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武器科普の特辑之7.62*51mm NATO弹(究极硬核向)

7.62×51mm北约标准弹的原本是美国的T65型.30英寸步枪弹,T65的研制与二战未期改进M1伽兰德有关,许多步兵希望M1步枪能装填更多的弹药,而且有连发功能,同时又认为射速比较快、弹容量比较多的M1卡宾的枪弹威力不足。
在1945年9月,经过初步测试后,美国军械技术委员打算研制了一种新的步枪弹,以取代.30-06步枪弹。原本他们打算参考德国7.92mm短弹或前苏联的7.62×39mm这两种中间威力弹。但美国陆军中的传统思维主义者始终觉得中间威力弹的有效射程和威力都有限,不能满足美国步兵的要求。军械技术委员会最后想出一个折衷方案,就是把.30-06 M2步枪弹的弹壳稍为缩短。
新口径为7.62×51mm T65步枪弹,虽然比.30-06 M2弹短了半英寸,但初速仍然有2800fps(848m/s),与.30-06 M2基本相同,就是因为新研制的发射药使即使装药量较小仍然能产生与.30-06 M2弹相同的压力。
当美国把7.62×51mm弹定型为T65,便开始强制要求北约成员接受这种新弹作为北约组织的标准口径。虽然英国人通过试验认为.280口径(7mm)是理想的步枪弹,但在1953年10月还是确定了把美国的T65弹定为北约标准步枪弹。1957年,美国定型了7.62mm NATO口径的M14步枪,而其他北约成员国也分别定型了这种口径的制式步枪,如德国G3或比利时FN FAL等等,除了步枪外,像美国的M60机枪和比利时的FN MAG都是采用这种口径。
但在T65被确定为北约标准弹之前的两年,温彻斯特弹药公司(奥林公司的一家分公司)就在市场上推出了一种看起来像T65民用型的步枪弹,并在1952年正式命名这种口径为.308温彻斯特(.308 Winchester)。
军用型的7.62mm NATO与民用市场上的.308温彻斯特的弹药规格其实是稍有不同的,但这两种弹却完全可以通用,并且这种互换性是完全符合美国的SAAMI(运动武器和弹药制造商协会——Sporting Arms and Ammunition Manufacturers Institute)的安全标准,混用也不会出现安全事故。一般而言,军用弹的膛压较高,弹壳壁的厚度也较大,而且军用型步枪的弹膛深度比民用型步枪的略深(相差约0.33mm),不过两种弹即使混用也不会引发安全事故,只是如果玩复装弹的人需要小心校准整个弹壳尺寸,而不仅仅是处理瓶颈部,避免因为把较短的弹壳装到较深的弹膛内发射时出现击针打击无力而不能击发。在民间, 军用型7.62mm弹有时也被人称为.308步枪弹。




7.62mm NATO口径有多种型号,有多种类型的弹头和不同的弹道性能及目标效果,就算是普通弹也分别有钢芯和铅芯两种,而且虽然大部分7.62mm NATO弹都是黄铜弹壳,但也有个别国家采用钢弹壳。在下面的型号介绍中我也只介绍美军标准的型号,其他国家生产的各型枪弹在结构和性能上也略有差别,但基本上和美军的相应型号差别不大。至于民用的.308温彻斯特早已经不限于温彻斯特公司生产,同样有多种型号,不过民用弹的型号我这里也不一一介绍了。
根据美国陆军对M80普通弹所做过的侵彻性能试验,在200米距离上,M80普通弹可击穿50英寸松木板、10英寸松砂介质、3英寸混凝土。所以对于构筑良好的沙袋工事,M80普通弹不能可靠地穿透,不过如果用穿甲弹,在600米距离内都有机会击穿单层沙袋,但不能击穿双层沙袋。不过在巷战中,7.62mm NATO也许不能对付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但在屋内比较轻薄的内部墙壁、隔板、石膏板、天花板、一般办公家具、家用电器和床上用品都可以轻易击穿。


