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盖碗小史

2021-10-24 22:29 作者:落棠庵主-蘅芜  | 我要投稿

盖碗作为现在使用频率最高的茶器之一,我们熟悉的是其泡茶的功。对于盖碗的来与去,大多两眼一抹黑但是盖碗用于泡茶的时间仅有几十年的光景。最初的功是用来喝茶的。以此为引,我们来找找关于盖碗的前尘往事……

清光绪黄地轧道粉彩万寿无疆盖碗and清嘉庆矾红御制诗盖碗(山东省博物馆馆藏)



既然我们赋予了这件器物“盖碗”的名字,那就先从“盖”和“碗”两个字开始吧。

“碗”的前身,唐宋时期常用于饮茶的茶碗即使在朱元璋“废团兴散”之后,饮茶方式更加多元化“碗”依旧延续着唐宋时期的饮茶功能

“盖”的出现是因撮泡法盛行之后,人们喝茶时发现茶汤容易变冷,便给“碗”戴了顶帽子此时的“盖”有两个特点:一为非瓷,二为大。“盖”刚刚出现时,大多为木或金属材质的;早期的“盖”也比碗口大,真的是盖上去的。加了“盖”的“碗”出现了,即是“盖碗”的雏形后期出于实用和审美的考虑,渐渐有了瓷制的“盖”,且盖子也比碗口小了。自清代康熙时期开始,渐渐盛行用盖碗喝茶。直到晚期以后,这类“无托盖碗”仍然是主流

那与之对应的“有托盖碗”,又是从何而来呢?

实话实说,具体“托”出现在什么时候,倒是不太容易确定。不过,他的出现是为了防烫,出现时间不会太早。对于“托”的由来,私以为也许是来自“茶托”。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折枝花卉纹茶托(浙江省博物馆馆藏)


“茶托”初见于《资暇集》一书。若依书内记载来推的话,大概在唐代建中年间出现于蜀地,为了防烫而偶然出现的材质的话,就是木头的。之后发展到宋代,我们在文字记述和传承实物里常见的这类漆托成为首选。宋代中后期以后,才渐渐出现瓷茶托。至明清时期,逐渐使用金属会更多些(当然,也有其他材质的)

至于盖碗的“托”是否源自“茶托”,目前的材料支撑并没太多例证,也只是一家推测而已。不过我们能知道的是,“托”与盖碗搭配之后才有我们现在说的“有托盖碗”(此时的“托”不一是瓷的)目前来看,大抵在三代之后才有瓷托的“有托盖碗”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清晚期以前的盖碗多为直口,且搭配金属“托”的会常见些。而且无论什么材质的用于饮茶的盖碗用“托”,其承口会凹下去,从侧面基本看不见盖碗的底足。

直至近代,盖碗放下了饮茶的功能,承担起了泡茶的任务,直口也渐渐变为撇口。因为泡茶的实际需求,撇口也在日渐增大。而“托”的承口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浅,有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所谓的“三才盖碗”。

晚清时期老照片里的盖碗


盖碗小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