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考证】:身世之迷,李察罕的祖先是不是木华黎?(省流:不是)
先放两张画像:
百度百科上的李察罕词条配图↑
我非常喜欢看的《元末激荡》系列视频中李察罕的配图↑
(已获得授权,此处手动 @晴川一鹤 )
下面进入正题:
争议内容
李察罕是元末北方最大军阀,元军里战绩最好看的一个。但是他的身世记载并不明确,《元史》里只有三句:
“察罕帖木儿,字廷瑞,系出北庭。曾祖阔阔台,元初随大军收河南。至祖乃蛮台、父阿鲁温,皆家河南,为颍州沈丘人。”
“系出北庭”
,意思就是世系出自北庭。(这里的“系”绝对不是“是”的意思。因为
“至祖乃蛮台、父阿鲁温,皆家河南”
,从祖父开始三代人一直都住在河南,李察罕并不是来自北庭。) 关于李察汉的祖先是谁,在网上查有好多说法:百度百科说李察罕是
色目人
、
乃蛮人
(这里有一点争议是,百度百科里写的“民族”是色目,“氏族”是乃蛮。而也有人说乃蛮人应该属于
蒙古族
)。
[补充资料①:
乃蛮
,又名乃蛮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于11世纪开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尔泰山之阳,北接斡亦剌惕,西界回鹘。]
[补充资料②:
色目人
,色目本义为「各色名目」,蒙古国前四汗(铁木真、窝阔台、贵由、蒙哥)时期,用蒙古语「合里·亦儿坚」(qari irgen)对译「色目」,指称蒙古国治下的一切非蒙古人。忽必烈以来,由于所统治对象主要是汉地的汉语人群,需要将土著汉语人群与外来族群相区别,色目中逐渐排除了汉语人群,演化为西域诸国人的专称,指蒙古、汉族之外的各族人,可分为十大模块,包括
乃蛮人、汪古人、西夏人、吐蕃人、畏兀儿人、哈刺鲁/阿儿浑人、花剌子模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康里/钦察/阿速人,以及回回人,
享有各种各样的优待,辅助蒙古人统治,是蒙元政权的支柱。[1][2][5][7]]
(补充资料来自百科词条)
也有资料说是
畏兀儿人
(北庭在今新疆,所以他也有可能是维吾尔族)。
也有其他资料说他是
木华黎后人
。
前面都还多少说的有些逻辑,到这里也就越说越离谱了,竟然还把李察罕说成是贵族家庭。事实上李察罕是寒门地主出身,也没有关于其祖上历任高官的记载。(寒门不代表是贫民或贫寒,反义词是士族或贵族,就算是有钱的大地主大富商也有可能是寒门)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李察罕是不是木华黎后人?(他到底是乃蛮人还是维吾尔人、以及乃蛮人算不算蒙古人,这个我还没能查证,也都没有找到原文出处和依据,所以不讲)
[补充资料:木华黎]
考证与论证部分:
如果他是木华黎的后人,这件事在史书上不可能没有记载,百科词条上也不会隐去。因此说他是木华黎后人之言也不会为完全编造,那么,错误源自哪里?
先看一下李察罕可考的世系↓
其父: 阿鲁温(?—1371年),元末梁王。父为乃蛮台,子为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
百科词条:李察罕的父亲阿鲁温
其祖父与曾祖父:
“曾祖阔阔台…祖乃蛮台…”
——《元史》·列传·卷二十八·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
其本人: 察罕帖木儿(Chaqan-temür(传统蒙文:ᠼᠠᠭᠠᠨᠲᠡᠮᠦᠷ,鲍培转写:Čaγan Temür,西里尔字母:Цагаантөмөр),蒙古语意为“白色的铁” [1] ,1328年—1362年),字廷瑞,乃蛮人,元末将领。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祖父是乃蛮台、父亲是阿鲁温,都居住在颍州,所以变为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非今河南沈丘)人,汉姓李氏。
注意看图片,这里的乃蛮台并不是蓝色字体,没有可以点开的词条链接。
而错误正是出在这个乃蛮台身上。↓
我在看《元史》列传的目录时,无意中发现了同样的名字。 《元史》目录·列传 中的乃蛮台
注意这里的乃蛮台是蓝色字体,有可以打开的百科词条。
“乃蛮台”百科词条: 乃蛮台(?—1348),元朝大臣,蒙古大将木华黎后人,曾任岭北行省右丞,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官至中书参知政事。
子二:长野仙溥化,入宿卫,掌速古儿赤,特授朝列大夫、给事中,拜监察御史,继除河西廉访副使、淮西宣慰副使,累迁中书参知政事,由御史中丞为中书右丞;次晃忽而不花。
【《元史》目录里带蓝色链接可以点开的乃蛮台词条,他的儿子里并没有阿鲁温】
综上所述:《元史》列传中的乃蛮台,并不是李察罕的祖父,只是与他的祖父重名。说李察罕是木华黎后人是以讹传讹,错误源自于没有对此处进行考证,把两个重名的人当做了一个人。李察罕并不是木华黎的后人。
题外话:“伯颜”、“帖木儿”、“脱脱”、“也先”“答失(答识、達识)”也都很多,元人重名的太多,千万不要搞混。 eg1:帖木尔
eg1.5:孛罗帖木尔
eg2:脱脱
这里百科又写错了,脱脱编修的是辽宋金三代史,《明史》就算他想写也够不着(ー_ー)!! 不愧是你啊,百度百科。눈_눈
附一期有关脱脱的视频链接:BV13A411Q7XW 题外话的题外话,来看一下李察罕的墓。
察罕帖木儿墓(原铁木耳塚)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察罕帖木儿墓(原铁木耳塚)
类别:古墓葬
时代:元
地址:老城区道北路街道办事处春都社区苗南村洛阳油脂公司西北角墙外
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如今的墓只剩一个大土堆了。位置大概位于洛阳火车站北广场,忠襄公园背后(“忠襄”取自于“忠襄王”)。土堆顶上那个尖三角形的塔,是民国时期吴佩孚修建的信号塔。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扔杂物的大土堆…如此情景也是令人感慨。如果以后有机会再去洛阳,我要自己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