接下来是美军各个弹种的介绍
M59普通弹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28 in (32.5 mm)
全重393 gr (25.47 g)
弹头重150.5 gr (9.75 g)
发射药类型WC 846
发射药重46 gr (2.99 g)
膛压50,000 psi (3,515 kg/cm²)
初速2,750 fps (838 m/s)
M60高压测试弹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23 in (31.2 mm)
全重412 gr (26.7 g)
弹头重171.5 gr (11.11 g)
发射药类型IMR 4475
发射药重41 gr (2.665 g)
膛压67,500 psi (4,745 kg/cm²)
M61穿甲弹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28 in (32.5 mm)
全重393 gr (25.47 g)
弹头重150.5 gr (9.75 g)
发射药类型IMR 4475
发射药重41 gr (2.665 g)
膛压50,000 psi (3,515 kg/cm²)
初速2,750 fps (838 m/s)

M62曳光弹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35 in (34.3 mm)
全重383 gr (24.81 g)
弹头重142 gr (9.2 g)
发射药类型WC 846
发射药重46 gr (2.99 g)
膛压50,000 psi (3,515 kg/cm²)
初速2,750 fps (838 m/s)
M62曳光弹(头顶扫射用)
这是M62曳光弹的一个变种,用于头顶射击(OVERHEAD FIRE MISSION)。在美军的步兵训练中有一项是全副武装爬过铁丝网,但有机枪手用锁定了俯仰角的机枪在训练人员的头顶上扫射来烘托气氛。这样的情景在许多涉及基础步兵训练的美国电影中都有见过。这种“头顶射击”型的M62曳光弹就是专门用于这种训练的。在结构上和普通的M62曳光弹没多少区别(除了弹头重了4格令),按照美国陆军弹药技术手册TM43-0001-27上的说明,主要是严格的生产控制和更细致的检查以确保弹道的一致性,提高人员安全。估计就是说质量把关较严格,防止偶然出一、两发劣质弹在训练中突然往下掉而打中某个倒霉蛋吧。作为区别,这一种M62曳光弹的弹尖是涂红色标记,而不是橙色。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35 in (34.3 mm)
全重387 gr (25.08 g)
弹头重146 gr (9.46 g)
发射药类型WC 846
发射药重46 gr (2.99 g)
膛压50,000 psi (3,515 kg/cm²)
初速2,750 fps (838 m/s)
M63教练弹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全重258 gr (16.72 g)
M64枪榴弹空包弹

全弹长2 in (50.8 mm)
全重295 gr (19.12 g)
发射药类型WC 830
发射药重45 gr (2.925 g)
M80普通弹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14 in (29 mm)
全重392 gr (25.4 g)
弹头重146 gr (9.46 g)
发射药类型WC 846
发射药重46 gr (2.99 g)
膛压50,000 psi (3,515 kg/cm²)
初速2,750 fps (838 m/s)
M80普通弹(头顶扫射用)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14 in (29 mm)
全重392 gr (25.4 g)
弹头重146 gr (9.46 g)
发射药类型WC 846
发射药重46 gr (2.99 g)
膛压50,000 psi (3,515 kg/cm²)
初速2,750 fps (838 m/s)
M82空包弹

全弹长2.6 in (66.04 mm)
全重235 gr (15.23 g)
发射药类型SR 8231
发射药重15 gr (0.975 g)
M118狙击弹

全弹长2.83 in (71.88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31 in (33.3 mm)
全重390 gr (25.27 g)
弹头重172 gr (11.15 g)
发射药类型WC 846 或 IMR 4895
发射药重44 gr (2.86 g)
膛压50,000 psi (3,515 kg/cm²)
初速2,640 fps (805 m/s)

M118LR狙击弹

全弹长2.83 in (71.88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31 in (33.3 mm)
全重390 gr (25.27 g)
弹头重175 gr (11.375 g)
发射药类型IMR 4895
发射药重42 gr (2.73 g)
膛压50,000 psi (3,515 kg/cm²)
初速2,600 fps (793 m/s)
M160易碎弹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弹头长1.19 in (30.2 mm)
全重315 gr (20.41 g)
弹头重108.5 gr (7.03 g)
发射药类型SR 8074
发射药重10.5 gr (0.6825 g)
初速1,320 fps (402 m/s)

