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语辩坛老友赛第五场——被误解是不是表达者的宿命【等我兄弟回来 ...

起:交替陈词
9:53--14:00 正方一辩 黄思晗

1.解释何谓 “误解”&“宿命”
2.表达(理性精确➕感性共鸣)本身无标准答案,理解也无对错之分,重点不同。其特点渐进性,共理性,由精进到抵达到超越。
“一个曾经被阳光照耀过的洞穴,就不要认为黑暗是自己的宿命了。”
10:12-16:46 反方一辩 傅妈

1.举例 世界存在误解
2.引观点 :努力做不到即宿命,宿命即悲剧。
3.主体差异性:每个人阅历、知识储备等不同,思想具有差异。是否被误解,决定权在受众。
17:06-19:00 正方二辩 陈铭

1.假设法 认为正方一辩“宿命即悲剧”以偏概全
2.驳例 “秋裤之争”本质为话语权之争,非理解状态的偏移。
3.批驳反方不完全归纳 以偏概全
19:08-21:53 反方二辩

1.人与人之间理解与误解可同时存在。
2.受众决定权论
“因为我们总是在为自己的生活找合理性、可能性。”
被误解是宿命,这个宿命没那么可悲。
3.被误解并不总是糟糕的
“误解产生的地方就是创意产生的地方,误解发生的领域就是多元会发生的领域。”
21:59-22:50 反方一辩 傅妈

1.驳正方一辩论
虽然有被理解的个例,但无法说明“宿命”这一本质。
这里我觉得改辩手将“宿命”与“无限未知”划等号,啧……也不是不可以
2.“秋裤之争” 担心>控制
承:交互质询
23:38-26:47 part1
正方三辩vs反方三辩


1:请问脏是人类的宿命吗?(类比)
A:如果人这一辈子都消除不了脏,那脏是宿命。
“人的一生中如果被误解了,那被误解是宿命,这个逻辑是对的。”说实话鄙人才疏学浅,我觉得这个条件不足以支撑结论。
2:洞穴中有了一道光,所以黑暗不是洞穴的宿命对不对?(一与全)
A:“世界上有光,但是我们无法消除黑夜,所以光和黑夜都是宿命。”
3.如果数字逻辑不会产生误解,同时一个人不主动创造误解,就不是合格的表达者,那么,程序员、数学家、逻辑学家叫不叫表达者?(矛盾律)
“我在这被理解了,代表我消灭了被误解吗?”
27:14-30:34 part2
反方三辩vs正方二辩


1:假如有一种表达没有误解,代不代表所有的表达都消除了误解?
A:仅限此问题 误解不是宿命
2.误解的确存在,但能否被消除?
A:人类 纯数理表达阶段 在机理和概念上 可被消除
机理与事实这一段我吹爆!!(两方都很精彩!)⭐⭐⭐
承:质询小结
31:34-34:27 正方二辩

“你永远可以解决被误解的例子,但那都不是宿命的证明。”
34:44-37:33 反方二辩

啊哈哈哈这一幕 米老鼠虫仔~~~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符号系统。”
为什么还在论证 人与人之间充满误解的原因啊喂(*´I`*)
“每一个表达者都想要去挑战那些一定会误解自己的人。”
↑这里我就要误解下了哈:可不一定,有时候理都不理。(˵¯͒〰¯͒˵)
转:对辩淘汰
39:01-42:34反三vs正二
反三:语言内容不被误解,不代表语言动机等情感性因素不会。
正二:意义表达可消除误解,意境表达可创造误解,二者不矛,但前者一旦成立,我方观点成立。
“我这辈子又被爱过一次,孤独还是我的宿命吗?”
无论我有无被爱,孤独都是我的宿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最后只有自己。(超小声)
42:34-44:44正二vs反二
正二:黑天鹅论调cool!⭐
44:44-46:05正二vs反四⭐⭐⭐
反四:维特根斯坦自认为论调
啧,不理解/难被理解/被误解 傻傻分不清楚……
46:14-48:04反四vs正三
正三:对方概念错误 逻辑错误 实际操作
反四:表达者vs表达语言 (甩主语)
甩得好!
48:17-50:40 反四vs正四
“当你被误解时,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是刻意的还是真实的。”
合:结辩环节✨✨
51:17-1:02:05反四vs正二
“为无意境表达想想创造意境时,误解便存在了。”
“这个世界真正的理解是不存在的。”
“表达本身可以是一种意义,可以是一种美感,可以在幽默,可以在艺术的创造他不必要服务于让所有人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