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波同人番外丨《前方》:(21)美术课——(23)所见之物
16.21 美术课
“你呀,唱得真烂。” 悠斗笑着说。他的语气,是从未有过的温柔。
“是吗?我觉得唱的还不错啊?”
千咲眨了眨眼睛,从表情来看,她似乎真的缺乏对自己发挥水平的客观认识。但她也不觉得悠斗在说谎,于是朝在场的唯一第三人——我,确认道:
“帆波老师怎么看?”
“我觉得小千咲的歌声很快乐哦?”
这应该算不得撒谎,最多是避重就轻…对,避重就轻!
“帆波老师这么说的话,那看来真的很烂……怎么办啊,帆波老师,我让悠君见到不像样的一面了。”
“我已经见到千咲很多不像样的姿态了,再展现一面两面也完全没关系。”悠斗狡黠地笑了笑,他的本意应该是调侃千咲,但在听到这句话后,千咲直接愣住了。
“…我有说错什么吗?”悠斗不解。
“没。刚才悠斗的话,在小千咲的心里得分很高哦?”
“嘿嘿,嘿嘿……”
“千咲这是怎么了?怎么在傻笑?”走进教室的白羽疑惑道。
“啊,没什么。老师,今天上午我们的课程是什么?”后知后觉的悠斗慌乱掩饰。
“这个嘛,等晓来了之后再说怎么样?”
已经是授课的第二天,我却连课程表都没做出来,一点可预期性都没有,这还真是令人惭愧。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就在这时,晓也出现在了教室门口。
“没有晚啦,距离上课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不是吗?”
全员都提前了至少20分钟来到教室,他们对我的好感和信赖让我无比欢喜。
“大家都很喜欢帆波老师呢。”从悠斗的直球中恢复过来的千咲说道。
“那么,虽然距离预定的时间还有一阵,我们现在就开始怎么样?当然,放学的时间也会提前20分钟。”
……
“今天的课程是人体素描,大家检查一下这里的画具是否充分。如果不够的话要及时告诉我。”
根据档案的记载,千咲曾一次把她素描的对象画成小羊,一次曾把白羽画成沙漏。在看到这两幅画后,教官认为千咲从根本上缺乏认真上课的态度,故而再也不允许千咲出席美术课了。
但我总觉得,千咲虽然淘气了些,但她从来都没有和谁故意作对的想法。更何况,其中一次的素描对象还是她相当珍重的朋友——白羽。
因为两幅画曾当即被教官撕掉的原因,我无从探求千咲留下的痕迹,只得以这种方式去试探千咲的绘画才能。
在他们四人确认了材料充足后,我向他们介绍起了今天授课的内容:
“大家进行一轮猜拳,输的人要作为被素描的对象,坐在这张椅子上读书。每半小时可以站起身来稍稍活动下身体。而如果在素描过程中特别难受的话,我也会安排额外的休息时间。大家,听懂我说的内容了吗?”
“老师老师!既然是素描人体,那么是不是输的人要把衣服全脱光呢?”
“我就知道千咲你会这么说。让你失望了哦?就这样穿着衣服。”
“诶?可是全身都被这身白色制服罩住了啊,好无聊的……也根本画不出来什么吧?”
千咲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正好给了我让她认真发挥的机会。
“如果千咲能赢下猜拳并且画出令人满意的画作来的话,我会郑重地考虑千咲的建议的。”
“真的吗!嘿嘿,那我可要努力了哦~”
我想看看认真的千咲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老师不当模特呢?这样的话我们4人就都可以在下面画画了啊?”晓疑问道。
“被他人盯着会很不自然对吧?所以成为模特也是一种锻炼哦?”
“哦哦…原来如此。”晓点了点头。
这么容易上当,毕竟还只是个小孩子呢~~
“帆波老师是骗你的,其实只不过是她自己不想当模特罢了。”还来不及志得意满,我的谎言就被白羽拆穿了。
“原来帆波老师也有这么阴暗的一面啊……总觉得有些幻灭。”悠斗感慨道。
“这就是教师的特权哦?快去猜拳吧大家。”我死撑了起来。
确如白羽所言,我不想成为模特。但那不是出于害羞之类的原因,而是因为我想仔细看看千咲在作画时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成为模特的话,一直盯着作画人,会很奇怪没错吧?
第一轮的猜拳结束,白羽和晓不约而同地出了布,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悠君,我不想做模特……”
看样子千咲是打算打感情牌了啊。她眼泪汪汪,一副快要哭出来的样子,楚楚可怜地望向悠斗。
“但我也不想啊。而且,这副可怜的样子应该是你装出来的吧,就这么被骗到岂不是很蠢。”
“悠君是绅士对吧,绅士!绅士就是要让着淑女的。”千咲转变了进攻策略。
“小千咲,不可以强迫悠斗哦?”
