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listed/从军】入坑一周年:回顾、思考与建议

汇百家之言、创绿色社群,Make enlisted a better place!作为一名普通的从军玩家,我想为广大从军玩家提供更有质量的游戏专栏(攻略、汉化)。我的游戏ID是DevilMan9939,直播间22299222。欢迎加入讨论君羊764878285。本期专栏约4100字,创作不易,欢迎点赞、投币、收藏本专栏。


1. 一周年开线回顾
作为一个FPS零基础的玩家,我还记得2022年2月13日打开Enlisted开始第一场游戏的心情。在确定保研之后的这个寒假,我在网上冲浪时遇到了《Enlisted》的宣传,而这款主打“二战”“大战场”的FPS游戏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在此之前我只接触过《战地1942》这款古早的二战FPS,而读书用的办公本也不支持我接触战地系列的大型游戏。
总之在快速过完新手教程后,我就进入了兵团匹配,是柏林战役的中央火车站防守。由于缺乏基础,加上不习惯游戏的光影、友军标记和没有腰射准星的设定,我感到第一把游戏感到很艰难。不知道占点的机制,也不知道补人力、进攻方向、灰区等等,这也可以体现出来制作组在入门教程这个环节是偷懒了的。
大栓当时都不会拉,MP3008用过的都懂。最后只是靠着四号J捞了几十个AI,这才打赢了第一把。

之后,抱着3年前买的MX130显卡办公本,顶着不超过40fps的画质,一把把地输。后来通过贴吧加入了几个群,群友带着我开线,这才慢慢接触到游戏的正常玩法——修复活点、绕侧、反载具等等。那时的护送模式一把40分钟,因此还耽误过事儿,看着群友一局轻松百杀感觉遥不可及。现在回想起当时单排柏林,拿着末日武器,不计胜负地在废墟中当一个大头兵,还是很有沉浸感的。开局画面的“乌拉”背景声和高度还原的巷战场景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寒假返校到毕业这段时间,从军继续陪我度过大四的最后时光,每天早上起床从到中午,下午写毕设论文,晚上赶回去和朋友开从,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开了斯德、斯苏、诺德。5月胜利日,我第一次给安东送了笔大的,氪了刺刀PPD和诺曼底的勃朗宁机枪包。6月份,柏德终于熬到了毕业。



这个月我还参加了国服的二测,体验了国际服当时完全不敢体验的诺美和意面。


暑假回家,放松心情开满柏苏。彼时柏苏正经历一波寒潮,打起来已经不如之前那么简单了。8月份,我拿奖学金换了一台3060的游戏本,在140fps环境下打从军,我感觉自己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战斗英雄”也开始拿到手软。在此之前,我已经开始用手机备忘录做官网新闻的简单汉化,但是只在小群里发布,并没有发到更大的平台上。暑假开东德时,我第一次开始播从军,不过家里的环境不适合直播,只播了2天就草草作罢。从东德开始,我感觉自己已经能够对战局有比较大的作用了。


10月国庆假期,我留校没有回家,正值太平洋版本更新前瞻,我开始实践之前就想做的事——将汉化做到b站专栏上,让更多玩家能够看到高质量、有诚意的汉化。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应该改一个“不那么像ai”而且能被队友和对手记住的新ID。暑假时我看了不少《恶魔人》配乐的从军游戏剪辑,因此决定把ID改成Devilman9939,到目前为止,似乎看起来还不错。诺美也是笔者投入资源最多的一个阵营,各类金卡加起来有10张,铜卡银卡更是不计其数——但十分值得,因为诺美和朋友组队捞薯条的体验是独一档的。

