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文滥用古诗词,是谁的悲哀?

2023-08-15 16:09 作者:夏欲诗  | 我要投稿

写过中考、高考作文的人,肯定都知道“凤尾头猪肝豹尾”这一模式化结构。其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为了让作文看起来高级有文采,许多人会在首尾段落嵌入古诗词。那么,作文中化用古诗词,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自降格调?



接下来展示的两段文字,都是我写的,是作文同一段落的2个版本。


先来说说这篇作文的背景,这篇稿子是为一个中考家长客户写的。为了给她小孩准备中考模版作文。先来说说这篇作文的思路,孩子参加诗词演讲比赛,初赛成绩靠后比较沮丧,父亲为其进行开导,终于使孩子在决赛中大放光彩。而这一段就是写父亲开导孩子的内容。


先来读读我写的第一版吧!



这一版我侧重于父亲对孩子潜移默化引导的情景描写。语言朴质简练,父亲和孩子间的互动比较生活化,看起来只是简单的交流。但是父亲以自己人生经验、阅读经验鼓励孩子,具有启发意义。


塞在角落里的《李清照集》和满屋子的医学书籍形成对比,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有故事的父亲形象。父亲以自己人生经验启迪孩子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父亲以自己的生命实践带给孩子以启迪,贴近现实,但又韵味无穷,也留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


终稿是按照客户要求修改的,重点从文采方面进行修改。她提醒说,现在小孩子文采都特别好,要多引用古诗词,最好写成排比句式。


再来读读终稿版本



所以,这个终版就被改成了这个鬼样子,客户很满意,我却不喜欢。只有所谓的文采,把各种诗句胡乱拼凑,但毫无思想情感可言。


我愿称之为“现代八股文”,好像写得很高级,其实,什么都没有写。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基本为零,没有故事,也没有流动的情感,只剩下一堆被莫名其妙拼在一起的经典诗句。诗句确实经典,但过于夸大诗词对心灵的启迪作用,反而显得低级乏味。


高级这个词,是如何被滥用的?当写作的终极价值追求变成高级。文采的堆砌,不过是试图掩盖思想的单薄和肤浅。



本来当时这个客户说如果我写得好,她想让我多写几篇。但是这篇写完之后合作就终止了。因为,我们最主要的分歧就是,现在初三学生的文采问题。我认为学生写文章应该贴近现实,文字要有真情实感,但是这位家长坚持认为,文采最重要,有没有思想无所谓。


但是我还是坚持认为:好的文采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缺乏思想深度的文章,难以与读者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共鸣。


当诗词只是作为装饰进入考试作文,除了增加文采和美感,其实也不过抽象为字数罢了。即使通篇都是优美的诗词,但是作文中如果看不见人,感受不到情感的变化和思想的发展,那么也就丧失了诗词原本的魅力。



诗词的生命力在于用于启迪心灵的作用,这也是唐诗宋词流传至今的原因。


当下的写作环境复杂多变,但唯一不变的是,震撼人心的文章依然不会被时间所淹没。就像我们今天读苏轼的《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最开始是被文采吸引,但最后让我们喜爱的还是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我从来没有反对过古诗词入文,但是我反对为了拼凑字数而化用诗词为排比句的作法。


引用古诗词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是你需要表达某个思想时,恰好脑海中浮现出了某句诗句,你的思想与这句古诗词产生了呼应,这正是情感的共鸣,然后你把这种跨越时空的默契变成文字的一部分写下来。


你记录下来的是你的所思所想所悟,而不是掉书袋,也不是为了默写古诗词。





作文滥用古诗词,是谁的悲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