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魏机四伏(43结局下)狗血ooc,冷硬强势叽,活泼爱撒娇羡,重生双洁不虐,ABO生子

2021-06-04 01:01 作者:奶叽上羡  | 我要投稿



        纯属娱乐之作,请勿上升正主。



        那是一场肝髓流野的战役。野心勃勃的北狄王帐统一草原各部后,实力大涨,又刚打败高句丽,自恃膘肥马壮,骑兵所向披靡,不愿再向皇子争端尖锐、国力疲软、颇有日暮西山之象的大赵纳贡称臣,故意用小股骑兵试探两国边境,摩擦渐大,后于甘峪关一带爆发大规模战斗。

        初始大赵朝堂各执一词,战和无果,故领军边将对战时摇摆不定,回避式为主,又加反应不及,以致多地失守。

        北狄大王子狂傲暴恣,占领赵地后屠二城,转攻西北。镇南王林瀚悍然出兵,对阵三月后,北狄大王子不敌败退。然其不甘示弱,不过一月,再次集结几倍兵力卷土重来。朝堂对镇南王出战一事由原来的夸赞转为不满,那一仗,因人因势扭成了为期半年的拉锯战。最终,镇南王率领几万林家军与北狄大军决战于黄南坡,战至刀折矢尽,惨胜狄军,镇南王林瀚力斩北狄大王子后,伤重而亡。朝堂所派援军方缓缓赶到,将敌军剩余残兵歼灭。

        两国签订休战和约。不过半年,镇南王妃病重随镇南王而去,皇帝感念林瀚功绩,赏金十万两,赐封地千顷;镇南王世子林青霭接掌林家军,驻守边城;封次女林见鹿为襄南郡主,进京由太后教养。

        “见鹿,还记得你父王常说的话吗?”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将军征战沙场,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你当铭记——镇南王府所握精锐,不为帝王,只为大赵!”

        “孩儿铭记在心。”

        “孩子,别怪你父王从小逼你服用转泽丹来掩藏乾元之身,他也是迫不得已。你出世时,夜空七杀星烁亮……紫薇星却晦暗不明,若非苏老先见,对外称镇南王府诞下女坤,怕你难保。”镇南王妃病得奄奄一息时,最放不下这个性情刚硬的女儿,“母妃虽同意你习武学兵法,却深悔纵你去军营摸爬……你父王常自得你天生将才之能,一身打仗本领尽数传授,期盼你有朝一日恢复乾身,大展身手,能与你兄长共同进退,拱卫北境。可七杀星子越优秀,帝王猜忌之心愈重,你父王已去,王府今日收到的圣旨,你已知晓。前路漫漫艰辛,切记,过刚易折,如今唯有示弱,镇南王府与你方得喘息之机。”

        “女儿谨记父王母妃教诲,恪守家训,言出必行。不昧心不失志,襟怀坦白,豁达明辨。”林见鹿在镇南王妃塌前郑重立誓。

        “好孩子,这才是林家风骨,你父王会为你骄傲的……

        “父王……”林见鹿满头大汗地睁开眼,惶然黑眸很快变得清明。轻微响动已把睡在小塌的宁艾惊醒,她赶紧吩咐人点灯。林见鹿慢慢坐起,抚平不宁心绪:几时了?

        报鼓声响了几下。宁艾道:郡主,已是寅时末了。您心神不宁,可是身子不适?

        “并未。只是梦到了父王与母妃。”林见鹿声音微哑:宁艾,进京后,这是父王第一次入我梦来。os:入目却是那身染血铠甲……

        “王爷一定是在保佑咱们。”宁艾轻声道。

        “或许吧,事已至此,明晚便是宫宴……什么声音?”林见鹿突然掀开被子顾不得穿鞋走到窗边,推开窗子细察,随着刺骨冷风吹进来的,还有远处隐隐约约的喧闹声。

        宁艾正取来披风给她披上,一阵急步声传来,很快一个宫婢走进来回禀,声里带着微喘,想是疾跑过:郡主,出事了。

        “乾清宫传来的声音……出了何事?”林见鹿只管拉紧了披风,冷清问道。

        “近日内宫守卫森严,今晚皇上也未临幸任何妃嫔,宿在乾清宫。方才大批御林军开始封锁各处宫门,还有一个大太监带着一队人往太医署去了……”宫婢快速回道。

        “深更半夜,怎会如此突然?”宁艾惊讶。

        林见鹿闻言立刻拉下披风放到一边:马上派人去告知九皇子,宫中生变,让他小心行事!