11月开始我进实验室,玩从的时间明显变少了,但是也建立了自己的小地盘,粉丝也在缓慢但是稳定地增长着。渐渐能够看见群里转发我的专栏或者专栏截图。从那时,到现在为止,组队做任务、佛系开线成了常态。虽然1月份播过一段时间,但我觉得直播时自己难以投入游戏本身,而且直播软件也确实影响了我游戏内的帧率。我想现在这样也挺好的。这段时间开完了趁着版本优势开满了意面,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局。同时,东苏环境已经恶化得很严重了,队友都是自顾自打狙和开载具,可以说是“捏着鼻子”开完的东苏。过年前还把一直想开却没开完的大英给开满了,说实话大英的队友素质和东苏有的一拼,只是活人数目更少一点。



年后实在没有新线,开始开太平洋的两边,本子虽然每把收益不高,也靠着加成卡和版本优势熬到了满级。现在在佛系开太美。



2. 思考与感想
在开线前期,即使是一两个徽章也能让我兴奋地截图,不像现在这样计较“战斗英雄”和游戏胜率。从某种意义上说,刚接触时游戏带给我的“快乐阈值”比现在要低,而随着持续的接触和刺激,对于“快乐”的理解和阈值也逐渐发生变化。我想很多事情也是这样,如果感到不快乐了,是否要回头看看自己的初心,是为了游戏本身,还是为了一起游戏的人,还是其他的初心。

如果这个游戏圈子充斥着嫉妒、虚伪和自负,缺乏理性的、与游戏相关的讨论,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改善这种不好的风气。我厌倦相互攻讦和键政,反感互相扣帽子的小人行为,似乎证明自己的“正统”和“话语权”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我也亲眼所见很多大佬因为各种原因退坑。于我而言,只要还在玩这个游戏,希望每一名玩家都能努力让这个小圈子的生态不再恶化。生活已经复杂且艰辛了,在从军,和其他游戏里,我只想选择简单和快乐。

本来计划一周年的时候开满12条线的,现在太平洋美军还有三分之二没有打完,其他的11条线倒是都满级了。绝大多数战役的队列和武器也都毕业了。在这游戏上花费的时间看来也不少,许多个上午和晚上就在一把又一把的开线战斗中度过了,起初是柏苏、斯苏捞bot,后来诺美、大英单排抗压。每开完一条版本弱势线,都是自己游戏理解的一次深化与提升,这种一次次“刷新自我”的感觉也挺好的。


3. 各战役的个人意见与建议
在我开线前期,在贴吧看到过一个大佬的“不懂就问”帖子,这位大佬去年2月就已经是3000场打底的全线满级,如今我也肝到了差不多的场数,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之后我可能还会更新各个战役更加详细的地图与科技线介绍,欢迎持续关注。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关于战役的任何问题,或者加入笔者的交流群(见专栏开头)~
① 柏林战役
步战强度天花板,也是坦克战难度较大的一张图。地图做得非常用心,科技线是相对比较平衡的,白天可以柏苏单野,晚上建议柏德组队。火车护送任务是柏林特色,不过收益和努力不成正比,所有在柏林城区以外的地图都不如城区内的好玩。
建议主练:突击兵、喷火兵、步枪手。柏林的核心力量离不开突击步枪和全自动步枪,有必要满星+大弹药。柏林需要熟悉地图,不然容易在巷战环境里被机枪和载具压得抬不起头。利用废墟的立体作战可以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方身后。

② 诺曼底战役
载具强度天花板,不论是坦克还是飞机都能有效反制地面步兵,同时广阔的空域为空中作战也提供了大舞台,防空气球作为气氛组也很有意思。但是整体地图做得太明亮,有种郊游的感觉。而且交战双方的步战武器差别太大,基本上诺德是单野入坑的首选阵营,可以作为熟悉德系武器的入门阵营。诺美一旦满级+组队强度惊人,但是前期非常痛苦。单看平衡来说,两边没有太大的可比性,美军必须通过组队+机制才能取胜。
建议主练:步兵(美军)、突击兵(德军)、机枪手和反坦克炮手。诺曼底德军进攻要勤修复活点,美军进攻要学会空地协同、步坦协同,登陆日和滨海韦尔等图要学会从地图边界大绕侧。虽然载具很强,但是只有复活点和步兵才是争夺点位的核心要素。

