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8
(一) 、选择题
1. 《西游记》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 第一阶段:唐代玄奘口述、辩机辑录《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 传》 第二阶段:《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最早刊刻于南宋。 第三阶段:元代西游记故事趋于成熟和定型。
2. 《西游记》的主要版本 (1)现知《西游记》的最早版本是嘉靖、万历时期周弘祖在《古今书刻》中所著录的“鲁府”和“登州府”刊刻本。 (2)现存最早的百回本,是明万历年间金陵世德堂刊行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 西游记》。
3. 《西游记》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第 1 至第 7 回写孙悟空的来历和大闹天宫; (2)第 8 至第 12 回写玄奘的来历及取经的缘起; (3)第 13 回至全书终写取经路上唐僧师徒战胜艰险并取得正果的经过。
4. 《西游记》的影响 (1)《西游记》的续书和仿作游记。 (2)为佛、道及民间流传的各类神佛立传的小说。 如《钟馗全传》、《吕祖全传》、《济颠大师全传》、《醉菩提全传》等。 (3)借历史事件写神魔战斗的小说。 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封神演义》(代表作)、《三遂平妖传》等。
5. 《金瓶梅》的作年、作者和版本 (1)《金瓶梅》:中国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基本由文人独立创 作的长篇小说。 (2)《金瓶梅词话》卷首说“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 (3)《金瓶梅》现存最早的版本是万历丁已年刊行的《新刻金瓶梅词话》。
6. 《金瓶梅》的影响 (1)表现为《金瓶梅》续书的出现。 (2)受《金瓶梅》写作范式影响的一大批世情小说的出现。 (3)一类写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如《玉娇梨》、《平山冷燕》、《醒世姻缘传》、《红楼梦》、《海上花列传》等; (4)另一类反映社会生活,暴露社会黑暗, 如《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5)《金瓶梅》很早流传到国外,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7. “三言”之前的话本:
8. 冯梦龙,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墨憨斋主人,抗清义士。
9. 冯梦龙整编的文学作品:在民歌方面,他收集整理并刊行《挂枝儿》、《山 歌》等。
10. “三言”是冯梦龙编纂刊刻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本来通称“古今小说”,它 们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其中包括著名的《卖油郎独占 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山》等。
11. 凌濛初:字玄房,号初成,又号空观主人。
12. 凌濛初所作白话短篇小说专集。 “二拍”即《拍案惊奇》,分为《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种。 “二拍”是文学史上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
13. 《今古奇观》:姑苏“抱瓮老人”选择“三言”、“二拍”优秀的篇章,汇刻 为《今古奇观》,成为后来 300 年间流行最广的拟话本小说选集
14. 关于明代杂剧:a) 朱权《太和正音谱》:集戏曲史论和曲谱于一体。 b) 朱有燉[dūn]是明代杂剧史上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
15. 明代中后期的杂剧 (1)王九思《杜甫游春》,与康海共同名列“前七子”中。 (2)康海,有诗文集《对山集》,散曲集《沜 pàn 东乐府》,杂剧《中山狼》。 (3)徐复祚 zuò《一文钱》、王衡《郁轮袍》 (4)魏良辅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 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16. 嘉靖以后的讽刺杂剧作家成就最大:徐渭 (1)《狂鼓史渔阳三弄》俗称“阴骂曹”。堪称《四声猿》中最杰出的作品。 (2)徐渭的戏曲史论著作是《南词叙录》。
17.明代前期传奇:宣ۿ忠孝节义 。
18. 明中期三大传奇: (1)李开先《宝剑记》。取材于《水浒传》,改动林冲性格,以忠奸斗争为全剧 的主要矛盾。 (2)梁辰鱼《浣纱记》。 《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关于西施、范蠡的故事。 有散曲集《江东白苎》zhù。 (3)《鸣凤记》。 两派人:忠臣与奸臣斗争 19.明后期传奇的繁荣局面 万历以后,明代传奇进入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期。 (1)以汤显祖和沈璟为代表的临川派和吴江派最为突出。[选择题](2)沈璟:论曲强调曲文要“本色”,“场上之曲”,语言朴素自然,又强调协 律。 (3)汤沈之争:沈璟论曲的主张对于纠正创奇创作中不合音律、脱离舞台的弊 病有积极意义,但过于强调合律,便易于束缚作者的才情。他曾因汤显祖的 《牡丹亭》不合昆腔音律而将其改为《同梦记》,引起了汤显祖的不满,导致了 著名的“汤沈之争” (4)吴江派:沈璟在晚期影响很大,追随者众,统称“吴江派”。较著名有沈 自晋、吕天成、王骥德等。 (5)吕天成的《曲品》是一部系统的评论传奇作家和作品的专著。 (6)王骥德,其《曲律》是明代最重要的曲学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戏曲创作 规律的比较系统的总结。 (7)晚明剧坛上不属于临川派和吴江派而成就较高的作家有高濂、周朝俊和孙 钟领。高濂《玉簪记》,写女道士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爱情故事,写了爱情心 理。 20.汤显祖的《牡丹亭》原名《还魂记》,是明代传奇中少有的长篇。 21.汤显祖的传奇:
(二)主观题
1.《西游记》的主旨[简答] (1)作者笔下的孙悟空勇敢、机智,富于正义感和斗争精神。 《西游记》完成于明代心学思想流行的时代,作者的思想观念深受心学影响。 心学以“求放心”为宗旨,即把受外物迷惑的放纵不羁之心收回到“良知” 为 宗旨。 (2)以孙悟空象征“心猿”,以大闹天宫喻“放心”,以其被压五行山下喻“定 心”,以取经成正果喻“修心”。 但心学本身存在张ۿ个性与追求道德完善的内在矛盾,小说在相当程度上破了 作者预设的理性框架,表现出对于自我价值、自我个性的肯定和向往。 (3)《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却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n 首先,小说笔触所至,多处映射着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 n 其次,小说所写的神佛与妖魔的微妙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者与社 会黑暗势力之间微妙关系的缩影。 n 小说所写的各色神佛,都“极似世上人情”,展现了尘世间种种情态。
