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02)

截止2022年9月,已知最早的弹轮式载弹的反塞式气缸发射器,为2005年发表的属于经典系列的蓝小牛。
通过盒子的样式、配色规律来判断,本配色的年代早于黄色版本。
蓝小牛采用弹轮式载弹模式,载弹量6发,发射外置沾粘弹,滑块式上膛。
蓝小牛的弹轮可以通过按下按钮向左侧侧开,但由于设计较为原始,其原装只能打开到大约45°的角度,诚然,玩家可以简单的通过去除限位突起来使得侧开角度加大。由于蓝小牛的弹轮旋转结构位于其后侧中心,不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关系,所以主流的改装方案是购买两个或三个蓝小牛,将弹轮集中于一把之上,使得载弹量升级为18发。这种改造非常普遍,孩社以此概念于僵尸系列(ZOMBIE STRIKE·2013-2020)旗下推出了双轮(FLIPFURY·逆袭发射器·ZOMBIE STRIKE·2015)和统治者(DOOMINATO·统治者发射器·ZOMBIE STRIKE·2015)。
蓝小牛的空保设计非常原始,每一个发射管都有一个对应的空保,这既增加了造价有使得弹轮极为臃肿。
2012年,它被英国玩具零售商协会和英国玩具与爱好协会评为英国2011年度男孩玩具。
蓝小牛是第一款有较大实际意义的反塞式气缸发射器,但为什么要在蓝小牛身上使用反塞式气缸是个谜,先不说在先驱者时代,孩社的设计师就有着足够的弹轮式载弹的直塞式气缸发射器的设计经验,就拿贴吧一直流传的“反塞式比直塞式省钱”这个老旧说法来说,也是不成立的,从实际的结构来看,同样的小牛来说,反塞并不会比直塞剩多少材料工序,而且还带来的射程降低的负面影响。
如此分析,孩社给小牛,甚至其后的经典系列发射器选用反塞式气缸,只有会有一个理由,即是因为性能低,安全性高。

截止2022年9月,2006年发表的属于经典系列的蓝长狙的前管发射器,为新时代开始后第3把燧发式载弹模式的反塞式气缸发射器。
蓝长狙的前管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经典内置弹,泵动式上膛,顶部可以额外装在一枚软弹。
蓝长狙的前管发射器是首个设计有模块化前管连接器的发射器,他可以安装在任何是通用同设计的发射器上。
由于需要考虑运输体积所带来的成本,所以蓝长狙的前管发射器的手柄需要自行安装,安装后才能使用发射。万幸的是,安装手柄并不会对前管发射器的拆解产生影响,玩家一就可以轻松的通过拆解发射器来讲手柄取下。发射器顶部的载弹设计非产的尴尬,由于设计失误,其根本无法夹住软弹,在运动时,软弹会轻松脱离夹子,使得功能失效。
笔者认为蓝长狙的前管发射器是一种增值的勉强设计,主要目的是美观前管并增加其功能。为了能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发射,设计师迫不得已采用了占体积更小的反塞式气缸。万幸的是,由于没有亘长的压缩气缸,蓝长狙的前管发射器产生的瞬时气压意外的高。
虽然长狙有6种配色和版本,但实际上其前管发射器只有5种配色,2014年发表的僵尸配色版本并没有附带前管发射器。