        宁艾一边迅速取来外衣一边语速急促道:郡主……

        “怕是皇帝在玩什么花招,温庶人那怎么样了?”林见鹿问道。温若寒自尽后,温氏一族获罪,而温妃被褫夺位份,贬为庶人,幽禁冷宫。林见鹿当即派人去封口,但皇帝自四皇子遇刺下落不明后,立即命禁军加强各宫守卫,她的许多耳目也难以伸张。

        宁艾摇头,声紧:郡主恕罪,手下办事不力,还未得手。

        “迟则生变,不可再等,便按计划行事!”林见鹿望着动静愈大的皇宫,迟疑不过几瞬,便下了决心。

        “是!主子万万小心!”宁艾眼里似有千言万语。

        “无需多虑,一局定胜负罢了。”林见鹿用力握了一下宁艾肩膀,突然弯起唇角轻笑:你忘了吗?我的赌运,一向不算太差。

        大赵1313年冬,元节前夕冬雪已停,大地层层积雪,寅时刚过,几缕星光闪现,抬头却又是一片黑墨。皇宫九门突然紧闭,骤然与内宫断掉一切秘联的各大王府贵族有些措手不及,但绷紧的心弦深处都确定宫中有大事发生了。

        果然半个时辰后,除去还未建府的十二皇子,其他皇子公主及朝政大臣皆接到皇帝口谕:即刻入宫见驾,不得有误。

        但却只有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与一队御林军上门宣召,并无礼部官员陪同。各方接旨后暗流涌动,不待宣召之人反应,心怀鬼胎者已决然出手,将其或控或杀……

        很快,寂静长夜被黑色的铁甲洪流冲破,火把成龙。已察觉不对的百姓们无不紧闭门户。叛军打着“禁宫生变,勤王救驾”的名义,分三路开始冲撞崇文门、朝阳门、安定门,城内火光如昼,指挥叛军破宫门之人赫然是禁军副统领周雄安。

        乾清宫,龙塌上的皇帝赵延脸色灰败,太后和贵妃正死死盯着御医施针。内殿还站着许多太医,而其他妃嫔、外朝大臣则跪于外殿。

        五皇子带着一身寒气大步流星地踏进来,面上一片慌张眼底却又藏着一丝意得志满,两种情绪混合一起把他的脸衬得有些扭曲。他朝太后恭敬道:皇祖母,如您所料,那谋逆之人果然开始攻城了!冯统领已将他们的第一波进攻拦下,父皇龙体可有大碍?

        太后垂垂老态,悲苦地微微摇头:御医正全力救治,宫内如今大乱,抵抗叛军一事就交给你和冯统领了,务必将叛贼阻于莫要辜负了你父皇对你的期待!

        “孙儿领命!只是……”五皇子有些踌躇不安。太后压制好烦乱心绪,放软了声音:可还有何不妥?

        “九弟手下叛军合有八千人,如今禁军分散九门,兵力不足,恐怕抵挡不住多久,还请皇祖母示下。”太后一愣,转而明白他是在跟自己索要能直接调拨守备京师的京营军兵符。如今能最快赶过来救驾的也只有驻扎于京畿外的五万营军了。

        “这……京畿营唯有皇帝亲旨能动……”太后有些踟蹰。禁军在内守卫皇城,京畿营于外拱卫京城,非虎符不可擅动。

        “皇祖母!如今父皇中毒昏迷不醒,九弟在宫门外矫召逼宫,再犹豫就晚了!”五皇子决然地跪下大拜。

        外殿大臣附议者众。贵妃冷眼瞧着,因太后迟迟不做决定,五皇子脸上已出现不满,于是借扶住太后之便在其手上做暗示:太后娘娘,五皇子所虑极是,如今叛军虎视眈眈,若不及时阻止,恐怕血雨腥风再难避免。

        五皇子听贵妃为自己“谋权”,心下有些震惊,转念却想到年幼无知的十二皇子,猜她是在表态站队,不免更是自得。

        太后收到贵妃眼风,转头看看仍无一丝意识的赵延,叹了口气:哀家唯有皇帝交托的半块兵符,它只能调动一万京军。

        五皇子立即道:孙儿只盼能打退叛军,一万京军足以!os:一万京军,加上自己私兵,足足两万,帝位已稳!