我本来的目的是想借素描课来一睹千咲的绘画。但这即便不是今天也没有关系。
与其让悠斗被迫就范,还不如公平竞争来的好些。而且,即便悠斗赢了,那么我只需在下一堂课上增加一条“模特轮换制”即可。
“好吧……但我猜拳很弱的啊,悠君一定要手下留情哦?”
“弱不弱的,猜拳不是随机的吗?”悠斗不解。
“总之,请多指教了,悠君……”
说完,千咲闭上了眼睛。紧皱的眉头说明了她现在是多么紧张,以及渴望绘画的意志是多么强烈。
“3”
“2”
“1”
倒计时结束后,悠斗和千咲同时出手。
千咲所出为剪刀,而悠斗所出的,是石头。
“耶!我赢了。嘿嘿,终于有机会画悠君了。”睁开眼睛看到猜拳结果,千咲开心到跳了起来。
“是啊,你赢了。可千万不要把我画成奇奇怪怪的东西哦?”悠斗不放心地叮嘱道。
“放心,我一定会把悠君画成可辨认的人形的!”
说完,千咲朝窗边跑去。
看样子,是要打算画悠斗被阳光照射的侧脸。
16.22 《坐在椅子上读书的悠君》
猜拳的结果,千咲出了剪刀,悠斗出了石头——本该是悠斗的胜利。
但悠斗在千咲张开双眼之前,一瞬之间本就攥得很松的五根手指全部张开来。营造了出布的假象。
这几年来,悠斗长期霸占着他们这一级的年级第一。而其中,艺术成绩更可谓出类拔萃。
悠斗说千咲唱得很烂,从客观角度来说确实如此。
经常性走音,随意改变节奏,以及微妙地唱不准歌词。
但是,即便千咲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悠斗依然愿意聆听千咲孤身在清晨教室时唱出的歌声,因为悠斗喜欢听千咲唱歌。
那么,领域转到画画,会不会也是一样呢?
尽管千咲可能画得不如人意,悠斗依然是她的粉丝?
他们二人的关系,真是越来越有趣了啊。
……
我以书为掩护,悄悄注视着千咲画画的样子。
男人体相较女人体而言更加好画,悠斗又是个有一点娃娃脸的小孩子,身体的大部分还被制服遮挡住了,尽管如此,要想将他画得惟妙惟肖,还是要下很大功夫的。
我本以为千咲会在绘画时展现出和原来不一样的样子——你看,漫画中不是常有那种情节吗?平时吊儿郎当的,但一到关键时候,就会一瞬间变得认真可靠起来。
然而,千咲完全不属于这个类型。
她豪迈地挥洒着铅笔,好像完全没有顾及人体各个细微之处的比例。
艺术模仿自然——这个由德谟克利特提出,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发扬光大的美学理念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都是美术的主流。
而对自然的模仿则应立基于对自然的观察。达芬奇就认为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把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尽管达芬奇并不赞同绘画应当是对自然的机械模仿,而应从自然中提取精华,但这仍然始终应以对自然的仔细观察为基础。
可是,千咲却完全没有仔细观察悠斗的意思。正当白羽和晓还在紧紧盯着悠斗,思考该怎样运用明暗和透视之时,千咲已经开始动笔了。
即便是在绘画过程中,千咲也完全没有仔细地观察过悠斗,相反,她往往只是抬头看了一眼悠斗就双眼紧闭,全神贯注的样子似是在思索又似是在冥想。
和首次落笔时的爽快不同,千咲接下来画得很慢,每一笔都要相隔至少五分钟。但即便如此,她仍然极少观察悠斗的脸。
三个小时过去了,晓和白羽的画渐渐进入了收尾阶段。
而就在这时,千咲突然站起身,将画架搬到了白羽所在的教室右侧。
这是在…做什么?
在素描中,作者的位置应该保持静止不变才是啊。她为什么…要移动到白羽的旁边呢?
