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昏过去! ! ! 再过三十年就没巧克力吃了? ! !

专家预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巧克力将会在四十年以内消失,因为可可树现在正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艰难求生。

这些可可树只能在距离赤道南北纬大概20度的地区生长,而且它们只在非常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茁壮生长,比如在高湿度和雨水充足的地方。
但是,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调查发现,在以后的30年里,由于全球变暖,气温会上升2摄氏度。
而这种改变会对可可树造成很大的伤害,也就会对全球的巧克力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随着温度的上升,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分越来越少,科学家认为,降雨量不可能会足量增长到抵消水分的流失。
这也就意味着到2050年,可可的产地可能要被迫转移到数千英尺的山上,但是这些山地都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重点生产可可的城市,比如科特迪瓦和加纳,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巧克力都是在这些城市生产的。
而这些城市会面临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到底是保持这个世界巧克力的产量呢,还是拯救他们即将崩溃的生态系统。

去年,专家们就预测全球将会面临“巧克力不足”的局面,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们对于甜食的青睐可不是一点点。
在一个名为“被巧克力所毁灭”的研究里,发现一个典型的西方消费者,每年平均要吃掉286根巧克力棒,如果来自比利时,可能会吃得更多。

而286根巧克力棒,生产者需要种植10棵可可树,才能采集到足够的可可豆。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西和前苏联等国家都开始消费可可。
尽管需求一直在增加,但是供应却也很难维持,而可可的库存量也开始下降。
来自哈德曼农业综合企业的Doug Hawkins说,可可的产量一直很吃紧,是因为生产可可的农业方式几百年来一直都没有改变。

他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他种植种类的农作物可能都有受益。高产品种和作物管理技术释放了农作物的基因潜能。
而全球超过90%的可可作物都是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者们运用一直以来没有改进的种植工具种植的。”
一些研究表明世界上可可产值最高的城市——科特迪瓦里,可可的生产者们通过非法地在保护区里进行种植,来满足可可日渐增长的需求。
这也就是Hawkins先生所说的——“被巧克力所毁灭”。

他说,“所有的数据都在显示,在未来的几年里,我们将会面临着每年10万吨的巧克力赤字。”
从研究结果来看,巧克力在未来几年里的短缺是注定的了。
但是吃货们还是可以寄希望于能够研究出可可高产的技术,或者种植工具,以便于能够在保护环境和保护吃货中找到平衡。
Source: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5226083/World-set-run-chocolate-just-30-years.html?ito=social-twitter_mail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