2.《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1)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小说的奇幻色彩 不按照生活逻辑敷衍历史的故事,而是以奇幻思维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 缤纷的神话世界。 (2)幽默诙谐的色彩 “寓庄于谐”的手法在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书中大量的游戏之笔用于调节气氛,增加小说的趣味性,也有不少地方含沙射影,揶揄世态。 (3)艺术结构:单线发展的结构形式,每一回的故事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 (4)文学语言很有特色 作者善于汲取民间说唱和方言口语的精华。语言风格轻松活泼、明快洗练,富 有乐观幽默的趣味。
3.《金瓶梅》的内容与社会思想意义 (1)通过对西门庆这样一个兼富商、恶霸、官僚、淫棍于一身的人物不动声色 的描写,充分暴露了明代后期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朽,及官商勾结、权钱交 易等社会现象。 (2)小说不仅写出了西门庆的贪婪与狠毒,而且也写出了他的精明强干,真实 地塑造了明代后期新兴商人形象。 (3)小说通过一个家庭兴衰的故事,表现了对于人性的更为深刻的思考。
4.《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 (1)所写的题材和人物都有所不同: 描写琐屑的家庭生活世俗情态,处处以平淡无奇的手法如实写来,虽然节奏缓 慢,却能够把各色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的转换,为 世情小说的规模涌现打出了一面自张一军的旗帜。 (2)人物塑造: 《金瓶梅》塑造人物,摆脱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缺陷。 既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的方面,又能在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人物 性格的变化,并且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3)艺术手法:用不加夸张和雕饰的白描手法写世俗人情,直书其事,不加任何评论,而是非美丑自见,特别善于运用对比和讽刺手法。 (4)艺术结构:将各色人物交织在一起加以描写,不再注重情节的曲折,而是 突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网状的艺术结构。 (5)语言特色:更加口语化、通俗化。 它运用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的方言俗语,经过加工提炼为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 言,又大量吸取市民中流行的方言、行活、谚语、歇后语、俏皮话等。
5.冯梦龙的思想和主张[简答题] (1)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尚“真”重“情”,强调自然人性,以抗拒程 朱理学之“天理”。 (2)重视通俗文学,以之为“性情之响”。 (3)主张把有益于社会教化的内容表现为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 (4)提出“情教”说。
6.“三言”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1)商人题材的小说。 突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观念。所赞ۿ的商人是诚实守信,善良忠 义的。 (2)脍炙人口的婚恋题材的小说,表现出要求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的思想观 念。 (3)从市民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观念出发,对社会上各种不公正的问题提出了揭 露和抨击。
7.“三言”的艺术特色 (1)更加贴近日常的世俗生活,善于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抓住一些偶然的巧合来构成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 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2)善于把人物置于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来显示其内心矛盾,注重表现人 物内心活动。 如:《卖油郎独占花魁》 (3)语言更加精练,雅俗共赏[白话+古文言文],生活气息浓郁。
8.“二拍”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思想意义 • 商人成了“二拍”中的最主要的角色。 • 婚恋题材,表现出赞同婚姻自由自主、男女地位平等的思想观念,而且 把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得更加响亮。 如《李将军错认舅》、 《满少卿饥附饱飚》等,许多小说反映世态人情,表现 出的批判社会黑暗的愤激情绪较“三言”更为强烈。
9.《四声猿》: (1)徐渭的杂剧作品,取义《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 (2)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一折、《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雌木兰替父从 军》三折和《女状元辞凰得凤》。 c) 长短不拘,形式灵活,表现了作者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自由的精 神。
10.临川四梦” 汤显祖的传奇作品“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 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牡丹亭》代表汤显祖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
12.《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女性形象 (1)细腻地描绘了她叛逆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2)为情而死,是杜丽娘性格的一次升华。 (3)杜丽娘的由生而死、由死而生,体现了“至情”力量的强大。为情而生是 她性格的又一次升华。 (4)回到现实的杜丽娘敢于在朝堂之上公然对抗父亲的严命,敢于 向皇帝诉说自己的心曲, 又可以说是她的性格的再一次升华。
13.《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1)艺术上,最大特色是浓郁的浪漫气息和抒情色彩。 剧本的主要情节是离奇的,用看似荒诞的情节来表现“情之必有”的人生理 想。 剧本的大量唱词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写得深情绵邈,富有诗情画意,具有抒 情诗一般的感染人心的力量。 (2)思想上 作者张ۿ至情,肯定情与欲的完美结合,对于提倡贞节纲常的传统道德观念以 猛烈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