晓和白羽也是一副不理解的样子……至于悠斗,在看到千咲的举动后,则是直接长叹了口气。
“看来自己在千咲的笔下要不成人型了”他一定是这么想的。
尽管我很好奇千咲到底在画什么,但为了保持第一眼看到画作时的震撼感(不管在好的还是坏的意义上),我暂且选择了按兵不动。
时间继续流逝。半小时后,白羽和晓先后完成了作画。再半个小时,千咲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因为我并非绘画的专业人士,所以白羽和晓的绘画我会提交给美术方面的教官,拜托他们给出评价。不过你们二人都很厉害哦?画得和悠斗本人十分相像,不仅神态捕捉地很好,五官也十分有立体感。”
晓和白羽只是点了点头,他们很清楚自己的绘画水平。
“悠斗要看看他们二人是怎么画你的吗?”
“不了。樱井同学和宫泽同学的绘画我多少看过一些,可以猜出来会是什么样子。”悠斗平静地说。
“其实悠君是害羞了吧,刚坐在那里的时候你的脸都在红呢。而且四个小时过去了,那本书你竟然才读了四分之一还不到不是吗?”
整个过程中,千咲明明都没怎么看悠斗,但她却能对悠斗的行为了如指掌。是因为对象是她喜欢的悠斗呢?还是说……
“放心啦,悠君你长得很帅,我担保!小白她们好不容易画出来的,你却连看都不看,多可惜啊。”千咲拍了拍胸脯,说道。
被千咲拆穿,悠斗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但他没有选择在这里向千咲屈服。他轻咳了两声,说: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想先看千咲的画。”
“真的吗!原来悠君想先看我的画啊…嘿嘿,早这么说嘛。放心啦悠君,我把你画得……”
不待千咲说完,悠斗打断道:
“如果先看了宫泽和樱井的画,再看千咲的画,我恐怕会郁闷一整天。但先看千咲的画再看他们二人的就完全不同。先苦后甜,最后尝到的是甜,也就忘了一开始的苦。而先甜后苦,不仅最后尝到的是苦,想着后面的苦,就算在前面品尝到甜,也完全不是那个滋味了。”
“荒川这是在说千咲你画得很差呢。”白羽笑道。
“哼!悠君你也就趁现在才会这么说,待看到我的画之后再跪下来企求我把这幅画送给你已经来不及了哦?不过考虑到对象是悠君,我还是可以让你把这幅画挂在自己宿舍的墙上的。”
“那么事不宜迟,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千咲的画吧。”
孩子们的拌嘴虽然有趣,但千咲到底画了什么,这才是当前最牵动我心弦的事情。
“看好了哦,这幅画的名字就叫《坐在椅子上读书的悠君》~~”千咲一边说着,一边跑回了画架那里。
“这不是和没起名一样吗?难道只有通过这个标题才能让人们明白你画的什么?”晓吐槽道。
“锵锵锵,艺术家小千的绘画在此揭晓~~”
…
……
………
“这画的,是人吗?”悠斗疑惑道。
“很微妙呢,说不是人肯定有些不对,但若说是人的话,会有人长成这个样子吗?”晓回应。
“这怎么不是人了!明明画的就是悠君啊,悠君就长这个样子!”千咲据理力争。看来她真的认为自己将悠斗的样子完完全全地展现了出来。
“不,我的脸应该不是分裂开的吧。”
“帆波老师,您怎么觉得?”没有对这幅画抒发任何的感想,白羽问道。
16.23 所见之物
“帆波老师,您怎么觉得?”没有对这幅画抒发任何的感想,白羽问道。
晓和白羽二人都是把他们眼中看到的悠斗尽可能地摹仿在画纸上,虽然对人体的掌控程度可能还有所不足,但乍看之下那确实就是悠斗原原本本的样子。
但是千咲却完全不同。
她完全没有根据悠斗的身材比例来作画,线条也极其简单,只是比幼儿园小孩子几笔画成的小人更为复杂一些,和白羽、晓的作品远不能相比。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悠斗之前所说的“裂开的脸”了。
从千咲原本的位置观察,她只能看到悠斗的侧脸,但千咲似乎不满足只在画纸上表现这一面侧颜,所以她跑到了白羽所在的教室另一侧,又把悠斗的另一面侧脸画了上去。
而在这两张侧脸之间,有一部分是裂开的。
不,说裂开可能不太准确,更准确的词应该是类似于“翻转”一类。
就好像眼前有一个正方体,作画者原本只能看到这个正方体的两面。但在将这个正方体切拆开、翻转之后,即便还是坐在原本的位置上,作画者看到的“面数”也变多了。(换个说法,就是立方体的展开图)
“帆波老师也觉得我画的不是悠君吗?”千咲问道。从她的语气中,我感受到了些许期待。
千咲的画虽然看上去随意,但她绝对没有不上心。相反,她在这幅画上思考的时间比白羽和晓都要长得多。
努力画出来的作品被人批评,不过看样子,她并没有任何不高兴。就好像,早就预测到了这样的结果一般。
“在此之前,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在美术课上,都学到过什么?晓,这个问题可以由你来回答吗?”