M172惰性弹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全重385 gr (24.95 g)
M198双头弹

M276暗光曳光弹



M852比赛弹


全弹长2.83 in (71.88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全重385 gr (24.95 g)
弹头重168 gr (10.89 g)
发射药类型IMR 4895
发射药重42 gr (2.73 g)
膛压50,000 psi (3,515 kg/cm²)
初速2,550 fps (777 mps)
M948次口径脱壳穿甲弹

M948次口径脱壳穿甲弹(Saboted Light Armor Penetrator,SLAP)的研制是为了提高7.62武器的穿甲性能,以便能用M60、M240或M134机枪对付轻型装甲车辆和飞机,也可以用于狙击步枪射杀穿着防弹衣的人员。该弹是采用一个聚合物弹托包住一枚直径较小的钨合金穿甲弹头,由于弹头较轻,所以初速也大大提高了。根据试验,M948穿甲弹可以轻松穿透美军装备的SAPI防弹衣插板(打自己人?)。
这种脱壳弹的试验最初是用7.62口径的弹托包裹一枚5.56口径的软尖弹进行试验的,枪口初速提高到约4000fps(每秒超过1200米),脱壳弹精度差是肯定的,不过由于速度大大提高,所以终点效能也大大提高。试验成功后,研究人员便改用钨钢合金弹芯继续试验,除了M948外,还有同样是次口径脱壳的M959穿甲曳光弹。此外还有.50口径的同样设计M903穿甲弹和M962穿甲曳光弹,这些次口径脱壳穿甲弹都由温彻斯特公司和奥林公司生产,弹托由由Cytec Industries公司提供。
M948/M959弹的一个缺点是精度较差。这几乎在试验前就可以肯定了,因为弹托在分离时必定会对弹头产生扰动,在原先的ACR计划中的两种箭形弹方案就已经存在同样的问题。但美军看中它的是对轻型装甲车辆可观的毁伤效果,而且用于M134机枪时精度差并不那么重要。但M948始终没有获得正式装备,有人怀疑它可能是弹头太轻,对付不了BMP步兵战车装甲车,也有人怀疑它的造价太贵,性价比低。总之,美军后来又研制了另一种穿甲弹M993。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家西部弹药公司(Western Cartridge Company, East Alton, Illinois)也有生产类似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
M973/974训练弹


M993穿甲弹

M993的弹头外表为软钢被甲,里面有一个钨合金侵彻战斗部,侵彻战斗部与被甲之间有一个铝制的弹托,用于固定侵彻战斗部。该弹由瑞典博福斯CGAB生产,发射药由Dynamit Noble生产。在试验中,M993穿甲弹在500米能穿透7mm厚的高硬度装甲钢板(HHA)。前面提到的M948脱壳穿甲弹并没有列入美国陆军的弹药手册上,而M993则列入该手册,并说明用于M60和M240机枪,也可用于M24狙击系统,可见已经获得美国陆军的采用。
全弹长2.8 in (71.1 mm)
弹壳长2.015 in (51.18 mm)
全重362.6 gr (23.5 g)
弹头重126.6 gr (8.2 g)
发射药类型Bofors NC1290
发射药重45 gr (2.925 g)
膛压55,115 psi (3,875 kg/cm²)
初速2,985 fps (910 mps)
Mk316 Mod0狙击弹

Mk319 Mod0 SOST

M80A1

其他国家的7.62NATO弹
由于7.62×51mm步枪弹被北约及其他多个国家采用,因此生产这种规格弹药的国家也不少。大多数都是与美军的主要型号相同或相近,只是名称不同。比如比利时生产的SS71/1普通弹与美军的M80普通弹相似,L78曳光弹与M62曳光弹相似,而P80穿甲弹则与M61穿甲弹相似。英国的L2A2普通弹也与美军的M80普通弹相似,L5A3曳光弹则与M62曳光弹相似。


注转载自枪炮世界
OMG!轻武器科普最长的一期终于完结了,各位看在我搜集辣么多资料的份上,关注点赞投币收藏来一波好吗?秋梨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