③ 突尼斯战役
最近刚刚开完两边,地图开阔,很有地域风情。双方自动火力强度和地面载具都比较弱,战斗节奏较前面两个比较慢。由于点和点相距较远,工程兵的复活点显得格外重要。机制上,双方比较平衡,主要看战术素养和活人数量。英军战斗素养不高的高等级玩家不少,因此需要组队或者较强的个人能力以提高胜率。
建议主练:突击兵、机枪手。冲锋枪和机枪是突尼斯的重要火力输出,氪金的3N和喷火小队强度也非常之高,可以说是p2w级别。突尼斯的初期载具和战斗机普遍火力差,所以老老实实步战才是王道。

④ 莫斯科战役
作为开服就有的战役,地图设计比较用心,但是由于一些风波使得环境一度变差。目前东苏机制较差,东德火力欠佳,双方都有弱势,但是东苏的人员素质由于长期捞薯条严重下降,配合如今的弱势机制,已经不复当年风采。如果抛开载具、势均力敌来一场的话,莫斯科的强度局还是比较精彩的,双方的步战强度也不低。东线的堑壕战、渡河战也是别具特色——同时也对于进攻方十分不利。
建议主练:突击兵、机枪手、步枪手(东苏)、喷火兵。东苏的AVS-36和费德洛夫、东德的启拉力39M和MG34是东线主要的步战火力来源。此外,莫斯科两边都可以排出“三金币机枪队”的阵容,这是其他战役所看不到的。

⑤ 斯大林格勒战役
去年4月份上线至今,已经沦为“鬼城”,斯苏人多势众但是整体素质和东苏一样不高。区别在于斯德几乎没有活人。而且双方都有较高比例的打狙摆烂玩家,斯大林格勒的武器手感和其他战役区别明显,加上四倍经验礼包可以让玩家快速满级,几乎没有人会常驻斯大林格勒。对于买包的玩家来说,斯大林格勒是一个很好的转枪“军工厂”。
建议主练:突击兵、工兵队、喷火队。突击兵和工兵可以使用突击步枪,喷火队默认二阶喷火。斯大林格勒的AVT-40强度很高,而喷火队默认是二阶喷火,都是巷战神器。

⑥ 太平洋战役
美军活人少但是自动武器强、机制好;本子活人多但是自动武器弱、机制差。这就是制作组经过一系列魔改操作之后得到的太平洋战役现状。地图大、河流多,狙击手和防空车能给敌方造成很大的麻烦,不建议萌新从太平洋战役入坑。太平洋美军建议组队以改善体验。整体来说打得体验一般,希望之后能够有所改观、
建议主练:步枪手(配枪榴弹和投掷物)、机枪手、喷火兵、突击兵。机枪手是交战双方的重要自动火力,同时喷火兵更适合清扫太平洋的大范围点位。太平洋战役中好用的武器不多,属于开满了也没有意愿多玩的战役。

这一年在从军上投入了许多金钱和精力,未来的一年可以享受自己开线努力的成果了。如果刚刚入坑,希望您能抱着娱乐的心态,不必计较一局的得失,通过思考和练习提升自己的游戏理解;如果你已经是老玩家,希望您还能享受游戏的乐趣,同时努力维护社群的良好环境,对新人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帮助。制作组这么摆烂,也不建议大家投入太多金钱,有能力的就买几个想玩的金币队玩玩,平常有个高账就很有游戏体验了。其实每个战役最后都是银币队作为主力,所以不必迷信金币小队。未来我也会写一个自己的金币队评测指南,欢迎关注~
关于暗流,我已经没有任何建议,做不好游戏就自生自灭吧...

感谢您能阅读到最后,那就在结尾放几张这一年里印象最深的截图吧:







XRYray个人原创并首发于Bilibili,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