        太后将半块兵符取出,五皇子双手接过,行礼后迅速离去。五皇子刚走,太后便传懿旨让外殿大臣和嫔妃退至侧殿,独独留下几位辅政尚书及皇族之人,其中襄南郡主林见鹿也在里边。只她身体不适避让一旁,若非太后指名,怕是没人留意。

        听到太后旨意,襄南郡主对其他人猜疑目光视而不见,微咳两声应下了。

        待内殿无多余人后,皇帝赵延无视众人或惊或喜或疑或惧的复杂眼神,慢慢坐了起来,对仍从容淡定的贵妃道:爱妃,如今只看那蓝忘机本事了,希望他别让朕失望啊……

        贵妃跪下道:陛下洪福齐天,有您庇佑大赵,犯上作乱之徒定只能束手就擒。

        林见鹿盯着地上曲线窈窕的魏贵妃,瞳仁紧缩。又扫过一边肃立的总管太监,捂住嘴低咳一声,收回了视线。

        “襄南的身体还未好么?恰巧仇老在这,便让他诊脉一回吧!”赵延吩咐方才给自己施针的老御医道。

        “是。”老御医起身走过来。襄南郡主赶紧行礼:多谢皇上,襄南这是老毛病了,怎敢劳烦仇老御医?(私设:御医仅为帝后及太后三人施诊,其他妃嫔及皇子,即便是太子和贵妃,也只能用太医诊治,除非皇帝下旨施恩。)

        “郡主,这是皇上一片心意,你就别推辞了。”贵妃站在一边微笑着。

        襄南郡主扯扯嘴角,慢慢伸出右手:襄南多谢皇上厚爱。

        仇御医认真切脉后,上禀道:回皇上,郡主只是伤寒未好,并无大碍。只所用伴香近来与药性相冲,换掉其中几味药便可。

        魏贵妃轻笑:如此,太后娘娘和陛下便放心了。

        襄南郡主看她坦然开怀的模样,心里发闷,开始冒出不祥的预感。她控制不住地朝贵妃递去疑惑的眼神,却每每对上她温和的笑。

        五皇子拿到兵符后,成功调动了一万京畿营兵马回援,但他中途有意控制前进速度,待确定九皇子已攻破朝阳门打进皇宫后,方命令京畿营的兵马勤王救驾。

        与此同时,却有另一队人马如黑云齐聚,默然无声地靠近九门。直到皇宫内战斗声愈响,又有信号弹在空中炸开,方见率军之人气势如虹地剑指城门,下令进宫勤王。众士兵在他的从容指挥下,可谓长驱直入。

        在城的相反方向,一群黑衣人正驾马疾驰于官道上,重重的马蹄声仿佛要把这迟迟不退的暗夜踏碎。突然空中传来十数道“漱漱”的风哮声。“趴下!”一声厉呵,众人反应极快地俯低上身,马速丝毫不减。

        下一瞬,一支支利箭从两边黑黢黢的树林里疾射而出,杀机重重。“减速下马,入林还击!”面对愈发凶狠的攻击,领头之人迅速下令。身后的黑衣人默然降低马速,随即抽出长剑,熟练跳下马背后,三两下潜入黑洞洞的林子,很快,双方便交上了手。

        “射箭!”确定那领头之人也进入深林,黑暗中传来新的指令。这回射进的却是火箭……

        半个时辰后,仅剩的几个黑衣人拼命带着一重伤之人逃离火场。

        “追吗?”

        “不必。下雪了。”雪花纷纷扬扬,这场借助外物方烧得炽烈的大火很快被风雪覆灭。

        雪大了。天,也明了。

        赵延这回真倒下了——落在面前那颗九皇子的人头,妃嫔和皇孙们被斩杀时的惨嚎,太后白着脸死死搂着十二皇子的惊险,这些都不曾让他对五皇子的胁迫有一丝动容妥协,只冷眼瞧他逼着总管太监当自己面矫召立储。当蓝忘机拎着血剑进殿回禀“救驾来迟”时,兵败如山的五皇子不甘自刎……在这慌乱中迎面袭来的一把药粉,却让这位自负胜券在握的君王勃然变色,随后吐血不止。

        幸存的仇御医摇摇头,说这是无人可解的“寒蝉”。蝉的一生是六年,“寒蝉”之毒,只余六日。短短六日,何其短暂!