截止2022年9月,已知最早的弹匣式载弹的反塞式气缸发射器,为2008年发表的属于经典系列的老多变。


初代ver.
转自外网
请无视图上的日期。
老多变是款坎坷的发射器,作为经典系列2008-2010年主要的,甚至可以认为是核心的发射器,其经历之精彩,即使在今天也让人咂舌。
从图【1.1.1-012】可以看出,2008年发售的初代老多变是没有保护气缸的尾盖的,其尾盖此时只用作夹住左右壳体,模块化链接尾托。而尾盖的这种设计源自于其超常的气缸长度,可以从图片看出,初代老多变的气缸在上膛完成后,仅差毫厘就碰到尾托载弹夹了。这项设计使得初代老多变几乎法使用其他的NERF模块化尾托,只能使用原配的多变托。
也正是此设计,直接导致了初代老多变气缸使得儿童脸部等部位受伤的事件,于是孩社实行了NERF历史上最著名的召回措施,全球召回了超过33W把老多变。解决的措施就是给这些(有可能)伤人的气缸加上一个配套的完全挡住上膛后外露的气缸的尾盖。
而且这些有着加长尾盖的老多变就是二代。
有趣的事,虽然全球召回了超过33W把,但依然有大量的初代老多变存世,ebay上很容易获得,甚至闲鱼也常年有一把卖不出去。

这就是二代老多变,其特征就是NERF历史上最长的尾盖,这个版本在ebay极为常见,堪比辽宁西部的鱼类化石,属于那种造价成本比真货还高的程度,闲鱼同样有过,毕竟有至少30W+把。
三代目就是我们最熟悉的老多变了,最大的外观改变就是尾盖缩短,内部变化则是气缸与压缩气缸同步缩小,减少了大量的无用结构,有效的节约了成本,白透配色、守护配色、红色配色均采用此版本为基础。
此次的召回事件充分证明了当时是出于一种怎样的摸着石头过的状态,也体现了早期的老多变是多么的原始。
召回事件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有力的证明了“选择反塞是因为反塞比直塞省钱”的谣言,从实际来看,初代老多变的反塞式气缸要比后色复仇的直塞式气缸大多的,这怎么省钱?我们看到的熟知的弹匣式反塞式气缸,实际已经是改良版了。而就这改良版,笔者依然不认为哪里省钱了!
综上所述,笔者有理由断定,孩社在经典系列选择反塞式气缸,是因为性能低,安全!
截止2022年9月,老多变是已知最早设计有模块化尾托接口的发射器,并且也是首款采用全模块化设计并且是“全配”的发射器。
由于有着超乎寻常的气缸和尾盖长度,所以初代和二代老多变只能使用原配的多变托,而缩短了气缸和尾盖长度的的第三代老多变的尾托接口则可以安装所有模块化的NERF尾托。老多变的这种模块化尾托接口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它可以无视发射器的内构原理兼容所有的NERF模块化尾托,这极大的增加了发射器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玩家不光可以通过更换尾托来增加乐趣,也可以使用不同长度的尾托来增加发射器对人的适应性。
其尾托除了可以增加发射器的长度使得抵肩更舒适外,还可以额外装载一个6发弹匣。诚然,器接口可以装载18发弹匣,但装载后无法将尾托安装于发射器上。这种设计承袭自蓝长狙,是一个使用价值很大的设计,被日后大量的发射器做为增值设计所广泛应用。诚然,日后沿袭都是蓝长狙样式,而非老多变样式,老多变样式输在了装载与取出太要求技术,以及无法安装大容量弹匣上。
老多变主体的发射口沿用了蓝长狙成功的设计,采用模块化接口,可以安装任何同设计的前管。老多变的前管相对于蓝长狙的做了巨大的优化,或许是为了更贴近真铁,设计为为其上下各设计了一条NERF通用导轨,这种设计使得玩家可以安装自己喜欢的配件,而不会只能定式的使用发射器标配的。除此之外,设计师还将下挂的灯组与前管独立开,并做模块化设计,这大大的提高了老多变的价值与实用性。
老多变于手柄处设计了一个载弹孔,诚然,并非首次不过相对于疣猪,老多变的不会出现软弹脱落的问题。玩家可以将一枚NERF官方软弹装入,其主要目的是下场时“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诚然,其存在意义与卸弹匣有关。NERF的手动弹匣式发射器的弹匣井内有一根吃弹杆,这跟吃弹杆的直径大于弹匣抱弹口口径,所以玩家无法直接将弹匣装入弹匣井中,只能半上膛,将吃弹杆后移后才能装入。同理,玩家在卸弹匣时,也需要半上膛,但问题来了,这会导致发射器不可避免的空枪击发一次。而且个载弹孔的意义就在于此,当玩家卸弹匣时,手动将存放于此的软弹装入吃弹杆内,避免发射器空枪击发。
诚然,这项设计非常鸡肋。首先这个孔非常深,这使得玩家装入后再取出时非常困难,而且从弹匣井处将软弹塞入吃弹杆内时极为考验我们的技术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失败,所以玩家相对于将软弹取出塞入吃弹杆,往往会选择直接空枪击发。而且NERF发射器,至少新时代开始后的NERF发射器普遍设计有空保,这种装置可以有效的在发射器空枪击发式保护发射器内构,这使得这出载弹孔显得极为多此一举。
这种会增加设计、生产与组装成本的功能,存在于经典与精英系列(N-STRIKE ELITE·2012-2021)的部分手动弹匣式发射器之上,但很快就被淘汰。

