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小贴士(九十二)收入与歧视(一)

不是大桥君想咕咕咕的,是这个周正好碰上期中考试了,为了能活着过完这一个学期,大桥君忍痛割爱,毅然决然地复习经济去了。虽然说是复习经济,但是大桥君这个学期学的宏观经济,和目前大桥君更新的不能说没有关系,只能说毫不相关,所以大桥君就脱了两天才更新的。希望各位读者老爷的理解。(手动鞠躬)
终于,我们结束了生产要素市场,进入新的篇章,收入与歧视。
前几期我们大致了解了单个职业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面包师的工资,烤箱的价格,面粉的价格和店面的租金。最后,我们又知道了新古典理论和工资的关系,即工资由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决定,劳动需求又反映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均衡时,每个工人都得到了他对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生产的边际贡献的价值。
但是,真的只有这一种理论影响着我们的工资吗?为什么有人996的工资只有几万元,但是有些人躺在家里就能赚钱?
2019年,NBA球员平均工资为8321937美元

2021年百度知道上的中国公务员职务工资对照表如下,国家级正职竟然只有4000元的工资。

虽然这两个例子里,从业人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背景。但是就数字而言,两个例子也确实说明了在我们经济中收入的巨大差距非常普遍。这些差距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人住别墅,开豪车,到假期出国度假,而另一些人住小房子,乘公共交通,连自己的休息时间都要靠老板支配。
为了理解赤裸裸的收入差别,我们必须跳出新古典理论的框架,并看看还有什么因素决定不同类型劳动的供给与需求。
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
工人在许多方面相互不同。工作也会有不同的特点——无论是根据它们支付的工资来看,还是根据它们的非货币特性来看。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工人和工作的特点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劳动需求和均衡工资。
1.补偿性工资差别
当一个工人决定是否接受某个工作时,工资仅仅是这个工人考虑的许多工作特性之一。某些工作轻松、有趣又安全,另一些工作艰苦、枯燥又危险。正如某句话所说,有一份高薪的工资,但有1%的猝死率,你会入职吗?按非货币特性来判断,工作越好,在任何一种既定工资时愿意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就越多。换句话说,那些轻松、有趣而安全的工作的劳动供给大于那些艰苦、枯燥而危险的工作。因此,“好”工作往往比“坏”工作的均衡工资低。
例如,设想你正在找一份临时的工作。可以得到的工作有两种:你可以接受一份在便利店打工的工作,也可以接受做餐厅后厨洗盘子的工作。便利店员工只需要在柜台前扫码收钱。但是洗碗的工作要面对顾客的餐饭剩羹,潮湿的工作环境,并且手需要长时间浸泡在水利。你想做哪一种工作呢?如果工资相同的话,大多数人喜欢做便利店员工。为了让人们当洗碗工,餐厅提供的工资必定要高于便利店店员。
经济学家用补偿性工资差别来指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所引起的工资差别。补偿性工资差别在经济中普遍存在。下面是几个例子:
煤矿工人得到的工资高于其他有相似教育水平的工人。他们的高工资用来补偿采煤的枯燥和危险性,以及煤矿工人所具有的长期健康问题。
工厂中夜班工人的工资也高于同类白班工人。高工资补偿他们不得不夜里工作而白天睡觉,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种生活方式。
教授的工资低于受教育时间大致相同的律师和医生。教授的低工资由工作所带来的学术与个人满足而得到补偿。
补偿性工资差别: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
参考文献: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稿件鸣谢:
@大桥_流水
@少年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