所以

    f(t)%3D3e%5Et%2B4,即f(x)%3D3e%5Ex%2B4

    简单吧~。

    1.3.3 方程组法

   书上一来就给了一个看起来很复杂的方程组,让我一头雾水,但是仔细一看,欸,其实不难,就让我来解读解读⑧。

书上推导过程的更完整版

    就酱,遇到符合的小题可以直接套用👍,话不多说,看例题——

    【例 1.15】已知f(%5Cfrac%7Bx%2B1%7D%7B2x-1%7D)-2f(x)%3Dx,则f(x)=_____。

    实战了~,先看g(g(x)),发现等于x,直接用——

    f(x)%3D%5Cfrac%7B-2x-(%5Cfrac%7Bx%2B1%7D%7B2x-1%7D)%7D%7B4-1%7D%3D%5Cfrac%7B4x%5E2-x%2B1%7D%7B3-6x%7D

    答案就是这个,不过要注意的是,a值是原式f(x)的系数,即-2,b值是f(g(x))的系数,即1,不要弄混了哟。

    那么g(g(x))≠x怎么办?请看——

  【例 1.16】已知f(x)%2Bf(1-%5Cfrac%7B1%7D%7Bx%7D)%3D1%2Bx(x%E2%89%A00%2Cx%E2%89%A01),求f(x)

    因为g(g(x))%E2%89%A0x%3D-%5Cfrac%7B1%7D%7Bx-1%7D,辣么,我们来到了解题重点——尝试g(g(g(x)))的运算,经过一系列的运算可以发现(千万别带错式子),这个等于x,所以我们需要列出一个方程组,当然,两个方程式不够的,需要联立三个,也就是把x替换成g(x)和g(g(x))。

    方程组自己解,然后解得f(x)%3D%5Cfrac%7Bx%5E3-x%5E2-1%7D%7B2x%5E2-2x%7D

    书上让我们不要担心这个会套多少,因为三层壳子是高考的极限,再往上就是竞赛了。

    有点小难度了,那让我们看看练习册吧——

    2.(1994 全国文 15)定义在R上的任意函数f(x)都可以表示成一个奇函数g(x)和一个偶函数h(x)之和,如果f(x)%3D%5Clg%7B(1%2B10%5Ex)%7D%2Cx%E2%88%88R,那么(  )。

    A.h(x)%3D%5Clg%7B(10%5Ex%2B10%5E-x%2B2)%7D

    B.h(x)%3D%5Cfrac%7B1%7D%7B2%7D%5Clg%7B%5B(1%2B10%5Ex)-x%5D%7D

    C.h(x)%3D%5Clg%7B(10%5Ex%2B1)-%5Cfrac%7Bx%7D%7B2%7D%7D

    D.h(x)%3D%5Clg%7B(10%5Ex%2B1)%2B%5Cfrac%7Bx%7D%7B2%7D%7D

    因为g(x)是奇函数,h(x)是偶函数,所以-g(x)=g(-x), h(x)=h(-x)。因为f(x)%3Dg(x)%2Bh(x),用-x替换x可得f(-x)%3Dg(-x)%2Bh(-x)%3D-g(x)%2Bh(x),所以联立这俩,可得

    i.%20%5Clg(1%2B10%5Ex)%3Dg(x)%2Bh(x)%0A

    ii.%20%5Clg(1%2B10%5E-x)%3D-g(x)%2Bh(x)%0A

    解得g(x)%3D%5Cfrac%7Bx%7D%7B2%7D%2Ch(x)%3D%5Clg%7B(10%5Ex%2B1)-%5Cfrac%7Bx%7D%7B2%7D%7D

    故选C。

    好了就写这么一点,下次会不会再写我也不到(/▽\)。

《新高掌》——函数篇 个人总结 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