截止2022年9月,2009年发表的属于经典系列的老35,为NERF历史上第一款可连发的反塞式气缸发射器,同时附带有历史上最早的弹鼓。
老35是一款弹匣式发射器,采用35发弹鼓载弹,发射经典内置弹,泵动式上膛,可连发,尾部设计有模块化尾托接口,附带一个35托。
老35并不是第一款可一连发的发射器,先驱者时代的很多发射器,如一些弹链式载弹发射器、手摇式上膛发射器、杠杆式上膛发射器,从内购判断,均可以连发。但本款却是第一款可以连发的反塞式气缸发射器,同时还是第一款弹匣式载弹、第一款发射通用软弹的可连发的发射器。老35的连发原理是在释放与扳机之间设计一个中连发零件。这个零件与泵动式握把联动,只有握把处于最前位置时,扣动扳机才会通过连发零件顶起释放,握把处于其他任何位置时,即使扣下扳机也不会通过连发零件顶起释放。这种设计使得扳机处于被扣下状态,发射器依旧能够完成上膛,而且在完成上膛的瞬间还会自动释放,最终实现连发。
老35的连发机构,从内构来看,是从老多变发展来的。事实上从理论上来讲,老多变加上一些零件并修改一些本有零件,也可以实现连发。这种连发机构十分的稳定,在供弹顺畅的情况下,玩家可以快速的将弹匣弹鼓中软弹清空。不过这种设计使得扳机没有了扳机锁,诚然,连发式发射器不需要扳机锁。
老35是一款很好的发射器,唯独却有着奇怪的弹匣位置,从现在来看,如此设计是因为某些真铁,虽然奇怪,但却有着奇怪的把玩加成,这使得本结构成为了流传青史的名设计。诚然,这种设计实际并不实用,侧置的弹鼓在玩家托腮发射时可能会挡住视线。当玩家使用18发弹匣时,侧装会极为影响玩家的行动力。
老35的的弹鼓载弹量为35发,这也是他俗称的由来,这是NERF历史上最早的弹鼓。诚然,首秀并不好,即使使用全新的软弹的情况下,这款35发弹鼓供弹出现问题的概率非常大,很少有一个弹鼓能做到35发顺滑供弹,大多都要卡一两次,这也是为什么设计师要为弹鼓设计一个手动旋钮使得玩家能够手动供弹的原因。由于老35的弹匣井为侧置样式,所以35弹鼓装上后会在一定角度下影响玩家的视线,同时,其还会转角处限制玩家的灵活性。
老35附带有首个可以伸缩的尾托,35托。35托共有三个档位可以随意调节,这使得其有着极高的人群适应力。遗憾的是,这种优秀讨喜的设计并不被NERF所青睐,日后NERF极少推出这种可伸缩的尾托。发射器顶部的两条导轨主要起到的是装饰作用和增殖作用,因为老35没有附带任何可以安装在其上的配件。
Raider Rapid Fire CS-35这个名字也值得说道说道,在当时,此乃最长的的名字,没有之一,以四个词二十个字符雄踞榜首,但奇怪的是,约在2010年推出的新包装,却将名称改为了Raider CS-35。原因可能是名字太长,但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是避免与RAPID FIRE AS-20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