        这位九五之尊登位后,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贪花好色”、“贪生怕死”、“骄奢淫逸”等等不堪之行。但被寒蝉折腾得痛不欲生、歇斯底里了五日后,临了赵延终是清醒一回,雷厉风行地当朝立十二皇子为储君,下旨除将谋反的五、九皇子所生皇嗣贬为庶人,与内眷终生囚于王府不得赦外,四皇子以贪污河道救济银、逼反百姓论罪,没收王府全部财产赈灾江南,至于其他皇孙则封郡王,遣送封地。其中便有先太子留下的遗腹子赵霖,年方九岁,封允宁王,赐封地西宁。

        与此同时,他还暗中压下了内阁新递的一封出自镇南王世子之手的奏请。

        接下来便是论功行赏。蓝忘机领五千京畿营兵士击败并俘虏谋逆叛军一万三千多人,救驾有功。赵延知念及蓝湛外祖云伯爷曾在其幼年有一护之情,破例封其为“明恩侯”,赐主君魏氏为二品诰命。

        皇帝大行不过三日,边境告危——北狄联合辽部大举进犯大赵,幽蓟两州岌岌可危。年仅七岁的十二皇子赵靖临危受命,登基为帝。

        北境已烽烟四起,而林家军主战西北一线,无法支援幽蓟两州。故明恩侯三次请旨出战,帝终允,任命其为平辽大将军,即刻奔赴幽州,率剩余幽州兵迎战。

        明恩侯等人出征后,宫廷内突然爆发一场天花之乱,最初的发病人是冷宫庶人温氏,很快病重不治。天花之症开始在底层内宫侍人之间蔓延,宫内人心惶惶。太后严令闭门封宫,并召集所有太医入宫诊治。好在禁军在几位九门侍卫长的重新整顿下,对宫城守卫上愈发严谨,应对天花一事上,九门侍卫长之一的罗氏大公子罗桥脱颖而出,被太后直接提为禁军副统领。

        黄芪等数十位太医留宫废寝忘食,很快控住了天花蔓延之势。

        宫内皇亲中,唯有襄南郡主因身体孱弱被宫人传染,且思恩殿三天内竟有大半宫侍身上出现天花病状。太后当机立断,将发热不醒的襄南郡主移出内宫,令御林军护送其至皇家别院春建园休养。不幸的是经过太医及时医治,林郡主虽保住了性命,脸上却留下密密麻麻的天花病痕,只能整日披戴黑色面纱。

        不久,镇南王府长史代在外出征抗狄的王世子林青霭上了一封奏折,希望能接襄南郡主回西北。太后与魏贵太妃面对这封字句合理却态度强势的奏请,以及驻扎于京外的三千林家军,知道以现今情势,朝廷无法、也不能强拒镇南王府此奏。第二日,礼部尚书在朝堂上代太后宣读懿旨,同意襄南郡主北归一事。襄南郡主随即上禀如今西北战事紧张,不愿因一人空耗三千好兵,遂于第三日随林家军离开京城,赶回西北。

        这场战火燃烧了整整两年,大赵因江南水患刚解,粮草欲空致兵心浮动。明恩侯借奇香入阵,北辽彪悍战马闻之亦软疲无力,主冲锋的轻骑兵及主绞杀的重骑兵战力皆被削去七八,北辽大败,残余势力北逃。明恩侯趁胜追击,将其逐至极北夹山,一战成名;原本实力强横的戎狄骑兵失去北辽战马支应后,被林家军打得节节败退,无奈撤进草原深处。

        因杰出的统帅之能,镇南王世子林青霭与明恩侯蓝忘机被誉为大赵的“保护神”。

        不过战场上除了这两位当之无愧的“战神”,还涌现了一大批战功显赫的小将,如由明恩侯一手组建的狼骑副将白苏将军;又如镇南王世子旗下有一骁勇善战的蒙面小将,擅兵法,极得其信任与看重。

        与此蒙面小将相关的是,北境一直流传着一则小道消息:那小将整日面具遮面,从不显真容示人,十有八九是某位“贵人”假扮。不过这流言传得最是如火如荼时,也未见镇南王府出来辟谣,久而久之也无人过多关注了。及至一巧合下,那中庸小将面具脱落,半脸火烧之伤,已然排除其是襄南郡主之嫌。听说啊,后来成为新一任镇南王的林青霭因十分欣赏小将军的才智,欲将亲妹林见鹿下嫁于他,被其婉拒也不恼,索性直接认他作义弟,送“林”姓。不过这又是之后的故事了……

