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考博参考书真题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
(2)不管是博士考试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4)博士报考,考试成绩的决定性并不是很大,综合实力+院校资源关系,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5)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育明辅导内容。
招生目录

研究方向:
1. 新闻学
2. 传播学
3. 广告学与会展学
4. 智能传播研究
指导教师:
01.新闻学
郝一民、王晴川、齐爱军、周宇豪
02.传播学
沈荟、李喜根
03.广告学与会展学
杨海军、牛盼强
04.智能传播研究
严三九、包国强、易前良
1、新闻传播学2022年以“申请-考核”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参考书目:
(01)《新闻报道与写作》 梅尔文・门彻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01)《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版
(01)《精神交往论》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01)《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复旦大学出饭社2015年
(01)《文人论政》李金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01)《回到马克恩》齐爱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01)《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0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陈力丹,人民大学出版社
(01)《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郑保卫,福建出版社
(01)《典型报道研究》朱清河,科学出版社
(0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
(02)《中国传播思想史》,金冠军、戴元光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05年版
(02)《比较媒介体制》,(美)丹尼尔·C·哈林、(意)保罗·曼奇尼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2年版
(02)《欧洲传播思想史》许正林著 上海三联书店05版
(02)《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加)戴维·克劳利、保罗·海尔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1年版。
(02)《传播理论》小约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02)《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赵月枝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02)《全球传播:理论、利益相关者和趋势》,【美】托马斯·L·麦克费尔(Thomas L. McPhail)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02)《国际传播学》,关世杰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02)《重塑文化政策(为发展而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十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意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02)Internationaliz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hin-Chuan Lee (ed. ). (2015)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02)《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二版),张咏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02)Bryant, J., & Oliver, M. B. (2009). Media effects :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3rd ed.). New York: Routledge
(02)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14). Mass media research : an introduction (Tenth Edition. ed.). Cengage- Wadsworth
(03)《克莱普纳广告教程》第15版,拉塞尔、莱恩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6年版
(03)《广告社会学》,拉尼奥著,商务印书馆98年版
(03)中国会展研究30年文选,张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03)会展蓝皮书:中外会展业动态评估研究报告,张敏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2016、2018;
(04)《大数据时代》,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版;
(04)《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郑永年著,邱道隆译东方出版社,2014年2月版
申请材料内容:
(1)材料目录(注明申请人姓名、报考专业和导师);
(2)《上海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一份,完成网上报名后,从网上报名系统直接打印,盖章签字须齐全);
(3)身份证复印件;
(4)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及学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hinadegrees.cn),进入“学位查询”在线查询学位,并截图打印,如不成功须申请中文学位电子认证报告后打印,具体申请操作见:(http://www.cdgdc.edu.cn/cn/);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及学籍认证报告,考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进入“学信档案”在线申请学籍验证,打印下载本人的学籍认证报告。凡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 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或复印件(需加盖成绩管理部门公章);
(6)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7)外语水平证书或成绩单的复印件;
(8)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9)两封具有正高职称专家签字出具的推荐信(模版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
(10)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或专著等科研成果复印件(论文复印件应包括期刊封面、目录及正文第一页),最多5项;
(11)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已完成部分的论文文稿);
(12)本人陈述(含学习经历、学术志向、自我评述、已有成果简介);
(13)博士期间详细研究计划(模版可至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文件下载”栏目中下载);
(14)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证明文件或申请人认为有价值的其他申请材料。
考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务必保证真实有效,一经发现材料造假,即取消其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或学籍。
综合考核
在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成立综合考核小组,综合考核小组负责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前申请人需出示(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2)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原件)进行核对。
综合考核由综合考核小组负责,按专业方向分组对申请人的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综合考核分为英语、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新闻传播学专业综合三门科目(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及综合能力考核(满分200分),总分为500分。
任意一门科目出现不及格(低于满分的60%),即不予录取。
考博相关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