“美术课吗?先是学过两年多的素描,再是学过一点色彩。更深层的还都没有学过。”
“你们学过美术史吗?”
“没有。”
也就是说,千咲在只学过一点素描的基础上,就画出了这样的画?
“这样啊,那我可以试着回答千咲的问题了。但我说的和千咲想的不一定一样,所以千咲你要诚实一些哦?”
“我会的。”
“首先,大家看一下这个正方体。现在大家素描这个正方体的话,会把它的几个面画出来?”
“1个面。”晓答道。
“没错,因为它正对着你们的视平线。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呢?你们会画几个面出来?”
说完,我将正方体抬高了一点。
“2个面。”
“是的。大家对小千咲的画感到惊诧的原因也在于此。明明那个位置小千咲只能看到悠斗的侧脸,但她却并不对此感到满足,而是跑到白羽旁边,将另一张侧脸也画了上去,我说的没错吧?”
闻言,晓和悠斗都点了点头。
“那么,小千咲我有问题要问你。他们觉得你画得一点都不像悠斗本人,你怎么回应这个质疑呢?”
“这算是质疑吗?”千咲问。
“不论是不是质疑,对于这句话,小千咲是怎么看的呢?”
“其实我很早就有疑问了。画画,为什么要画得像啊?”
千咲还是一副不解的样子,但也正是如此,我更加确信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可是你画的是荒川同学不是吗?”晓问。
“对啊,我画的就是悠君啊。”
“但完全不像啊。”
晓已经是在循环论证了。千咲疑问的点就在于“画画为什么一定要画得像”这一前提性的问题,但晓却直接以“要画得像”作为不假思索的前提来批判千咲的绘画“不像悠斗”。
“我还是不理解,画画为什么要画得像?如果想要看悠君原原本本的样子,照张相不就好了?辛苦几个小时还完全比不上随手一拍,那画这幅画的意义在哪里呢?”
“……”悠斗和晓一阵语塞,而白羽在听闻千咲的这句话之后,则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画画要不要画得像,我们先搁置一下这个问题。回到这个正方体上。在素描的时候我们要么看到它的一个面,要么看到它的两或三个面,没错吧?”我插了进来,将话题引回正轨。
“但是,这是这个立方体真正的样子吗?”
“老师您的意思是?”
“我们在观察这个立方体的时候,即便一次只能观察到它的两三个面,但我们可以自己移动啊,这样的话,不就是能看到立方体的全貌了吗?更进一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这个立方体的时候,是会像素描时一样,只看它的一两个面吗?”
“不愧是帆波老师,很懂我呢!”
千咲扑过来,抱住了我。
就算是千咲,也一定在渴求着理解和认同吧。
千咲一直都面带笑容,但或许她才是白色房间里最孤独的人。因为那些被同化成机器一般存在的人只会按照既有观念来“运作”。放弃了思考,也就不会感到孤独。
生活在白色房间很辛苦,不只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但与此同时,作为白色房间的异类,被评价为破天荒般的存在,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千咲一定远比其他人更加寂寞吧。
“一直都不被理解,真是辛苦小千咲了呢。”我轻轻摸了摸千咲的头。
“还好啦,嘿嘿。主要是悠君太帅了,所以只画一张侧脸太可惜了。但我又舍不得阳光之下的那张侧脸,于是就采取了这样的画法。”
“回到‘绘画要不要画得像’这个问题上面。说来话长,我一会儿会为你们找到相关的资料,大家今天下午的自习时间就看它们吧。不过在这里,我倒是可以对大家简单地说几句。”
“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一直强调‘艺术模仿自然’。这里的模仿在古希腊文中既有机械模仿的意思,又有再现的意思。最后被普遍接受的观念是,艺术应以自然为准绳,但并不是自然的机械模仿,而是一种更加生动的再现。作为人,我们可以从自然中‘提取精华’并塑造出我们的作品。但伴随着照相机的发明,人们发现,就算画得再像也无法和照相机相匹敌。于是,就有了印象派的出现。印象派强调人们的视觉印象,他们经常外出写生,因为即便是同一景物,在不同时分给人的印象也是不同的。比如莫奈的《干草堆》系列和《鲁昂大教堂》系列……”
在那之后,我向他们简单叙述了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中的塞尚,直到,立体主义的毕加索。
“大家看,这就是毕加索的《梦》。它和小千咲的画,在一些方面上是不是十分相似呢?”