        明恩侯班师回朝前,深得魏贵太妃等上位者信任的禁军副统领罗玠君被任命为幽州牧,前往幽州赴任,中途两队人马曾短短一会。此战林家军损耗极大,直系兵马几乎十不存一,急需休养生息,林青霭也因养伤暂未进京,幼帝便派礼部官员与总管太监直接去西北宣旨——封镇南王世子为镇南王,襄南郡主林见鹿晋为襄南公主,其余丰厚赏赐难以计数。

        太后仍在,其母族承恩公府权势滔天,而魏贵太妃背后的魏氏虽涉入朝堂两年多,仍被太后一派死死压制,难以扎根。魏贵太妃为拉拢明恩侯,怂恿幼帝以军功为由加封其明恩公,任帝师,掌禁军。

        自此,明恩公蓝忘机开启一代权臣之路。


        后记:

        皇帝十七岁那年,曾问已成为“魏太后”的魏贵太妃:明恩公蓝忘机权倾朝野,威胁皇权。母后却让朕空置后位,待蓝氏琬琰及笄后求娶入宫,可是欲使欲擒故纵之计?您就不怕其权势过重,吞并皇权么?

        魏贵太妃保养极好的脸露出一抹轻笑:十年前,明恩公还是一普通商户。当他奉上温氏账本向哀家投诚时,说实话哀家并未将其放在眼里。若非哀家先父极擅星卦一术……

        皇帝惊讶:未曾听闻外祖父擅观星卦。

        “皇儿自然不知,这可是魏家立族之本。哀家能从一小小贵人荣升至贵妃之位,皆是你外祖指导。”

        皇帝想了想便懂了:莫非明恩公星象有异?

        “蓝忘机初入京时只是一无名小卒,你外祖父却发现那时正值新紫薇星现世;而他向你我投诚之时,皇儿身后帝星之象最明。你外祖父只藏于屏风后略略看他一眼,便确定蓝忘机是帝王辅佐伴星。只要他站在你旁边,帝位非你莫属!果然,你外祖父所料不错。”魏太后看皇帝听了这些话并不如何相信,仍是满怀疑色,遂继续道:“近年来,各地郡王野心不息,在封地里蠢蠢欲动。三个月前,暗卫传来密信,发现允宁王竟暗中跟镇南王府有所接触……允宁王的身份,皇上不会不知吧?他可是前太子的嫡子。而镇南王府执掌二十万林家军,更如你塌侧猛虎,不可轻觑!如今能对上他而不输之人唯有同样战功彪炳的明恩公蓝忘机一人耳!他,可是咱们目前最好的靶子。哀家知身为至尊,受制于人乃奇耻大辱,可小不忍则乱大谋!为有朝一日你我母子不必再仰人鼻息,当忍常人所不能忍!”

        “母后教诲,儿谨记!”


久违的小剧场~


        传说京城中与明恩公府相关的十大秘闻:

        1.京城最有名的香阁琼玉阁,它那爱财如命、一毛不拔的主人是明恩公主君。

        2.明恩公是个妻管严。

        3.明恩公主君是魏太后的私生子。

        ……

        10.传闻,明恩公是紫薇星伴星,二者密不可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绞尽脑汁终于写出来了……番外篇数不定,你们想看谁可以评论留言。番外多少,看评论吧~评论多,番外会写点两个孩子的故事,例如乾香是绿茶味的蓝氏小少爷蓝琬珺日常扮猪吃老虎,外貌像羡羡性情却似蓝湛的蓝氏大公子蓝琬琰欲‘借’子上位……等等;少的话,就会出两三篇与夫夫相关的故事,如答应了燭光小可爱的前世部分内容,还有十六年后,正值壮年的明恩公与他那“黄脸婆”主君不得不说的纳妾风波?反正想到什么写什么……当然,小伙伴们有疑惑,欢迎在评论区问,我会答复的。因为篇幅关系,有很多内容并没有一一写明。


        写在最后面的话,只是有感而发,不喜请略过。其实我请小伙伴留评不是为了其他,而是针对文章本身,求一个思维碰撞。说句不要脸的话[捂眼]有时候在文里埋了线,真的好希望有小伙伴捕捉到,然后与我对频。文章有结局却不代表着结束,完结文也只是一个半成品,因为缺失的另一部分是读者们的共鸣。能遇上一起思考对话的读者,作者之幸[抱拳]虽然我的水平不怎么样😂但也真的很感谢那些给我评论的小伙伴,认识你们我的幸运[爱心]


魏机四伏(43结局下)狗血ooc,冷硬强势叽,活泼爱撒娇羡,重生双洁不虐,ABO生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