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回顾】程(砚秋)派《三击掌》唱腔赏析(王硕)

《三击掌》是京剧传统戏全部《王宝钏》之一折。描述丞相王允之女宝钏贤孝,后官娘娘赐其五色绒线,绣成彩球,抛球招赘。宝钏钟情于气宇不凡的丐郎薛平贵,遂于彩楼上抛球以赠,意许终身。王允命女毁婚,宝钏坚不依从,终与父三击掌为誓,毅然决裂。
程砚秋先生于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期间,重将此剧整理上演,并在表演上锐意革新,加工锤炼,深化了原剧的思想内涵,更把一出30分钟的“官中”小戏升华为情境感人、声色隽永的程派代表作。程派唱腔讲求以腔传情,注重音乐语言的表现力和不同人物、不同情绪赋予唱腔的个性色彩。《三击掌》的这段(西皮二六板〕虽短短4句。却饱含有丰富的人物情感,唱在剧情高潮处,激越、凝重而又哀怨动人。
传统的唱词是:
实可恨爹爹做事心太狠,
竟将亲女赶出府门。
可叹老娘慈爱甚,
现在后堂不知闻。
程先生改作:
休怪儿与父三击掌,
老爹爹做事式无情。
可怜慈母爱儿甚,
一朝肠断两离分。
新词一改旧词的平淡、直白而更加贴切于人物的气质特征。词意逻辑通顺,词语宛约、生动,使行腔旋律和演唱技巧有了更为宽阔的表现空间和依据。
此段〔二六板)行腔环环相扣,舍弃了字句间,尤其是小分句之问常规的胡琴垫头小过门,又充分利用了〔二六板〕小拖腔的抒情性,发挥出程腔缠绵宛转、玲珑别致的艺术表现力。从“老爹爹做事忒无情”和“一朝肠断两离分”等句的行腔中,都可领略那动人心弦的唱腔魅力。
程派恪守依字行腔之法,又善于灵活地协调字正、腔圆与情切的关系。程腔之新,缘于字之新、声之新、情之新;程腔之圆,得自腔之顺、腔之妙、腔之美。听“休怪儿与父三击掌”之“三击”的行腔,会想到《荒山泪》“原来是秋风起扫叶之声”句中那绝妙的叠声唱法;从“老爹爹做事求无情”之“爹爹”二字的劲头,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余叔岩先生《搜孤救孤》“连累了年迈苍苍受苦刑”之“苍苍”二字那挺拔的余韵。
程派的〔哭头〕,造诣堪称精绝。众多程剧中的“哭头腔”,千情万绪,细腻传神,无一不佳,足以成为程派悲剧风格的标志。《三击掌》的这个〔二六板转哭头〕也颇别致不俗。它突破了〔西皮摇板]之“哭头腔”传统的行腔和节奏模式,丰富、扩展了〔哭头〕的旋律线,又巧妙地运用“紧打慢唱”的节奏特点,把演唱与锣鼓、弦乐伴奏浑然一体地贯串起来,使之神韵不散,气势磅礴,聆听为之耳目一新,诱人神往。这个别致的〔哭头〕又出现在程先生另一剧作《马昭仪》中,后张君秋先生的《楚官恨》也把此腔承袭下来。

【作者:王硕 1995.8《中国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