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目古道(蝴蝶谷)出游物种记录(一)

2023-08-31 00:16 作者:天天065  | 我要投稿

天气炎热,趁着孩子放暑假,带孩子出去转转。于是就跟非凡足迹团队一起去了蝴蝶谷去溯溪。泡在水里,真的很清凉!
该地靠近天目山景区,随未经开发,但也游人如织。


这个地方号称蝴蝶谷,果然名副其实。溪流上空飞舞的最多的就是这种Polyura narcaeus (Hewitson, 1854) (中国)二尾蛱蝶/姬双尾蝶/小双尾蛱蝶/粉绿双尾蛱蝶,颜色非常亮丽,徒步活动的宣传资料里面的就是这种。二尾蛱蝶前后翅斑纹酷似我国古代军事上常用的弓箭图形,又称为“弓箭蝶”。二尾蛱蝶是有名的吃屎大王,果真看到一群蝴蝶在便便上大快朵颐。画面太美,没有拍照。



该种的拉丁名,在中文互联网上,95%的都是错误,包括百度百科、搜狗百科、自然标本馆,都标注为Polyura narcaea (Hewitson, 1854)  。但是时代变了!大人!

我认为做科普要严谨,如果连名字都搞错那就不好了。


其他异名:

≡ Nymphalis narcaeus Hewitson, 1854

= Charaxes satyrina Oberthür, 1891


二尾蛱蝶的寄主为含羞草科颔垂豆、黑点樱桃、合欢、山合欢(Albizia kalkora)等。在台湾,它们的幼虫有取食山黄麻的记录。


二尾蛱蝶的一龄幼虫从卵钻出来就已经有四只角了,号称毛毛虫界东海龙王的三太子,小龙造型绝对过目不忘。


双尾蛱蝶以其优美的身姿,深得人们的喜爱,甚至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宋画《晴春蜨戏》(“蜨”同“蝶”,音dié)都有双尾蛱蝶的身影。

《晴春蜨戏图》


 

路边有很多序叶苎[zhù]麻(Boehmeria clidemioides Miq.),生了很多苎麻珍蝶(Acraea vesta Fabricius, 1787)。鲜嫩的苎麻叶也可以用来做青团,茎皮可织成夏布、地毯、麻袋等,也可制人造丝、人造棉,与羊毛、棉花混纺能做成高级衣料。我国苎麻的栽培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虽然苎麻也是荨麻科的, 但苎麻跟荨麻[qián má]不一样。荨麻的叶子,齿轮大,尖, 苎麻的背面是白色的, 俗称白背;苎麻的叶子,齿轮小。
荨麻(UrticafissaE. Pritz.)茎上多刺,被扎到了不仅皮肤刺痛,还会冒出密集的小白泡称荨[xún]麻疹。这里作为植物名称和疾病名称是同字不同音哦,不要读错!


天目古道(蝴蝶谷)出游物种记录(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